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5, 2009

孤獨的手風琴


作曲:(俄)莫克羅烏索夫
原詞:(俄)伊薩柯夫斯基
譯詞:薜范
 
黎明來臨前大地入夢鄉,沒有聲響也沒有燈光,
唯有從街上還可以聽到,孤獨的手風琴來回遊蕩,
唯有從街上還可以聽到,孤獨的手風琴來回遊蕩。
琴聲飄忽向郊外的麥田,一忽兒又回到大門旁邊,
彷彿整夜它把誰在尋找,但它始終也沒能找見,
彷彿整夜它把誰在尋找,但它始終也沒能找見。
深夜涼風從田野上吹過,蘋果花兒也紛紛飄落,
講出來吧你尋找的是誰?年輕的手風琴手你快說,
講出來吧你尋找的是誰?年輕的手風琴手你快說。
也許心上人就在你旁邊,但她不知道你在找誰,
為何整夜你孤獨地徘徊,擾得姑娘們不能安睡?
為何整夜你孤獨地徘徊,擾得姑娘們不能安睡?

畫面是蒼翠的樹林深處,一位軍人正在彈奏著手風琴,為他身邊年輕美麗的妻子彈奏,也為一對正在林中追逐嬉戲中、天真活潑的女兒彈奏。如此溫馨的畫面,與那細膩但惆悵的曲調,似乎有點不合襯。

這是電影《淚王子》的主題曲,一首很美的樂曲,不過也有人不喜歡,甚至刻薄地評為老土、矯揉造作得「讓人起雞皮疙瘩」,又或者質疑拍的是台灣的故事,為何不用台灣的音樂。電影是台灣旅港導演楊凡的作品,他的作品風格一向惹人爭議,評價亦各走極端:喜歡的人欣賞其作品的唯美風格、考究細緻,不喜歡的則認為是內容蒼白、敘事雜亂無章。影片尚未正式公演,已被自己人批評為劇情牽強、離不開俗套的三角戀和同性癖好,卻在威尼斯首映會讓外國觀眾感動落淚、完場後鼓掌逾五分鐘。也許是外國觀眾的包容和對藝術觀賞的多元性角度,還是自己人的視野狹隘或一貫的要求嚴格?暫且不評論電影的內容,先來看看這首細膩惆悵的樂曲。

樂曲的確不是原創,也不是台灣的音樂。《孤獨的手風琴》(Одинокая гармонь)是蘇聯作曲家莫克羅烏索夫(1)在1947年的作品,並在翌年獲得蘇聯斯大林文藝獎金二等獎。歌詞作者是蘇聯著名詩人伊薩柯夫斯基,原詩在1946年初發表於《十月》雜誌上,引起了莫克羅烏索夫注意,很快便譜上了曲。這是一首圓舞曲的曲式,圓舞曲本應是輕快歡樂的,但用來表達憂傷與惆悵,也一樣有效,蕭邦的圓舞曲,就是最經典的示範。樂曲配有俄文原詞,是一首唱出來的歌曲,但因為內容講的是一位年輕手風琴手的故事,伴奏的樂器也多是用手風琴,也經常以手風琴音樂的形式演出。


香港人,甚至是台灣人,對於手風琴這種冷門樂器,可能真的不太熟悉,才會有歌曲配搭牽強、不合電影時代背景的評論。手風琴在歐洲是十分流行的民族樂器,如果說鋼琴是「百搭」的樂器,音色多變、攜帶方便的手風琴,便是百搭中的百搭,無論是歌唱時的伴奏,還是與民族舞蹈的配合,都可以獨擔大旗。意大利的手風琴音樂充滿熱鬧的氣氛,法國的手風琴音樂則是浪漫不羈,讓你想起巴黎的露天茶座和古堡河谷區的葡萄園。東歐的手風琴音樂,是典型的斯拉夫式的粗獷與憂傷,社會主義蘇聯的音樂,都強調要為國家和革命服務,似乎都是雄糾糾、戰鬥格的豪邁進行曲式,但骨子裡仍包含著斯拉夫式的風格。當年莫克羅烏索夫在《孤獨的手風琴》所表現的憂傷與惆悵,可以說是例外,也可以說只是風格重歸原位。

《孤獨的手風琴》帶憂傷惆悵的風格,在手風琴演繹下,細膩淒美的音色,與影片中空軍眷村以至當年台灣整個社會白色恐怖下那種憂傷和淒迷,其實十分配合,效果可以說是頗為出色,主題音樂從開首到散場,全片帶動著觀眾,可以說是電影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影片結束時,由林子祥以歌曲的中文譯詞唱出,林子祥本身以唱英文歌起家,也擅唱改編自外國傳統民歌的歌曲,早年的改編歌曲如《美麗小姑娘》、《成吉思汗》等,已是經典,以帶滄桑的聲音來演繹《孤獨的手風琴》,一樣十分有味道,細看歌詞,與影片表達的內容,竟也十分貼切。

《淚王子》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台灣,1954年的戒嚴時期,以當年因政治問題而產生的悲劇為主線,是個沉重的題材,看得讓人胸口鬱結。1949年大陸政權更迭之後,國共之間太多的恩怨、台海兩岸的緊張對峙,讓白色恐怖一直籠罩著台灣國軍的眷村,軍人無聲無息地被拉走、然後以「匪諜」罪被處決,都是在眷村長大的導演年幼時親身目睹的經歷。其實不單止是眷村,民間瀰漫著的白色恐怖,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共產主義的思想與恐怖主義畫上等號,台灣的共產黨組織、以至一切被懷疑是共產黨支持者的,一概被逮捕處決。在 上個世紀的五十 年代,囚禁政治犯的火燒島集中營中,被槍斃的政治犯就有 1067 人,囚禁人數不知其數。民國政府在抗戰時代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為了先趕盡殺絕已構成威脅的共產黨,寧願對日本的侵略節節退讓,激起不少民憤,很多愛國的血性青年加入了積極抗日的組織,然而,因為這些組織被認為是共產黨的外圍組織,這個「前科」在1949年退守台灣後,成為了很多人的致命原因,類似這種因為響應或認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活動而在50年代被秋後算帳的例子,在白色恐怖時代非常之多。

《淚王子》是電影的名字,也是穿插著整部電影的一本童話故事書的書名,書中故事的王子,因為看不慣世間的不平事,所以不斷地流淚,淚王子代表的,是品格崇高、希望為大眾爭取幸福的人,甚至甘於犧牲自己,為的只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台灣在那個年代,的確也有這樣一批充滿理想的青年人,他們不一定是共產主義的信奉者,只是想改變當時腐敗、不公的社會。電影女主角之一的將軍夫人歐陽千君,就是代表著當時這樣的一批充滿理想的青年人,在表面安逸的生活之下,內心卻隱埋著竄動的革命思想,也帶領了另一位女主角、因思想左傾罪名被捕入獄的金皖平,加入當時被視為叛亂組織的青年讀書會。《孤獨的手風琴》的歌詞中,重複提到那在不斷在尋找心中所愛的年青手風琴手,觀眾可以理解為男女主角間那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其實換個角度,導演也可能是在借喻當年那些在追尋著心中理想的台灣年輕人。

如果大家有留意劇情的話,當主角空軍少尉孫漢生表示準備在軍方的晚會中演奏《孤獨的手風琴》時,妻子皖平就曾經勸阻他,因為害怕樂曲的蘇俄風格,會惹來猜疑。手風琴當年在蘇聯和東歐多個共產國家中,是十分流行的樂器,因為受蘇聯影響,中國在1949年建國前後,手風琴也一度十分流行,《淚王子》全片以手風琴音樂穿插其中,除了是因為它適合營造那憂傷惆悵的氣氛,手風琴音樂,也許還隱喻著台灣當年那些藏於一些年輕人心中追尋的「左傾」理想,而1947年的《孤獨的手風琴》,也正正是那個年代的蘇聯作品。


也許,以上的一大套理論,都不是導演的用意,而只我個人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偏見。的確是個人的偏愛,因為,我也曾是一個手風琴手。

---------------------------------------------------------------------
(1) 莫克羅烏索夫:博利斯.安德烈维奇.莫克羅烏索夫(Борис Андреевич Мокроусов / Boris Andreyevich Mokrousov 1909-1968),蘇聯著名作曲家,1909年生於尼日尼-諾夫哥羅德市(Nizhny Novgorod),1936年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曲家碩士班,一生創作了如「莫斯科保衛者之歌」、「孤獨的手風琴」、「春天的花園裡鮮花怒放」等蘇聯歌曲,在蘇聯家傳戶曉。除了歌曲創作,莫克羅烏索夫的作品還包括歌劇、交響樂、室樂、電影及戲劇配樂。莫克羅烏索夫在1962年獲楚瓦什自治共和國Chuvashian Republic頒授功勛藝術家稱號,1968年於莫斯科逝世。

 
Youtube片斷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uEwXZedi6A&feature=player_embedded#

 
<劇照轉貼自電影官方網站www.princeoftears.com/>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鵂鶹窩(四) –紙上鵂鶹

朋友們都知道我喜歡貓頭鷹,所以送給我的禮物,有意或無意,都會與貓頭鷹有關,從小擺設到實用的器具,幾乎樣樣都有,我都會好好收藏。不過也有些一次性的東西,送的人大概也想不到我會保留的,我還是保留了,這些就是「紙上的貓頭鷹」。「紙上XX」,通常是用來形容模擬而非真實的事和物,似乎是帶貶意居多。不過我收藏的紙上貓頭鷹,卻是滿載了朋友們的真實情誼,一點也不虛假。


首先是貓頭鷹郵票,這個例子可能不太貼切,因為郵票本身也是一種流行的收藏品,而我本身也是一個集郵愛好者,就算不是貓頭鷹的題材,我也會收藏的。不過貼上貓頭鷹郵票寄出的信件,滿載朋友們的問候和祝福,我所珍而重之的收藏品,是信件的本身。

 
接著下來介紹的「紙上貓頭鷹」收藏,說來巧合,都是網友送贈的。世界進入互聯網的時代,已經超過十年了,大家的朋友中,通過網上結識的,佔的比例似乎越來越重。認識J君已差不多十年,最初認識,是在一個野外活動的網上討論區,大家對於野生植物,都有共同的興趣,話題自然不少,也經常一起參加討論區組織的遠足活動,不過變得熟絡,是因為一次環保活動的參與,之後也多次一起組織宣傳愛護大自然的活動。自從J君組織了自己的小家庭後,近年大家見面的機會少了,偶爾提起那時候大伙兒一起為環境保育出力的一股幹勁,仍回味不已。J君一直奉行不隨便浪費資源的原則,所以極少寄節日賀卡給朋友,我手頭上有一張早年J君寄給我的Madeleine Floyd水彩加鋼筆插畫的生日卡,應該算是極少有的了。生日卡上畫的是九隻貓頭鷹,各有不同的形態,寥寥數筆,卻是神氣活現,栩栩如生。


生於1969年的Madeleine Floyd,是英國頗有名氣的藝術家,她主要在倫敦的工作室從事創作,作品並不限於插畫,創作的媒體,包括了水彩、素描、油彩、塑膠彩、墨水及其他原始塗料,畫風既有寫實,也有抽象的,作品在國際上被廣為收藏。Madeleine 同時也是一位兒童故事作家,故事書中的插畫,當然是由她親自操刀。不過她最為大眾熟悉的,還是她的水彩加鋼筆插畫,因為她曾為Art Angels畫了一百款賀卡,筆下的小動物,都十分可愛。她的插畫,亦經常出現在很多英國及國際著名品牌如Toyota、RSPCA、Saatchi & Saatchi、Abbey National、Oxford University Press、The Sunday Times、Vogue等的平面廣告和宣傳品之中。

 
第二張收藏的紙上貓頭鷹,是來自台灣的,與郵票也很有關係,是一張蘭嶼的明信片,回家時才剛從信箱取出。寄出明信片的,是一位十分熱心助人的台灣博友大貓。與大貓的認識,始自台灣的奇摩部落格,我在搜尋有關台灣登山的主題時,撞到大貓的部落格去了,大貓是位十分熱愛登山的人,我在部落格留言之後,便開始了大家的網上交流。某次我提及很希望購賣一套台灣自然風光的DVD,但又無法使用郵購服務時,在網上才認識了才不久、連面也未見過的大貓,立即便義不容辭地出手相助,在還沒有收到一分一毫的匯款前,不單先墊款代購,而且立即把DVD寄出。大貓的熱心和信任,讓我很感動。雖然兩次到台灣,因為時間不配合,都沒有機會請大貓喝杯咖啡,最近到澎湖旅行時,寄上了一張明信片,兩個星期之後,便收到了回禮,一張蘭嶼阿文商店出品的貓頭鷹明信片。


位於台東蘭嶼的阿文商店,店主阿文是達悟族(舊稱雅美族)原住民,店內集合了不少由不同本土藝術家設計的貓頭鷹紀念品,手上的貓頭鷹明信片,就是其中一種,明信片上畫的,是蘭嶼達悟小男孩與蘭嶼角鴞。其他的產品,包括了「嘟嘟霧」(DODO'WU)磁鐵、鑰匙圈、開瓶器、T恤等。嘟嘟霧是什麼,嘟嘟霧是蘭嶼話,即角鴞的意思。蘭嶼角鴞(Otus elegans botelensis)俗名紅角鴞,也叫蘭嶼木葉鴞或紅頭木葉鴞,蘭嶼古稱Bottol,也稱為紅頭嶼,是蘭嶼角鴞的學名和俗名的來源。體色棕褐,有豎起的耳羽的蘭嶼角鴞,是台灣特有亞種的小型貓頭鷹,屬於瀕臨滅絕的珍稀野生動物,已被列入世界瀕臨絕種保育類鳥類紅皮書中。只分布於蘭嶼島上的蘭嶼角鴞,屬夜行性猛禽,主要食物是昆蟲類等無脊椎動物,棲息於樹林中,間中也會在空曠的草原或林邊的芋頭田覓食。有機會到訪蘭嶼的話,一定要去探望一下嘟嘟霧呢。

 
最後介紹的,是一張聖誕卡,與其他紙上貓頭鷹收藏品不同的是,我並不是聖誕卡的收件人,而是一位網友BC收到的聖誕卡,並且是大機構每年慣例寄給各客戶的那種,BC知道我喜歡貓頭鷹,便轉贈了給我。聖誕卡的設計,正面放了兩隻戴上聖誕帽的貓頭鷹玩偶,樣子可愛,但不算特別。特別之處,在卡的背面,是一個小遊戲,兩張堆滿貓頭鷹玩偶的相片,要人從中找出十個不同之處。可以看出,這卡的設計者,本身應該也很喜歡貓頭鷹的。這張收藏,少了私人的感覺,反而比較像正常的收藏品。

千里送鵝毛,物輕情義重,紙上的貓頭鷹,份量也不輕呢。


Friday, October 16, 2009

回頭太難 – 2008青春版「射鵰英雄傳」

自己也算是個金庸迷。成為金庸武俠小說的「粉絲」,主要是拜在外國留學的一段日子所賜,那時候互聯網還沒有流行,平時沒有什麼消遣,自己一向喜歡看書,但那邊的中文讀物幾乎是沒有,同住的香港朋友收到家人分批寄來的全套金庸武俠小說,可以借閱,於是便迷上了。通宵達旦地看完一整個故事,已不算什麼,瘋狂的程度,是有那一冊,便先看那一冊,不用順次序。因為那時候爭相閱讀小說的,還有幾位朋友,為了不想等,先看大結局也無所謂。歐陽鋒可以倒練「九陰真經」,是武學異稟,我也不差,可以倒讀、隨機讀「射鵰英雄傳」,情節的次序顛三倒四,看完之後,卻又能完整地串起整個故意。通宵達旦地看小說,沒有影響到學業,算是萬幸,最大的得益,應該是經過了多年的國外生活,自己的中文,仍能維持一定的水平,查大俠的作品,功不可沒。

金庸的武俠小說,歷年來在中、港、台拍成電影和電視劇的,已有不少,尤其是最為大眾喜愛的「射鵰英雄傳」,當然,在我們金庸迷的眼中,沒有一部是比得上原著的。不過批評還批評,每當有新的版本拍罷開播時,還是有興趣看看的。最近在高清台播完的「射鵰英雄傳」電視連續劇,是最新的版本,跟過往的版本,也有比較大的分別。自己因為雜務繁多,已很久沒有閒情追看電視連續劇了,家中沒有高清電視,若不是朋友介紹在網上播放的網址,自己也幾乎錯過了。

這個青春版的「射鵰英雄傳」,原來早在2006年已經開拍,不在過拍攝途中,男主角卻遇上嚴重車禍,逢了百多針,還需要動整容手術,全組停拍了一年才復工。被稱為青春版,因為幾個主要角色,都起用了年青的偶像派演員。演員年青其實不是問題,因為小說中的主要場景中,主角們其實都是十多歲的少年,不過青春偶像派的演員,外型和氣質都略嫌過於富現代感。飾演郭靖的胡歌,樣子過於俊美和瘦削,完全不似原著中粗眉大眼的傻小子,後期因為車禍後整容,樣貌變得有點滄桑感,才較接近成長了的郭靖。林依晨因為外型上的優勢,飾演鬼靈精怪的黃蓉,算是比較有說服力。全劇比較突出的,反而是兩位配角,飾演楊康和穆念慈的袁弘和劉詩詩。在原著中,楊康和穆念慈都不算主要人物,袁弘和劉詩詩,知名度比胡歌和林依晨低,但因為劇情的改動,戲份其實與主角不相上下,讓演員有更多機會發揮。楊康俊美而帶點邪氣,袁弘在外型上很接近,劉詩詩的楚楚可憐,也演活了一往情深的穆念慈。

金庸大部份作品的主角,好人好得太完美,壞人也壞得太完美,郭靖是大好人大英雄,楊康則是奸得一點良知也沒有。在新的版中,楊康這個角色的性格改動較大,不過反而比較接近現實。楊康一出生,就注定是個悲劇人物,曾經風光,卻因為出身,受到各種不同的岐視。走投無路的母親,因被騙而棲身敵對金國王府,表面上貴金國為小王爺,又受王爺溺愛,但王府內知情者,都知道他母親是大著肚才入王府的,背後竊竊私語;在正義人仕眼中,他又是一個認賊作父的人,不斷迫他以刺殺自己的養父來證明自己。一個人的出身,從來就不由得自己選擇,成長的過程中,又得不到正確的教導,只得一個自覺正義凛然但其實是教徒無方的師父(丘處機),認祖歸宗之後,卻屢受自己同族的歧視和迫害,為了求存,再次踏入歧途,最終走上不歸路。這樣的角色和情節,現實生活中也不少吧。

自己一向不喜歡楊康這個角色,也許我一直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雖然陰險奸詐之輩,現實中大有人在,但未至於小說中楊康這個角色般壞到透頂,心狼手辣、良知全無。劇情經過改動,反而讓大家對角色開始有點同情,到最後到他坦然受死,以死贖罪時,甚至有點傷感。

金庸是這部電視劇的顧問,楊康角色的改動,應該是得到他老人家的認同。其實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物,讚許改過自新的可貴,「射鵰」系列中,就有一個裘千仞,多了一個在善與惡之間徘徊掙扎,最終大徹大悟、痛改前非的楊康,依然很貼合主題吧。

也許很多人都會同意,一個曾經犯錯的人能改過自新,是難能可貴的,應該給予機會,給予接納和鼓勵,但是現實之中,又有幾多人能夠做到寬大為懷。釋囚固然繼續受到歧視,就連犯了小錯但決心悔改的正生書院(1)學生,也一樣受到不留情面的排斥,更何況是欺師滅祖、賣國求存的楊康。

---------------------------------
(1)香港的基督教正生書院,是一所幫助曾經吸毒或行為有偏差的青少年重踏正途的學校。月前因為校舍過於殘舊,需要搬遷到梅窩新校舍,卻遭到當地居民的激烈反對,認為會令治安惡化。

<劇照轉貼自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