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8, 2008

久別重逢


記得當初愛上遠足時,因為經驗不足,自己也不敢到太偏遠和難度太高的地方遠足,於是與這繁華都市近在咫尺的「港島徑」,便成為不二之選。作為香港四大遠足徑之一的港島徑,全長50公里,在人煙稠密的香港島穿梭,卻又充滿郊野氣息。走在林蔭道上,流水潺潺,鳥語花香,一般人大概不能想像,櫛比鱗次的摩天大樓,就在轉彎不遠處。當然,那現身於濃密枝葉之間的高樓大廈,不斷地在提醒著,你仍然身處大都會的心臟地帶,真的有點掃興,但如果走得累了,又幾乎可以即時地找到一條捷徑,直奔最近的公共交通接駁點。不能真正的脫離繁囂,是有點美中不足,但能換取如此的方便和安全感,也不能抱怨了吧。

那時候,自己愛隨興之所至,一有空閒時間,便往高樓大廈背後的山上走,沿著港島徑蹓躂,尤其是在周未半天工作的日子,與港島徑的「約會」,頻密得彷如熱戀中的情人。 後來遠足經驗多了,膽子也大了,加上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山友,開始沉醉於攀難越險的探索旅程,簡單易走的港島徑,已經感到乏味, 偶爾因為參加越野比賽,才會踏足。除了靠近蝸居的一小段,因為練跑的關係仍會經常到訪外,幾乎絕跡於港島徑,屈指一算,已近四年。


參加了今年五月舉行的「日本樂施會毅行者」,為了為這個慈善籌款越野馬拉松作好準備,一班隊友近月來都加緊操練,剛過去的星期六,自己卻因為身體不適,缺席了操練。休息了一天後,恢復了不少,便趁星期天,補回錯過了的練習。獨自一個操山,不想到太偏遠的地方,於是便想起了港島徑。身體剛復原,也不想太勞累,不打算全走50公里,從鰂魚涌出發,登大風坳切入港島徑,逆走回起點太平山頂,大概有34公里。港島徑雖然也有上高落低,但仍算是比較平緩,如果覺得不想繼續,也大可隨時「逃脫」,遁回市區。


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踏足這一段山徑了,以前十分熟悉的每一個高低起伏、每一個轉折位置,竟然已有點矇矓,不過每當走近時,記憶馬上又回來了。路程前段走在高處,山下廣廈如林的維港景色,盡收眼底,轉入大潭公園範圍,翠綠山巒間,豪宅與別墅星羅棋佈,不過人工建築物滿佈的風景,始終不是我那杯茶,於是腳下加速,直奔布力徑未段的林蔭小徑。

在進入了香港仔水塘集水區後,山徑盡在密林中迂迴。春末夏初的山林,就像是戴上了花冠、身披翠綠袍子的少女,清麗脫俗。早前的一場春雨,讓乾涸了的山澗,開始顯現出流水淙淙的景況。沙沙作響地踏在去年落下的枯葉上,看著林中翻飛的蝴蝶,聽著千迴百轉的鳥聲,還有那似是喋喋不休的蟬鳴,那種超然世外的感覺,何等熟悉。

就像一個見異思遷的浪子,與當初的戀人久別重逢,不禁回想起當年的甜蜜時光。多年之後,眼前的初戀情人,嫵媚仍然,而自己身上,卻已增添了多少歲月滄桑的留痕。


Banksy,傳奇街頭塗鴉藝術家

對於街頭塗鴉(graffiti)藝術,很多人都有一種又愛又惱的矛盾,喜歡的是它的色彩鮮明、自由奔放、無拘無束的創作形式和風格,惱的是創作很多時與破壞公物扯上關係。在私人或公眾產業上私自塗鴉,很難得到公眾認同,但破落的牆壁、無人理會的廢屋,如果有有心人為其添上藝術色彩,其實也是不是壞事事,君不見現時很多建築中的工地,也會邀請一些學校或志願團體,為其臨時圍牆繪上壁畫,如果街頭塗鴉藝術也有類似的創作空間,也許便不再需要偷偷摸摸地在天橋底創作。街頭塗鴉,一直是在法律(1)、道德與藝術之間遊走的創作,自己絕不鼓勵破壞公物,但亦不會就此全盤否定塗鴉藝術的價值。

當然,塗鴉藝術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平民、任意及反叛,也是組成塗鴉藝術的重要特質,創作的內容,也大都離不開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嘲諷。現在的香港,對於街頭塗鴉藝術,似乎也不再抱著一面倒的偏見,我們也不難見到,一些商店會以街頭塗鴉藝創作為其舖面鐵閘的裝飾;高級畫廊中,也有裱裝好的塗鴉風格藝術品出售。但作為街頭藝術的典型,如果塗鴉因進入畫廊和拍賣場而變得貴族化、內容不再具任意性及反叛性,那還算不算是街頭藝術?會不會被喜愛者鄙棄?這又是另一個矛盾。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Banksy的作品,最近在香港藝術中心展出(2),也許大家可以趁此機會了解一下,塗鴉藝術可以有怎麼樣的可能性。

Banksy,塗鴉藝術界的一個傳奇人物。Banksy在七十年代出生於英國South Gloucestershire一個影印機修理技師的家庭,在Bristol成長,Banksy只是一個筆名,真正身份很少人知曉。Banksy本身是屠夫,八十年代開始在街創作塗鴉,後期作品出現在多個不同國家,遠至美國和以色列。Banksy的創作題材多具諷刺性,包括政治、文化以至道德倫理的範疇,反戰、反建制、反資本主義是常見的題材,最常見的象徵性造型,是老鼠和猴子,孩子、老人、士兵、警察也經常出現在作品之中。


Banksy的作品,與傳統的freehand graffiti有點不同,Banksy主要是應用stenciling、俗稱「噴漆模板」的方法,即是預先在鐵或紙板上切割出像剪紙般的模板,方便用噴漆很快地噴製出圖案,也能夠在不同地方不斷重複噴製出相同的圖案。現時世界上最具名氣的模板噴畫(stencil)創作人,還有法國巴黎的Blek le rat及美國的Shepard Fairey。大家也許還有注意到,香港近年也出了一些署名Start from zero的塗鴉作品,採用的也是stenciling的方法。

Banksy的創作,其實也不只限於模板噴畫,2004年時,他為悼念戴安娜皇妃的逝世,製作了印上戴安娜頭像的十英鎊紙幣,當時印製的限量版十張連版的紙幣,也是今次展覽中的展品之一。

Banksy變得有名,作品便開始有價,但Banksy依然淡薄名利,除了自資出版了幾本作品集,從不在商業畫廊出售自己街頭作品的照片或畫作。2007年5月,他被頒發Art's Greatest living Briton獎,也不露面接受。不過他的創作大都在別人的產業上,不能以版權理由阻止業主拿來出售圖利。不管是否Banksy自己所願,他的作品受到追捧,在2006至2007年間,在蘇富比等著名拍賣中得到高達£102,000的價錢。Banksy對此很不以為然,曾經在自己的網站上放上一張拍賣場中拍賣他作品時的現場照片,題目就是「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t.(我真不能相信,你們這班白痴竟然真的買這些垃圾)」。


---------------
(1)根據香港法例228章4條19節,任何人在任何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以雕刻或其他方式,將任何字母、字樣、數字或圖案標記在任何石頭或路塹上,以致其外觀受損,即犯妨擾罪,最高可處罰款$300及監禁3個月。
(2)由Fabrik Contemporary Art主辦的"LOVE ART" 展覽中, 除了Banksy,還有其他Pop Art 和街頭繪畫藝術家如Keith Haring、Robert Indiana等的作品。

Friday, April 18, 2008

雲海鵑影

每年三、四月之間,是馬鞍山上杜鵑花盛開的日子,也是我與馬鞍山有個約會的日子。去年我們有個反常地寒冷和漫長的冬天,還以為開花的時間會延遲,怎料華麗杜鵑(Rhododendron farrerae)和羊角杜鵑(R. moulmainense)都準時赴約,就在三月下旬我去了台灣登山的日子,漫山開遍。冬天延長,春天變相地縮短了,三月下旬氣溫突然大幅回升,也許及時提醒了眾花神準時赴約。

一個月前已定下了四月中登馬鞍山賞杜鵑,到了三月下旬,雖然知道了山上已漫山紅遍,但活動已經排得滿滿,所以不再更改行程,依計劃在四月十三日出發。前一天有朋友剛上過山,立即來電通知,一向姍姍來遲的南華杜鵑(R. simiarum),已經開花了。

霧氣瀰漫,本是春天正常的天氣,出發的前一晚,卻風雲突變,雷電交加,彷如盛夏提早降臨。早上出門時,還下著小雨,馬鞍山山勢陡峭,雨後山路濕滑,更增加了難度,不過同行的都是有經驗的山友,若小心慢走,問題應該不大;我擔心的,是如果雨勢加大、甚至電暴持續的話,上山便有危險了。所以大家都商量好,到了昂平高地之後,若天氣仍不好轉,便繞山腰而過,放棄登頂。

馬鞍山主峰馬頭峰,海拔702公尺,一般人都會從水浪窩沿麥里浩徑經馬鞍坳攀登,又或者從海拔240公尺的郊野公園燒烤場經吊手岩、牛押山往主峰。我們今次的路線,則是由零開始,從接近海平面的西貢碼頭起步,經菠蘿輋、大水井登昂平高地,再登大金鐘山,經彎曲山往馬鞍坳登馬頭峰。

由大水井村口開始,山徑以泥土路和石砌古道為主,雨後濕滑,泥濘一片,部份路段更成了一條小山溪,不過因為坡度不大,也不難走。為了避免濕腳,在石塊上跳來跳去,彷彿在溯溪。到了昂平高地,雨停了,霧卻仍濃,因為天氣開始好轉,而登頂的路徑,我們都十分熟悉,幾乎連蒙著眼也不會走錯,所以決定繼續登山。形如金鐘般屹立昂平高地上的大金鐘,在一片迷霧之中,完全消失了影蹤,反正亦無景可觀,我們放棄了登頂,沿麥里浩徑繞過大金鐘,直上彎曲山。途中迎面奔來一組四人、一身背心短褲越野賽裝束的健兒,我們閃身讓路。近月本地並無大型賽事,看來是正在為五月份的「日本毅行者」越野馬拉松作訓練,真佩服了他們,如此天氣和路況,連老手們都不敢在山上飛奔呢。

經過馬鞍坳之後,登馬頭峰的路更為陡峭,幾乎要手腳並用。在迷霧中登山,唯一的好處,就是會走得比想像中快。我們都是一群愛好野外攝影的山友,天色清朗之時,一定不會放過每一個美景,短短一段路,也會用上一個小時;煙霧迷濛之時,莫說風景,就連兩公尺以外的事物也看不清,加上要留神腳下濕滑,恐怕全程都只會低著頭走路。沿途見到了正在開放的紅杜鵑(R. simsii),不過天色灰暗,加上花朵被早前的大雨打得有點七零八落,引不起大家的拍攝意欲。

濃霧之中,忽然見到馬頭峰頂的標高柱,看看手錶,只用了兩個半小時,連自己都有點難以置信,難怪在隊尾的山友,因為尚未見到標高柱,還以為我在說笑。事後同行山友對我說,我真的是走得有點急,部份山友跟得有點吃力。因為參加了五月份的「日本毅行者」,近月頻頻操練,腿力的確有所增進,不知不覺間,便走得越來越快了,幸好同行山友也非泛泛之輩。


馬鞍山的主峰馬頭峰與副峰牛押山,由一山脊相連,看似一座馬鞍,因而得名。過了主峰之後,我們便步下鞍脊,向副峰牛押山進發。下坡的路陡峭,加上濕滑,大家都要放慢腳步,小心奕奕,而我便有機會看看兩旁景色。鞍脊原是欣賞杜鵑花海的地方,當華麗杜鵑盛放時,鞍脊上一片粉紅,蔚為奇觀,不過現在花期已過,只能見到比較疏落的紅杜鵑叢。雲霧不斷從東面的海上湧至,偶爾散開,竟然看到浩瀚的雲海。馬鞍山雖然不高,但在春夏之交,經常雲霧縈繞,在峰頂看到雲海的機會也多,以一座只有海拔702公尺的山峰來說,的確是異數。年前登頂,剛好雨轉晴,便看到了藍天下的雲海,這次也很幸運,不過背後沒有藍天襯托,只有烏雲,顯得比較遜色。

越過牛押山之後,便是經吊手岩下燒烤場的路,山路崎嶇,卻是另一處賞杜鵑花的精華路段。沿途的懸崖峭壁之上,是南華杜鵑和羊角杜鵑生長的地方,要欣賞盛開的花朵,一般只能遠觀,身手好的山友,或會冒險攀到崖邊,一睹芳容。羊角杜鵑已經凋零,只能看到地上落英;南華杜鵑則是含苞待放,與殷紅如血的紅杜鵑爭輝。在到黃金壁的分岔路口之前,崖壁上幾株南華杜鵑經已盛放,因為近在路邊,成了大家的寵兒,山友們都紛紛圍觀拍攝。

南華杜鵑盛放的崖壁之下,就是那被稱讚「雁谷」的地方,這是牛押山以北的餘脈,前輩以雁谷命名,皆因此地深谷與秀峰交錯,雲霧翻騰之際,令人想起雁蕩山上的風光。此際雲霧洶湧,卻被山脊另一邊的氣流壓著,無法跨越脊線,曲折的稜脊成了雲海的岸邊,好一幅絕妙的山水圖畫。


Thursday, April 17, 2008

生態災難樂園?


1916 年,美國引進一種亞洲品種瓢蟲Harmonia axyridis用作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以瓢蟲捕食蚜蟲的習性,以蟲制蟲,消除這種損害園藝植物和農作物的害蟲,結果是,這種外來的肉食性昆蟲,與當地品種競爭食物,不單威脅到當地生態,同時牠們在秋季大量集結、鑽入民居過冬的特性,令牠們成為不勝其煩的害蟲。

這種瓢蟲亦被引入歐洲,主要在荷蘭、法國及比利時,亦引起同樣的問題,並且在2004年橫渡英倫海峽, 入侵英國的Essex,短短兩年之內,牠們已從英格蘭西南擴散至威爾斯。這種瓢蟲不單以蚜蟲為食,餐單還包括所有細小昆蟲,甚至其他本土原生瓢蟲的蟲卵、幼蟲和蛹。英國專家估計,英國本土的瓢蟲,一半的品種(23種)會在十年內被這入侵種滅絕!

這本來已是舊聞,類似的因為引入外來品種而導致生態災難的事例也很多,足夠引以為鑑:隨便引入外來品種,很可能會引發生態災難的危機,所以必須審慎考慮。可是香港的迪士尼樂園,卻在去年開始從美國引入一種聚長足瓢蟲Hippodamia convergens(1),解決園內植物蟲患問題,還高調地宣傳這是「環保方法」,更在今年4月19至26日會舉行「地球日」,邀請屆時到樂園遊玩的小朋友一起釋放7萬隻瓢蟲,「為環保出力」。

迪士尼樂園聲稱,以蟲制蟲,可以不用化學殺蟲劑,是環保的方法;雖然本港可找到瓢蟲,但數目不多,故要由美國引入。迪士尼亦指出,在2006年引用瓢蟲測試前,已曾聯絡漁護署,當時收到的回覆,是毋須領牌,不過迪士尼似乎沒有提到,當時只引入小量作測試,而今次引入數量,高達7萬隻,大大增加了遷居野外、造成生態災難的風險。

迪士尼的另一個解釋,是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世界使用瓢蟲對抗蚜蟲已逾十年,對生態環境並無影響。但他們亦似乎忘記了,聚長足瓢蟲是北美洲的原生品種,在原生境是生態組成部分, 當然對當地生態無影響。

環保團體及昆蟲專家均批評,該種瓢蟲可傳播「棶木炭疽病菌」,在沒有檢疫的情況下入口,有機會令大量本地植物受感染死亡,亦擔心這些外來物種在移居本港後成為沒有天敵的「超級昆蟲」,在競爭過程中將一些本地物種推向滅絕,重蹈美國和歐洲的覆轍。

近年市民開始接受保護環境的概念,可惜環保亦利用來作種種招徠生意的綽頭,實際上造成更多的破壞。迪士尼樂園這個「為環保出力」的項目,現在給人的印象是,表面上宣傳環保訊息,其實是為吸引更多人流,只是一種推銷手法。大機構利用一些受廣大市民接納的方法來提高本身形象,如果真的可以造福社會,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只重宣傳效果,而漠視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一旦被揭破,只會弄巧反拙。

作為一個以兒童為主要對象的大機構,如果把一項破壞生態的活動,賦予環保的光環,並以此來誤導兒童,更是不可原諒。

-------------------------------
(1)
學 名:Hippodamia convergens
英文名:Convergent Ladybird Beetle / 12 spotted ladybug
中文名:聚長足瓢蟲 / 貓斑長足瓢蟲
科:Coccinellidae 瓢蟲科
屬:Hippodamia 長足瓢蟲屬



<圖片轉貼自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