《合唱俠》- 無伴奏合唱
剛欣賞完一場精彩的聖誕音樂會,那是一場比較特別的音樂會--基本上沒有樂器,對,沒有樂器。應該是說,十把美妙的聲音,就是天賦的樂器,合奏出和諧悅耳的音樂。我說的是無伴奏合唱組合(A cappella Ensemble)《合唱俠 Sregnis Singers》的聖誕音樂會。
由於自己在大學時代也有參加過大學合唱團的關係,對多聲部合唱的音樂,比較有親切感,而參加合唱團後的第一次演出,曲目就包括了Dvorak 的無伴奏合唱 Songs of Nature。人的聲音本身就是一件美妙的樂器,不同的音色音域的唱詠聲配合起來,效果毫不遜色於一隊管弦樂團。近代的合唱音樂,多聲部的歌聲,加上整隊管弦樂團,氣勢磅礡,其實它們的始祖,就是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A cappella一詞為義大利文,原義是「教堂風格的合唱」,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歐洲的宗教聖樂。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有點似現在佛教僧尼的佛經吟唱,稱為讚歌Chants)或素歌(Plain Song,=格列高利聖詠 Gregorian chant)。
素歌都是單聲部和自由節奏的,多聲部的無伴奏合唱音樂,要到公元第10世紀才出現,形式主要仍是以素歌為主旋律,再加上和聲聲部,稱為奧爾干農(Organum),之後發展出三、四部的奧爾干農(triplum,quadruplum)。直到15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無伴奏合唱才有另一番新景象,出現了出代表性的牧歌(Madrigal,歌詞內容多與嚮往田園生活有關)。牧歌並非聖樂,a cappella開始被廣義地理解為「無伴奏合唱」,不再是狹義的定義「聖樂」。17世紀後,西方樂器的發展迅速,作曲家轉向為小提琴、鋼琴等譜寫樂曲,19世紀管弦樂大盛,各類聲樂作品都有樂器伴奏,可以說是無伴奏合唱的消退期。
和諧的純人聲合唱,始終有其魅力,到了20世紀初,無伴奏合唱重新流行起來,1909年耶魯大學的Whiffenpoofs 成立,無伴奏合唱由美國開始,擴散至歐洲,以至世界各地。1963年成立的 Swingle Singers,以及1968年首演、來自劍橋大學英皇書院的King's Singers (英皇合唱團),成為了現代無伴奏合唱組合的經典,此後,美國各大學的無伴奏合唱組合紛紛出現。1983年,組合 The Flying Pickets 更憑《Only You》打入Billboard流行榜首位達5週之久。
成立於一九九四年、被日本「朝日放送」譽為「香港的Swingle Singers」的《合唱俠》,可以說是香港音樂界的異數。我最初接觸到他們的表演,是「學士合唱團」的音樂會,他們是合唱團的成員之一。得知原來合唱團中的精英,同時組成了小組合唱團,才開始留意他們的演出。除了每年的聖誕音樂會外,他們亦應邀作不定期的演出,例如香港繽紛冬日節、文化中心週末藝趣、各大購物中心的Road Show等等,主要是希望藉此向公眾介紹不同類型的小組合唱音樂,提高本港市民的音樂欣賞能力。如果碰巧有空,我都會到場欣賞,作為對他們熱心推廣音樂文化的支持。
無伴奏合唱組合在香港並不多見,除了另一著名的組合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姬聲雅士》(Gay Singers)外,好像沒有其他,也許其中一個原因,是無伴奏合唱對成員的要求甚高:沒有了樂器的幫助/遮醜,對成員音準控制方面要求更高;同時,無伴奏合唱對整體和諧度的要求也嚴格。另一方面,專為無伴奏合唱而寫的作品,數目有限,現成的改編樂譜也不多,成員需要自己編寫或改編適合多聲部合唱的樂譜。所以,無伴奏合唱絕對是對各成員的音樂造詣的大挑戰。組成《合唱俠》的十位青年歌手,原來每位都已有多年的合唱及演唱經驗,而且大部份是主修音樂,接受過正統的聲樂、器樂及作曲的訓練。各成員豐富和高水平的演唱經驗,加上對小組合唱的熱愛和不斷努力,他們今天的成績,絕不是僥倖。
為了更有效地向公眾推廣小組合唱音樂,和《姬聲雅士》一樣,《合唱俠》表演風格多變,經常令觀眾耳目一新,選唱的曲目不只是現成的聲樂作品,亦不限於古典音樂,而是包羅萬有,看他們過去多次的演出,有改編器樂作品、西方古典作品、中外藝術歌曲、音樂劇插曲、黑人靈歌、更有中西日韓流行曲等。今次的聖誕音樂會,還別開生面地包括了蒙古語歌曲《吉祥三寶》,詼諧的演出令觀眾捧腹大笑之餘,亦拍爛手掌。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改編自史麥塔那(Smetana)的交響詩選段《莫爾德河》 (Die Moldau),十把聲音,把原管弦樂合奏洶湧磅礡的氣勢重現。
如果你也喜歡小組合唱音樂,不妨留意一下《合唱俠》下一次的演出,與他們分享無伴奏合唱的樂趣。
Rimsky-Korsakov: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 2004音樂會的演出片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