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正如國學大師饒宗頤曾說:「漢字是中華民族的肌理骨幹,可以說是整個漢文化構成的因子,造成中華文化核心的是漢字。」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韓兩國,都曾以漢字為官方書寫文字。兩國近代都努力擺脫漢字,亦已經各自發展了一套成熟的拼音文字系統,並己廣泛使用,韓國人更是完全棄用了漢字,但另一方面,兩國對於漢字,仍是推崇備至,覺得漢字精深奧妙,具一字千鈞的震撼力。
拼音文字有「我手寫我口」、即讀音可直接轉文字的好處。文字是傳遞知識的工具,拼音文字有組織效率、簡單易學、跟母語發音結合,更利於學習和用於傳遞知識,而事實上很多古老像形文字體系,因為複雜難學而被漸漸淘汰。當遠古文明中很多非拼音的文字體系在歷史長河中慢慢湮沒時,漢字卻一枝獨秀,繼續被廣泛地使用和流傳,文字學家的研究,指出了下列的原因。
漢字雖然起源於「象形」,卻勝象形文字一籌,因為漢字在像形和指事的基礎上,又創造出的大量合體字,形成獨特的像形表意功能。漢字中亦有大量「形聲字」,含有「意音文字」的特點:既表音亦表意,承載了語音和意義的雙重信息。在初次接觸一個完全陌生的形聲字時,即使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及準確讀音,也能推敲其近似讀音和所屬的意義範疇,這是純表音文字不具備的特點。漢字的方塊性質,亦使它能夠在較小面積內,負載較多信息。寥寥數字,卻包含豐富內涵,正是漢字的特色。
另一方面,如饒宗頤教授指出,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施行以文字控制語言的政策─「書同文」,致使語、文分離,文字不隨語言而變化。漢語方言眾多,各種方言的發音差異可以很大,程度可至互相不能溝通的地步,若採用拼音法書寫漢字,漢字勢必分化為拼法各不相同的文字,不利統一。而事實上,由於表意文字的表意功能並不依賴字的發音,它能用來代表多種方言,甚至語言,即使在口語上不通,也可用文字溝通。漢字可以起著一種超方言、甚至超語言的作用,因此更利用廣泛使用和流傳。而漢字結合書、畫藝術與文學上的形文、聲文的美,造成漢字集文字、文學、書法藝術的連鎖關係,並非單一以文字的角色流傳。
說起合體字,漢字中的「會意」字類,就是把兩個或以上的字組合成一個新字,表示一個新的意思,其中「信」字,就經常被採用作說明的經典例子。「人」、「言」為「信」,會聚這二字的意思,就表現出「信」的字義:「人所說的話就是誠實可靠」。古人尊重信用,說了的話就是一諾千金,可惜現今世人言而無信者,比比皆是,訂了合同簽了字,也可以反悔,相信口頭承諾的是傻瓜。
自1995年以來,日本頗具權威的漢字能力鑑定組織「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会」,每年都要在年終歲尾之際,向日本全國徵集反映當年社會世態的「年度漢字」。以一個單音節的字來總結一年間發生的大事,大概只有漢字做得到,也許這就是日本人仍然推祟漢字的原因。今年12月12日下午2時,京都名剎清水寺舉行「年度漢字」揭曉儀式,寺院主持森清范大師神情凝重,在特大宣紙前面揮毫寫下一米見方的漢字草書「偽」字,因為在協會收到的90,816份意見中,「偽」字以1.65萬份高居榜首*。「我為這個字被選中而感到非常的羞恥和無比氣憤。為了個人利益而欺騙他人,真正是可悲的社會。」看著這象徵著零七年日本世態的巨大「偽」字,大師有這樣的慨嘆。
曾經以食品安全第一而自豪的日本,今年不斷發生不良食品風波。長年標榜用料講究、品質優秀的200年伊勢老字號「御福餅」,被揭發原來從豆沙餡摻糖到出廠日期,全部造假,欺騙消費者長達27年;同為伊勢兩大土產之一的「赤福」日式點心店,亦把賣剩的點心冷藏,重新包裝和更改生產日期再出售,亦持續了30年。以生產秋田草雞而著名的「比肉雞」,多年來以普通雞肉冒充;百年西式榚餅店「不二家」,亦用過期牛奶生產榚點;而港人喜愛的北海道名產「白色戀人」巧克力夾心餅,原來也一直在出售過期食品。大阪高級食品店「船場吉兆」造假最厲害,由兵庫縣名產「但馬牛肉」到「高砂鰻魚」等41種高級食品,都是假貨。日本國民對這些老字號食品廠家的職業道德淪喪,感到痛心疾首,長年對國內生產食品的信賴與自豪,亦毀於一旦。
除了食品安全外,日本政治人物謊報政治獻金及厚生勞動省管理年金不當等醜聞,亦是讓「偽」字脫穎而出的原因。這個「偽」字,包含了多少日本民眾的痛心失望和社會悲哀。
「偽」字本是形聲字,「人」是「形符」,表示關乎於人的行為或品性,而「為」只是「聲符」。但再次細看這個「偽」字,不禁想到,右邊那「為」字,其實是否也有了「行為」和「做」的意思?因為弄虛作假,似乎都成為現代人的「正常」行為了。
「人」、「言」不再是「信」,「人」、「為」卻成了真正的「偽」,是文字的吊詭,還是造字的古人的先見之明?
--------------------------------------------------------------------
*「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会」以「2007年今年の漢字は偽」為題的網頁文章:
http://www.kanken.or.jp/kanji/kanji2007/kanji.html
食品に偽:食肉、野菜、菓子、ファーストフードまで、産地や素材、賞味期限に多くの「偽」。
政治も偽:年金記録、政治活動費、米艦への給油量にも「偽」が発覚し、国会答弁も「偽」。
老舗にも偽:伝統ある土産品にも、名門の老舗料亭にも「偽」。
<圖片轉貼自上述網頁>
Bits and pieces they might be, they will be the records of the true feeling about that moment of my life, bitter or sweet, paragraphs that fill up my Book of Memory.
生命中的片刻,心靈上的片語,一片片的影像心語,就是記憶冊上的章節段落。
Sunday, December 30, 2007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高原訓練?
在現代競技體育運動訓練中,普遍認為高原訓練(High Altitude Training)能夠提高運動員的機能水平,從而達到提高運動成績。有研究發現,低氣壓、低氧的環境,會令人體血液中白血球、部分激素(如生長素、睪固酮testosterone等)及抗氧化酶SOD的活性因適應而改變,但在回到常壓常氧環境後,又都回到正常值。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腎上腺素(adrenaline)、多巴胺(dopamine)、血清肌酸肌酵素(Creatine kinase,CK)、乳酸去氫酶(LDH)等分泌,則頗為明顯的增加,並能在下山後持續一段時間;昇糖素(glucagon)、β-內啡呔(β-endorphine)部份亦會持續呈現下降趨勢。
有針對高原訓練對中長跑運動員有氧能力之影響的實驗也顯示,高原訓練後,對運動員在12分鐘跑走成績及最大耗氧量都有顯著效果,且在高原訓練後三星期內,仍能維持高原訓練之效果。高原訓練有助於增進中長跑運動員的最大有氧能力,已得到證實,而增進最大耗氧量及12分鐘跑走成績的因素,可能亦是高原訓練之環境因素所致。
高原上低氣壓、低氧的環境令體內有利發揮體能的物資數量增加,而習慣了在缺乏氧氣的環境進行帶氧運動,一旦燃料(氧氣)供應回復充足,動力便更大,這兩點一般人都不難理解。但研究亦同時發現,根據每個運動員的情況,是否需要上高原,以及何時上高原,也是因人而異。有運動員在上過高原進行訓練後,覺得效果不是很好,下來之後,力量反而流失比較多。也許這與有些人會高山反應特別強烈,有些人(例如我)則沒有明顯反應一樣,身體機能上的差異,成了壓倒性的因素。
我們一班喜歡登山遠足的山友,不少同時也是熱愛長跑活動的跑友,很多時候在長跑賽事前有外遊活動,如果是到海拔稍高的地區,都會說笑是去作高原訓練。其實外遊登山活動,嬉戲的時間多,也不會真的在跑步,與真正的高原訓練,根本沾不上邊,沒有聽說過有幾多山友在下山後體能大增,反正自己幾次外遊登山後,都是累的要死,體能一點也沒有增加。
早前趁聖誕節假期,去了登台灣第二高峰雪山,還遇上了多年未有的大雪,回香港之後,第二天晚上跑了十公里,卻有驚奇的發現:一起步跑就發覺雙腳頗為有力,保持著中速跑了一大段,呼吸也頗輕鬆,之後一直保持速度,以45分鐘跑了十公里,竟然也不覺得累。是不是高原訓練的成效,我不知道,只知道這次雪山登頂之旅,比起之前的幾次的登山「自由行」,有以下的分別:
一. 因為是參加當地的登山團,領隊比例著重行程的時間,我不再是像以往自已登山
時那般慢步上山。到最後登頂的一段,我真的是在氣喘,心跳頗急速。
二. 因為天氣很冷,為了増加熱量,食飯時吃得特別多。
三. 連續三天在登山,首天不算什麼,第二天可是從凌晨四點一直爬山到下午五點。
四. 在山上睡得足,雖然早起但亦早睡,每天都睡足近九小時。
睡得足、吃得多、長程急走地登山,其實就算是在低海拔的地方,對增加體能也有幫助吧,與高原訓練很可能扯不上關係。只不過這次攀登雪山之後,的確是有些明顯的後遺症:在山上一餐三大碗飯,胃給撐大了,食量現在還未能減回原狀;原本很怕冷的我,回到香港後,剛好遇上氣溫下降,我卻是反常地,仍然可以只穿兩件單衣,也不覺冷呢。
有針對高原訓練對中長跑運動員有氧能力之影響的實驗也顯示,高原訓練後,對運動員在12分鐘跑走成績及最大耗氧量都有顯著效果,且在高原訓練後三星期內,仍能維持高原訓練之效果。高原訓練有助於增進中長跑運動員的最大有氧能力,已得到證實,而增進最大耗氧量及12分鐘跑走成績的因素,可能亦是高原訓練之環境因素所致。
高原上低氣壓、低氧的環境令體內有利發揮體能的物資數量增加,而習慣了在缺乏氧氣的環境進行帶氧運動,一旦燃料(氧氣)供應回復充足,動力便更大,這兩點一般人都不難理解。但研究亦同時發現,根據每個運動員的情況,是否需要上高原,以及何時上高原,也是因人而異。有運動員在上過高原進行訓練後,覺得效果不是很好,下來之後,力量反而流失比較多。也許這與有些人會高山反應特別強烈,有些人(例如我)則沒有明顯反應一樣,身體機能上的差異,成了壓倒性的因素。
我們一班喜歡登山遠足的山友,不少同時也是熱愛長跑活動的跑友,很多時候在長跑賽事前有外遊活動,如果是到海拔稍高的地區,都會說笑是去作高原訓練。其實外遊登山活動,嬉戲的時間多,也不會真的在跑步,與真正的高原訓練,根本沾不上邊,沒有聽說過有幾多山友在下山後體能大增,反正自己幾次外遊登山後,都是累的要死,體能一點也沒有增加。
早前趁聖誕節假期,去了登台灣第二高峰雪山,還遇上了多年未有的大雪,回香港之後,第二天晚上跑了十公里,卻有驚奇的發現:一起步跑就發覺雙腳頗為有力,保持著中速跑了一大段,呼吸也頗輕鬆,之後一直保持速度,以45分鐘跑了十公里,竟然也不覺得累。是不是高原訓練的成效,我不知道,只知道這次雪山登頂之旅,比起之前的幾次的登山「自由行」,有以下的分別:
一. 因為是參加當地的登山團,領隊比例著重行程的時間,我不再是像以往自已登山
時那般慢步上山。到最後登頂的一段,我真的是在氣喘,心跳頗急速。
二. 因為天氣很冷,為了増加熱量,食飯時吃得特別多。
三. 連續三天在登山,首天不算什麼,第二天可是從凌晨四點一直爬山到下午五點。
四. 在山上睡得足,雖然早起但亦早睡,每天都睡足近九小時。
睡得足、吃得多、長程急走地登山,其實就算是在低海拔的地方,對增加體能也有幫助吧,與高原訓練很可能扯不上關係。只不過這次攀登雪山之後,的確是有些明顯的後遺症:在山上一餐三大碗飯,胃給撐大了,食量現在還未能減回原狀;原本很怕冷的我,回到香港後,剛好遇上氣溫下降,我卻是反常地,仍然可以只穿兩件單衣,也不覺冷呢。
Labels:
High Altitude Training,
低壓,
低氧,
戶外,
有氧能力,
足下千里 Path Under My Feet,
運動,
長跑,
體育,
高原訓練
Thursday, December 06, 2007
病毒不再來
將要搬到新的地方辦公,一連幾天,都要在放工後的時間留下收拾物品。在文件堆中,忽然找到一些曾經十分熟悉的用品-N95口罩。
經歷過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時期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那段人心惶惶的日子。當大部份香港市民仍在議論廣州人搶購醋的行動時,我不知是哪裡來的靈感,到五金店買了一副N95口罩(最有效的防止經空氣感染病毒的口罩,正常只作工業用途),而且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戴上了。當時的情況是,和我一樣戴上口罩的,全車不過一至兩個人,大家投來的異樣目光,我沒有介懷,反而是戴上口罩的呼吸困難,最令我難受。不久之後,戴上口罩的人越來越多了,N95口罩賣斷貨了,連薄如蟬紗的紙口罩也被搶購一空。
Saturday, November 24, 2007
全力以赴 - Nike香港十公里挑戰賽2007
因為資源和場地的限制,大部份公開賽事都會設有參加者數目的上限。部份賽事以跑手的往績決定是否有資格報名,但一般都是先報先得,額滿即止,於是在開始接受報名後的一剎那,網上報名系統一定會大堵塞,甚至會癱瘓。很多認真訓練的跑手,因為種種未能成功搶閘報名,在看到比賽場上有不少以「嘉年華會」心態參賽的跑手後,更加是氣憤難平。
針對上述的問題,今年的Nike十公里挑戰賽,採取了分級分時段的比賽形式,把跑手分成「精英」和「公開」兩個級別,以15分鐘之差的先後起步時段,分隔開兩部份的跑手;而打算參加「精英」級的跑手,亦需要有一小時內完成賽事的往績,方可報名。
措施看來不錯,亦可以增加了賽事的名額,但在執行時,仍有不少漏洞,主的問題有兩點:第一,礙於資源問題,一小時內完成賽事的往績,只憑跑手自己申報,沒有一一查證;第二,「精英」級的名額依然有限,而一小時內完成的門檻,亦定得比較低,以致一些能以30多分鐘完成的跑手,因為報名不夠迅速,亦只能退而求其次,轉報「公開」級別的名額。「公開」級的比賽,既不設任何名次和獎項,亦不會留下認可的公開成績紀錄,這對於有心爭取成績的跑手來說,無疑是「白跑一場」。不過「精英」級的參加者,原來也好不了多少,據說因為系統問題,大會今次無法提供Chip-Time* (即由晶片記錄的跑手的實際時間)。
起步前遇見失明跑手Lau Chung Wai和他的導跑拍檔卡得勝,這一對拍檔,在上一屆渣打馬拉松已經碰過面,起步後我一直跟著他們跑,當然,以我的情況,跑了不夠5公里便被他們遠遠拋離了。原籍丹麥的卡得勝(Dissing Kjeld),綽號「丹麥佬」,早幾年前曾是香港頗負盛名的長跑手(02年時全馬成績保持在2個半小時左右),據聞比Mark Williams還要出色,他願意放下爭取個人成績,改為當失明跑手的導跑員,讓殘障運動員也有比賽的機會,實在令人敬佩。而Lau Chung Wai雙目失明,仍然排除萬難,堅持參與長跑運動,教我這個健全但卻懶於練習的參與者感到慚愧。
今次重遇Lau Chung Wai和卡得勝這對拍檔,特別有一份親切感,也許就像每一次比賽都會見到的葉伯一樣,知道他們會在附近一起跑,給了我一個鞭策,教我要全力以赴,不能輕言放棄。
----------------------------------------------------
*根據今次大會記錄的Gun-Time,我是以53分37秒衝線,但因為系統出現問題,大會無法提供Chip-Time,只能參考自己按錶計時的52分42秒。
Labels:
Dissing Kjeld,
十公里,
十公里挑戰賽,
卡得勝,
戶外,
足下千里 Path Under My Feet,
運動,
長跑,
香港
Thursday, November 22, 2007
「縮龍成寸」的藝術
當可以勾起回憶的實物和場景,在歲月和社會發展的巨輪下,逐漸消失,我們如何能保留一些可堪回味的的生活片段?有人會用比較抽象的方法,以文字記述。圖畫也是不錯的方式,但若覺得主觀的筆觸未必能完全呈現真實的場景,那麼攝影會是你那杯茶。繪畫和攝影都是靜態的記述,可能不夠生動,近年錄像工具普及化和操作簡單化,在YouTube上載短片的流行,反映了用錄像來記錄和分享生活片段,已是一種大趨勢。在爭取保留皇后碼頭之際,政府讓市民知道了,要保「保存」歷史建築的回憶,原來有立體電腦素描這回事,在拆掉實物後,再在虛擬世界還你一個一模一樣的替身。不過,若論到能夠做到最原味、最立體的複製,應該還是比例模型(Scale Model)的製作。
說起比例模型,很多人都會想起兒時的玩具,女的會想起娃娃屋,男的會想起飛機、坦克和鐵甲機械人。其實人類製作模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把無法可以或不能繼續擁有的事物,複製重現,供觀賞和收藏。除了觀賞和個人興趣,模型製作本身亦有實際用途,專業人士如工程師利用模型來測試即將開發的產品的性能,建築師利用模型來展示尚未完成的建築,近代發明了電影後,製作者亦常會利用模型來拍攝現實中難以建造或建造成本太高的場景 。
東方人喜愛表意多於忠實呈現,中國傳統的盆景藝術,早已在嘗試把大自然宏大壯觀的山水,以抽象的方法,縮龍成寸於咫尺之內;西方人就較喜愛按實物比例忠實地複製,並稱之為「微型藝術」(Miniature Art),英國溫莎堡收藏的「瑪麗王后娃娃屋」,便是經典的微型藝術作品之一。
微型藝術源於歐洲,早在17世紀,已有工匠開始製作精緻的娃娃屋及微型物件,但這都只是皇室貴族及富有人家的玩意。富有德國和荷蘭婦女,喜歡把她們的服裝和家中陳設,按比例複製成微型物件,穿在娃娃身上,或放在娃娃屋中陳列。德國的娃娃屋更有高度仿真的內部設計。這種製作娃娃屋及微型物件的風氣現,由歐洲流傳到美國,以至現時的日本。模型製作亦不限於物件或場景,更大規模的,可以是一個整體的模型(例如城市),現時世界各地都建有「微型景觀園」,把當地著名的建築物按比較縮小置於較細小的空間內,以滿足遊客「一小時看盡全國風光」的需求。
年少時亦喜歡製作機械人和帆船的比例模型,與其說「製作」,不如說「裝嵌」會較貼切,因為那些都是從買回來的塑料預製組件裝嵌及塗色。一般微型藝術創作,都是由零做起,先要考察實物,記錄尺寸,選定材料的運用及配搭,再按比例縮製成組件,也要考慮場景佈置,實在需要靈巧的手藝,和不少心血與耐性。微型藝術的特點,就是縮龍成寸,小巧玲瓏,小中見大,每件微型創作都按實物比例製作,精細和仿真度越高,藝術水平越高。
香港也有一群愛好微型藝術創作的發燒友,組成了香港微型藝術會,並且定期公開展示他們的作品。在香港,不少歷史建築,因為都市發展而逐漸消失;不少具本地色彩的營生行業也因為成本效益而被淘汰,倖存下來的亦失去原有的醇樸味道。有鑑於此,微型藝術會的會員今年嘗試以香港本土風情為題,製作一些充滿懷舊色彩的微型情境,把一些已經或即將難復見的景物重現眼前。昨天參觀了他們以「香港本土風情」為題的微型藝術展覽,即將清拆的灣仔舊街市、得以保留但面目全非的灣仔「和昌大押」、具特色的港九各地街頭排檔、己成歷史的「銀龍咖啡冰室」、日漸式微的街角理髮店、傳統中藥店、繡莊、紙扎店等等,一一呈現眼前。
微型藝術創作,一向傾向於華麗堂皇和精緻典雅的主題,在今次「香港本土風情」的展品中,精緻的朱古力店、蛋糕店、私房菜館、三文治店固然不缺乏。不過參觀者同時也可以看到破牆爛瓦如「鐵皮屋」這一類反映現實的作品,明顯地,創作者也嘗試為草根階層保留一些可堪回味的生活片段。
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純音樂接觸 - 林憶蓮Live 07
對於花錢購票進場欣賞流行歌手的演唱會,一向都是提不起勁。票價便宜的座位,離開舞台老遠,看投影電視不如回家看MV;票價昂貴的,倒不如用來多買幾隻CD。本地歌迷的修養,也是極待改進,我購票進場,其實不是來聽歌迷聲嘶力竭的跟著唱,歌手邊請的嘉賓、負責伴奏的樂隊,也需要觀眾的尊重。另一方面,能在現場演繹中都能保持高水準的本地歌手,老實說,亦只是屈指可數;演出中加插大量舞蹈、特技、甚至是魔術表演、遊戲、插科打諢等等,卻成為近年演唱會必備項目。這些雖然都極盡視聽之娛,又可讓歌手與歌迷打成一片,可惜如果歌藝欠奉,再好的加插表演都只是以瑜蓋瑕、耽延時間。也許我不是歌迷,所以我對演唱會的要求,是能讓我專心地聽歌,其他的都只是錦上添花。
多年來從未進場欣賞過任何一場流行演唱會,直到到去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才開始了我的第一次。台灣的歌手張信哲在紅館舉行演唱會,朋友購票時,問我會否有興趣,張信哲是我欣賞的歌手,估計演唱會以歌藝表演為主,不會有太多花巧,加上管弦樂團伴奏的配搭,所以欣然地答應了。事實也證明了那是一場精彩的音樂會。朋友知道了我的口味,所以今年林憶蓮的「Live 07」演唱會,也預了我一份。
因為紅館檔期已達飽和,今次演唱會地點,是在九龍灣展貿中心的Star Hall,林憶蓮是第一位在這裡開演唱會的歌手。聽欣賞過首幾場演出的朋友反映,Star Hall其實不是理想的演唱會場地,坐兩側的觀眾,整晚都要側著身子扭著頭來欣賞表演,我的座位在上層左側,更有玻璃欄和喇叭遮擋著視線。在入場後看到環境,起初也有點怨言,不過在開場後不久,很快便投入了精彩的音樂之中,也不覺得有什麼大問題了。如果不計因容納少了觀眾而需要增加票價,面積較細的場地,其實有好處,因為可以令歌手和觀眾更親近。
林憶蓮上一次的演唱會是在2005年,兩年後的演唱會,風格刻意地變得非一般。首先她強調今次純粹是以歌會友,所以只有簡約的舞台效果和裝置;她所選唱的曲目,也不會是一般人熟悉的大熱作品,而是一些從未公開現場演繹過的冷門歌曲,這些曲目中的蒼海遺珠,相信只有她的忠實歌迷才會熟悉。林憶蓮去了台灣發展多年,中間又退隱了一段時間,我對她近年的作品,其實已不大熟悉,所以演出的作品是否熱門,對我來說,其實分別不大。曲目中的《走在大街的女子》、《夢了》、《哭》、《傾慕》、《天衣無縫》、《躲起來》、《都市心》等等,雖然都是我第一次聽到的歌曲,動聽的旋律、歌者溫婉悅耳的聲線和獨特而有感染力的演唱技巧,加上倫永亮耳目一新的編曲配器,只覺得整晚的演出都十分難忘。當然,素白的舞台加上多采多姿的投射效果,簡單而有格調,也令演出生色不少。
也許到場的觀眾,很多都是多年來跟她一起成長的歌迷和朋友,來到分享她的歌曲,所以現場看不到那種傳統歌迷為偶像喧嘩尖叫、高聲和唱的舉動。
沒有華麗佈景和服裝,沒有眩目的特技效果,甚至沒有多餘的獨白,一切回歸簡約,純粹以歌聲和音樂感動觀眾,也許這不是歌迷們期待的形式,但正正是自己對一個演唱會的期望。去年張信哲的演唱會做到了,林憶蓮的「Live 07」也做到了。
演唱會翌日(11月16日)是本地著名創作人和詞壇才子林振強的死忌*,最後林憶蓮以一首《Incomplete》作結,作為對這位早逝的好友的懷念。演唱會結束離場時,心裡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
*11月16日那天的演唱會,《Incomplete》這首歌被抽起了。
Saturday, November 17, 2007
公共藝術 - 融入日常生活的藝術
我們每日上班上學,走過街道、建築物大堂、公園、車站,總有機會與一兩件藝術作品擦身而過,但我們往往不會停下來詳加審視,因為感覺上,這都是裝修設計的一部份,就如牆紙、地板、枱椅、燈飾、花瓶、盆栽等;大家或許會欣賞它整體的設計配搭,但鮮有逐件加以研究。
這些藝術品,形式可能是雕塑、繪畫、裝置、壁畫等等,可以說是為了裝飾和美化環境(當然,也可以同時是一件實用的物品),才會被放置在那裡。但是這跟大批生產的裝飾或裝置物品相比,它們具有更深一層的用意:它們不僅僅是為了覆蓋平面或填充空間,營造出一個令人愉悅的視覺環境,亦是包含了創作者在嘗試捕捉當地生活面貌或呼應四周建築特色,以不同的元素和風格,各自展現的獨特的創作意念。這些藝術作品,負有更大的「使命」,就是把藝術注入日常生活,為環境増添文化養份,豐富市民的藝術觸覺和想像力。
「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公共藝術作品,就是要巧妙地融入公共空間,讓公眾容易地親近,繼而潛移默化地吸收。公共藝術的創作不單是設置藝術品,而且是希望達到一種心靈美學的提昇。我們每天經過這些藝術品,雖然不會像去藝術館般刻意細賞,但可以肯定地說,日子有功,藝術品的形態、表現手法和技巧,會留在腦海中,如果某一天願意踏前一步,了解一下創作者背後的意念,也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在藝術修養上有所得著。
不過公共藝術的創作,也存在一些兩難的局面。公共藝術的對象是公眾,觀眾的共鳴至為重要,但是如果過份遷就觀眾的品味,作品變得媚俗,又如何提昇公眾的藝術修養?反過來看,創作者有強烈個人風格,不是問題,但是如果過份曲高和寡,公眾難以領會,則無法產生愉悅的感覺;又或者創作者的意念比公眾的觀念大大超前,作品亦不能達到公眾的期望。這不是創作者的錯,而很多時是公眾的水平和社會風氣的問題,但是一件讓市民感到「篤口篤鼻」的藝術品,無論藝術性有多高,始終不能成為一件成功的公共藝術品。95年展出的全裸男性雕塑《New Man》,因為有市民覺得不能接受展示生殖器官的藝術作品,當時保守的法官亦裁定雕塑是淫穢及不雅物品,結果被迫要移走。會展廣場花園上中的雕塑《扭曲的人體》,形似分解了的人體殘肢,這類表達人類負面情緒的作品,亦不易被公眾接受,最終亦在05年被移走。
公共藝術提升市民的藝術欣賞水平,市民的藝術素養得以提升以後,便可以更開放地接受更廣泛類型的創作意念。所以,公共藝術的意義,不單是設置幾件藝術品,還關係到如何達到提升公眾的美學水平,這是一對雙向互動的課題。公共藝術不單為公眾提供一種有文化內涵的生活環境,更藉著與公眾的雙向互動,在公共藝術產生的過程中,引導公眾用不同的觀察與思考方式去接觸藝術、親近藝術,進而關懷和參與藝術。
香港自70年代已經開始在公眾空間設置藝術品,1978年,第一件本地藝術家的大型雕塑在香港仔中心豎立。對公共藝術的積極推廣,始於英資的商業集團。80年代太古集團興建大型住宅項目「太古城」,在公共空間設計時,刻意設置了大量的現代雕塑,其後中環交易廣場、置地廣場等大型商廈亦步其後塵。公共藝術品的設置,成了不少其後興建的大型商廈、商業中心、住宅屋苑和購物中心的慣例。近年太古集團更在其負責管理的太古城與太古坊之間的商廈群,設置藝廊作定期藝術展覽,又組成「港島東藝林軒」 (Island East Artwalk),每年舉辦導賞團,由藝術家帶市民參觀散落在物業範圍內的公共藝術品。不過市民若希望在平時接觸和了解這些由各國藝術家度身設計的當代藝術品,亦可自己到太古坊和太古城「尋寶」。
對公共藝術的推廣,政府和公共事業團體方面起步是遲了一點,近年各大學校園、公園雕塑廊、尖沙咀文化中心、中央圖書館、地鐵站、新機場等場地,亦紛紛成為公共藝術的樂園。香港公園在年中更特別舉辦了一個奧運雕塑展,把百多件各地為08奧運而創作的雕塑模型,展示在香港市民眼前。
可惜香港市民藝術素養的提升,始終落後於其他發達地區:1995年《New Man》雕像被判定為淫穢不雅,事件成了國際笑柄;七年後(2002年)的平安夜,政府竟需要用膠袋包裹尖東的雕塑藝術品,以免再遭惡意破壞;當年有印上米高安哲奴的著名雕塑《大衛》的報章廣告,被投訴為不雅,今年書展又有以巴黎羅浮宮藏名畫Cupid and Psyche為封面的希臘愛情故事書,因畫作有男女裸體而受到警告。別說藝術愛好者,單單作為一個普通的香港市民,也實在感到汗顏。
「公共藝術」除了是關乎於藝術的創作,亦關乎公眾的認同和教育,亦即是它的「公共性」。每當提到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很多藝術家都會覺得,這是為了服務社會而在創作自由上不得不作的犧牲和妥協,「公共」與「藝術」,似乎是位於天秤兩端的對立體,多一點「公共」,就會少了些「藝術」。不過自己就覺得,這並不是必然的結果。
舉一個相似的例子,參加義工行列,少了私人玩樂時間,是否一定會少了歡樂呢?在服務大眾的時間,也許能擴闊了自己社會接觸面,從而找到更多的快樂和滿足的可能性,發掘到更多可令自己努力和有成就感的目標。參與公共藝術的創作,藝術家不可能再困於「自我」之中,在與「公共性」對話之時,亦同時走進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藝術創作因此由「自我」向「社會」伸延,豐富了創作的靈感和內涵,進而開啟更多的藝術潛能和環境,正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公共」是大眾共有的、集體分享的,但談到公共藝術的「公共性」,不少人仍停留在空間場域的層面,而非心靈或社會經驗等層面。有部份負責推動「公共藝術」的決策人,只知道在公共空間陳列雕塑、壁畫或裝置,而忽略了民眾的參與和互動,甚至是刻意用上過於抽象、難以領會的作品,以標榜其藝術性,結果只換來公眾的冷漠、困惑和疏離感,原本美化環境的善意意圖,反而導致了惡果。因為這樣的公共藝術,只是存在於公共空間,而沒有更多的公共涵意,甚至是變相以個人化的意志來進佔公眾所屬的空間。
1982年3月,德國藝術家波依斯(Joseph Beuys)在卡塞爾(Kassel)美術館前種下第一棵橡樹,並在樹下豎立了一塊玄武岩石頭,這就是《卡塞爾的七千棵橡樹》(7000 Oaks in Kassel) 、一件膾炙人口的藝術創作的開始。參與的卡塞爾市民繼續在市區內種樹立石,直至1986年波依斯逝世,他的兒子Wenzel在第一棵樹的旁邊,種下了第七千棵橡樹,完成了這件始於四年前的作品。波依斯的創作,不僅是一件歌頌大自然生命力的作品,同時亦以環境改造作為「民眾參與」的實踐,貫徹其作品的「公共性」。完成後的作品,明顯達到了美化環境的效果,而市民對種樹的參與,不僅是環保行動,也是對藝術家創作意念的認同的公開宣示。
《卡塞爾的七千棵橡樹》,正是我心目中公共藝術的典範。
Saturday, November 10, 2007
同行百里 – 樂施毅行者
今天是「樂施毅行者」舉行的第二天,昨天早上第一批出發的超級毅行者們,晚上已經到終點了,下午出發的隊伍,仍在繼續努力,而我亦剛完成第一階段的支援工作。
三十一年前(1976年)的8月,政府制定了《郊野公園條例》,標誌著香港郊野公園的誕生。三年之後,又劃定了全港最長的遠足徑「麥里浩徑」,至今亦已有二十八年了。「麥里浩徑」劃定後兩年,在這條穿越了香港八大郊野公園、100公里長的遠足徑上,舉行了第一屆的「毅行者」活動。「毅行者」原是駐港英軍兵團軍考驗士兵耐力的一項籌款活動,士兵要在24小時走畢全程100公里的麥里浩徑,同時籌款資助尼泊爾的窮困村落興建設施。活動其後開放給公眾參與,並由樂施會接手籌辦,完成時限增至48小時。活動發展到今天,今年十一月的「樂施毅行者」,已是第二十六屆,亦成為了香港最大型的遠足籌款活動,籌得的款項,用於世界各地的扶貧和救災工作。
喜愛郊野活動的朋友,對於郊野公園和麥里浩徑,肯定是熟悉不過,只愛尋幽探秘的行友,亦一定有機會踏足過麥里浩徑的其中某段。就算以我們經常參與遠足活動的山友來說,要一次過走100公里的山路,沿途上高落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充沛的體力,亦需要毅力。因為毅行者是四個人一隊的活動,講求團隊精神,需要四個人一條心,漫長的路途中,不免會出現疲累勞損、甚至受傷的情況,如果沒有隊友間的互相協調、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根本很難完成。
自從13年前(1994年)首次參加毅行者活動之後,便與毅行者結下不解之緣,亦由初期的參加者,變為近年的支援人員的角色。參加過11次的毅行者,感受良多,有開心興奮的時刻,亦有痛苦的經歷。月前有幸與一群首次參加毅行者的朋友分享經驗,曾經伙拍過不同的隊員,完成時間亦有快有慢,自已覺得,參加毅行者,最重要的是先清楚自己的目的,然後找適合的隊友,共同努力,盡力完成。自己的目的,其實多年來都沒有太大的改變,爭取時間佳績並非首要,除了是為扶貧救災的工作出一點力,籌得捐款外,最重要的都是發揮及培養團隊的精神,一起完成一個艱困的旅程。
「一生人最少要跑一次馬拉松,一生人起碼要走一次毅行者。」喜歡運動的朋友中,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皆因兩者都需要體能和毅力,能夠完成,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大家似乎很強調毅行者的堅忍和毅力,我亦很配服一些毅行者的毅力、超越自己極限的精神;也聽過令人感動的故事,受了傷、疲憊不堪,仍然堅持一步一步捱到終點。但我一直向首次參加毅行者的朋友強調,不要過份勉強自己超越能力以外的事,避免永久性的傷害,因為超越自己,不能一步登天,要循序漸進。我自己也曾在感冒未癒的情況下,堅持不退出,結果捱過了50多公里,差點虛退,要到醫院吊葡萄糖水。
完成毅行者,比馬拉松困難,皆因馬拉松是一個人的戰場,而毅行者需要四個人的同心協力。能夠互相配合的隊友,不單是體能、步速上的合拍,大家可以互相包容、互相扶持的性格,更為重要。曾經見過相交多年朋友,在一起參與毅行者的過程中反目、吵大架收場;也見過被隊友孤立、鬱鬱不樂地上路的毅行者;但我也見過不少因共患難成為莫逆之交、情侶和夫妻的隊員。毅行者漫長的一百公里中,就像人生的縮影,疲憊不堪,甚至是受了傷的情況下,自然有情緒起落,亦是考驗參加者真性情、顯示EQ高低的時候。
有朋友問我,參加過11次的毅行者,最難忘的是那一年。曾經膝蓋極痛、雙腳抽筋,亦曾經幾乎虛脫,但要數最難忘的一次,一定是04年的「緣色毅行」。有感於歷年的毅行活動中,有部份參加者未能愛惜大自然,在途中留下大量垃圾,雖然事後會有義工清理,但在偏遠的郊區收集和運走垃圾,其實是非常艱巨的工作。一班熱愛大自然的朋友,決定以特別的方式參加毅行者:四位隊員揹起竹簍,沿途撿走垃圾,希望以我們的行動,提醒郊遊的朋友,在享受大自然之餘,應把帶來的垃圾帶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雖然我們四人也算是遠足活動的老手,也有多次毅行經驗,但要背負竹簍走完100公里,並沿途撿走垃圾,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需要不斷重覆撿拾的動作,加上長時間揹著堅硬的竹簍,有隊友的腰部作痛,有隊友的雙腿不適,但仍堅持下去。途中工作人員和其他毅行者不斷為我們打氣、支持和鼓勵的說話,亦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在一大班義工的支援下,加上樂施會在宣傳上的協助,我們不單完成了100公里,清理了不少垃圾,還成功地帶出了愛護郊野的訊息。
完成「毅行者」的確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為扶貧救災工作出力之餘,又可挑戰自己的意志及潛能,這也是它吸引之處,尤其是四人攜手衝過終點那一刻,那份喜悅和滿足感,確實難以形容。在漫長的路程中,一定有情緒起落、疲倦、甚至受傷,「毅行者」絕對是「苦中取樂」,但這亦是事後令人回味、津津樂道的回憶。
三十一年前(1976年)的8月,政府制定了《郊野公園條例》,標誌著香港郊野公園的誕生。三年之後,又劃定了全港最長的遠足徑「麥里浩徑」,至今亦已有二十八年了。「麥里浩徑」劃定後兩年,在這條穿越了香港八大郊野公園、100公里長的遠足徑上,舉行了第一屆的「毅行者」活動。「毅行者」原是駐港英軍兵團軍考驗士兵耐力的一項籌款活動,士兵要在24小時走畢全程100公里的麥里浩徑,同時籌款資助尼泊爾的窮困村落興建設施。活動其後開放給公眾參與,並由樂施會接手籌辦,完成時限增至48小時。活動發展到今天,今年十一月的「樂施毅行者」,已是第二十六屆,亦成為了香港最大型的遠足籌款活動,籌得的款項,用於世界各地的扶貧和救災工作。
喜愛郊野活動的朋友,對於郊野公園和麥里浩徑,肯定是熟悉不過,只愛尋幽探秘的行友,亦一定有機會踏足過麥里浩徑的其中某段。就算以我們經常參與遠足活動的山友來說,要一次過走100公里的山路,沿途上高落低,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充沛的體力,亦需要毅力。因為毅行者是四個人一隊的活動,講求團隊精神,需要四個人一條心,漫長的路途中,不免會出現疲累勞損、甚至受傷的情況,如果沒有隊友間的互相協調、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根本很難完成。
自從13年前(1994年)首次參加毅行者活動之後,便與毅行者結下不解之緣,亦由初期的參加者,變為近年的支援人員的角色。參加過11次的毅行者,感受良多,有開心興奮的時刻,亦有痛苦的經歷。月前有幸與一群首次參加毅行者的朋友分享經驗,曾經伙拍過不同的隊員,完成時間亦有快有慢,自已覺得,參加毅行者,最重要的是先清楚自己的目的,然後找適合的隊友,共同努力,盡力完成。自己的目的,其實多年來都沒有太大的改變,爭取時間佳績並非首要,除了是為扶貧救災的工作出一點力,籌得捐款外,最重要的都是發揮及培養團隊的精神,一起完成一個艱困的旅程。
「一生人最少要跑一次馬拉松,一生人起碼要走一次毅行者。」喜歡運動的朋友中,流行著這樣的一句話,皆因兩者都需要體能和毅力,能夠完成,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大家似乎很強調毅行者的堅忍和毅力,我亦很配服一些毅行者的毅力、超越自己極限的精神;也聽過令人感動的故事,受了傷、疲憊不堪,仍然堅持一步一步捱到終點。但我一直向首次參加毅行者的朋友強調,不要過份勉強自己超越能力以外的事,避免永久性的傷害,因為超越自己,不能一步登天,要循序漸進。我自己也曾在感冒未癒的情況下,堅持不退出,結果捱過了50多公里,差點虛退,要到醫院吊葡萄糖水。
完成毅行者,比馬拉松困難,皆因馬拉松是一個人的戰場,而毅行者需要四個人的同心協力。能夠互相配合的隊友,不單是體能、步速上的合拍,大家可以互相包容、互相扶持的性格,更為重要。曾經見過相交多年朋友,在一起參與毅行者的過程中反目、吵大架收場;也見過被隊友孤立、鬱鬱不樂地上路的毅行者;但我也見過不少因共患難成為莫逆之交、情侶和夫妻的隊員。毅行者漫長的一百公里中,就像人生的縮影,疲憊不堪,甚至是受了傷的情況下,自然有情緒起落,亦是考驗參加者真性情、顯示EQ高低的時候。
有朋友問我,參加過11次的毅行者,最難忘的是那一年。曾經膝蓋極痛、雙腳抽筋,亦曾經幾乎虛脫,但要數最難忘的一次,一定是04年的「緣色毅行」。有感於歷年的毅行活動中,有部份參加者未能愛惜大自然,在途中留下大量垃圾,雖然事後會有義工清理,但在偏遠的郊區收集和運走垃圾,其實是非常艱巨的工作。一班熱愛大自然的朋友,決定以特別的方式參加毅行者:四位隊員揹起竹簍,沿途撿走垃圾,希望以我們的行動,提醒郊遊的朋友,在享受大自然之餘,應把帶來的垃圾帶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雖然我們四人也算是遠足活動的老手,也有多次毅行經驗,但要背負竹簍走完100公里,並沿途撿走垃圾,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需要不斷重覆撿拾的動作,加上長時間揹著堅硬的竹簍,有隊友的腰部作痛,有隊友的雙腿不適,但仍堅持下去。途中工作人員和其他毅行者不斷為我們打氣、支持和鼓勵的說話,亦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在一大班義工的支援下,加上樂施會在宣傳上的協助,我們不單完成了100公里,清理了不少垃圾,還成功地帶出了愛護郊野的訊息。
完成「毅行者」的確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為扶貧救災工作出力之餘,又可挑戰自己的意志及潛能,這也是它吸引之處,尤其是四人攜手衝過終點那一刻,那份喜悅和滿足感,確實難以形容。在漫長的路程中,一定有情緒起落、疲倦、甚至受傷,「毅行者」絕對是「苦中取樂」,但這亦是事後令人回味、津津樂道的回憶。
Tuesday, November 06, 2007
鵂鶹窩(三) –白與金
福建省中部的德化縣,以出產白瓷著名,德化建窯燒瓷始於唐代,發展到明代的白釉瓷,更達到了燒瓷技術的最高成就,而近年來的德化白瓷,又以製作精美、形態生動的白瓷觀音像最為有名。自己雖然不是佛教徒,但亦曾想過擁有一尊潔白素淨的德化白瓷觀音像,作為藝術品擺放,讓家中平添一些詳和雅致的氣息。
欣賞白瓷觀音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它的「素白雅淨」。金色在中國傳統中是富貴、堂皇的象徵,於是很多地方的瓷器製作,都會加上金釉,以符合大眾期望,尤其是白瓷的製品,感覺上過於淡素,而白色在傳統上又暗示哀悼和喪殯,所以白瓷往往會被加上描金,甚至是一大片的金釉,以增「貴氣」。只是加上了金釉的白瓷,金光燦爛之餘,感覺上卻變得俗氣 (即廣東人說的「好娘」)。不過,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論,加上描金的瓷器,也可以是很好的設計作品。收藏品中有一對貓頭鷹形狀的瓷瓶,一藍一白,素淨的瓶身上只加上兩點金釉作眼睛,就頗收畫龍點睛之效。
中南美洲的文明,多崇拜太陽神。太陽神的形象本身就是金光燦爛,所以用黃金或金色物料製造各種器皿和藝術品,以示神聖莊嚴,是他們民族的特色。富有當地民族特色的圖紋和配色,加上象徵太陽的金色的點綴,盡顯那古老而神秘的異國色彩,來自烏拉圭的De Rosa Rinconada瓷器鳥獸系列,就是這樣的風格。鳥獸系列造型上的設計,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臉上都帶點憂鬱的神情,惹人憐愛。
自己沒有到過烏拉圭,不過同樣是貓頭鷹迷的網友I君,在旺角一間以售賣貓頭鷹產品出名的店舖中發現了De Rosa Rinconada週年系列的貓頭鷹,在網誌上公諸同好,兩天之後,一隻De Rosa Rinconada貓頭鷹便成了我的最新藏品了。這當然要多謝I君提供的情報,而且聽店舖老闆娘說,入貨的數目通常不會多,是一件起、兩件止,所以還要多謝他的手下留情,沒有一次過把貨品全掃清呢。
Labels:
De Rosa Rinconada,
德化白瓷,
收藏,
消閒嗜好,
烏拉圭,
玩物養志 Hobbyist's Corner,
興趣,
貓頭鷹
Sunday, November 04, 2007
鵂鶹窩(二) – 情誼篇
不曾細心一一點算過我的貓頭鷹藏品數目,不過估計也有二百多件。
貓頭鷹藏品的來源,部份是自己在外遊時,每見到有地方特色的貓頭鷹手工藝品,如果價錢不太昂貴,便會買下來做紀念。我通常不會花很多錢去買一件收藏品,手上比較貴重的貓頭鷹藏品,大部份都是我弟弟和朋友們送的禮物,他們知道我喜歡收藏貓頭鷹,每次我生日,又或者旅行買手信時,也就不用傷腦筋了。有時候也不是為了什麼特別事情,只是平時逛街或出差公幹時,見到有貓頭鷹的工藝品,他們便很自然地記起我。
父母近年退休後,旅行的機會多了,雖然他們很反對在旅行時花錢買紀念品,覺得是浪費,但我藏品中的一隻石膏貓頭鷹,就是他們在土耳其旅行時,唯一買下的紀念品。我二弟每次去日本,一定帶回一隻貓頭鷹給我,一世人兩兄弟,每次我出遊,當然也會記得帶點什麼給他。
已經移民加拿大多年的伯父,他送給我的貓頭鷹,比較特別,特別在於全都是他自己的作品,所以都是獨一無二的。伯父是一位涉獵廣泛的藝術家,早年熱愛油畫,近年則專注陶瓷藝術。年前回港探親時,他送了我一幅貓頭鷹的油畫,去年他還特別為我燒製了三隻陶瓷貓頭鷹,不過現在仍寄放在他加拿大的工作坊裡,待我什麼時候去探望他時才帶走。
熱愛旅行的朋友A老師和死黨D君,也是一樣,我不時會收到他們來自各地的貓頭鷹。婚前的J君,喜歡單人匹馬地到少人熟悉的遙遠國家作深度的文化探索,結了婚之後,又當上了老闆娘,旅行習慣有所改變,但依然是只去一些非旅遊熱點的地方,不過當然是和老公去一起去。我有一隻用葫蘆烙繪而成的貓頭鷹,就是她從秘魯帶回來的。
記得有一次,忽然接到朋友C小姐和她男友S君的來電,他們什麼也沒說,只問我喜歡藍色還是棗紅色,我正摸不著頭腦,第二天便收到一隻貓頭鷹陶瓷杯,而且正是我喜歡的藍釉,原來他們到赤柱拍拖,看到有手製的貓頭鷹陶瓷杯出售,便即時想起買一隻給我。
家中大大小小的貓頭鷹藏品,足以見證各位長輩、兄弟和好友們的情誼。
貓頭鷹藏品的來源,部份是自己在外遊時,每見到有地方特色的貓頭鷹手工藝品,如果價錢不太昂貴,便會買下來做紀念。我通常不會花很多錢去買一件收藏品,手上比較貴重的貓頭鷹藏品,大部份都是我弟弟和朋友們送的禮物,他們知道我喜歡收藏貓頭鷹,每次我生日,又或者旅行買手信時,也就不用傷腦筋了。有時候也不是為了什麼特別事情,只是平時逛街或出差公幹時,見到有貓頭鷹的工藝品,他們便很自然地記起我。
父母近年退休後,旅行的機會多了,雖然他們很反對在旅行時花錢買紀念品,覺得是浪費,但我藏品中的一隻石膏貓頭鷹,就是他們在土耳其旅行時,唯一買下的紀念品。我二弟每次去日本,一定帶回一隻貓頭鷹給我,一世人兩兄弟,每次我出遊,當然也會記得帶點什麼給他。
已經移民加拿大多年的伯父,他送給我的貓頭鷹,比較特別,特別在於全都是他自己的作品,所以都是獨一無二的。伯父是一位涉獵廣泛的藝術家,早年熱愛油畫,近年則專注陶瓷藝術。年前回港探親時,他送了我一幅貓頭鷹的油畫,去年他還特別為我燒製了三隻陶瓷貓頭鷹,不過現在仍寄放在他加拿大的工作坊裡,待我什麼時候去探望他時才帶走。
熱愛旅行的朋友A老師和死黨D君,也是一樣,我不時會收到他們來自各地的貓頭鷹。婚前的J君,喜歡單人匹馬地到少人熟悉的遙遠國家作深度的文化探索,結了婚之後,又當上了老闆娘,旅行習慣有所改變,但依然是只去一些非旅遊熱點的地方,不過當然是和老公去一起去。我有一隻用葫蘆烙繪而成的貓頭鷹,就是她從秘魯帶回來的。
記得有一次,忽然接到朋友C小姐和她男友S君的來電,他們什麼也沒說,只問我喜歡藍色還是棗紅色,我正摸不著頭腦,第二天便收到一隻貓頭鷹陶瓷杯,而且正是我喜歡的藍釉,原來他們到赤柱拍拖,看到有手製的貓頭鷹陶瓷杯出售,便即時想起買一隻給我。
家中大大小小的貓頭鷹藏品,足以見證各位長輩、兄弟和好友們的情誼。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阿伊達》之夜的兩個意想不到
十月十一日,終於等到香港歌劇院演出威爾第的經典《阿伊達》的日子。本地的歌劇製作,始終與國際著名城市的歌劇演出有一段距離,就算是外國著名歌劇院的製作來港上演,結果不是佈景服飾有點失色,就是參與演出的本地人員的表現強差人意。但對於今次香港歌劇院的製作,我是有一定的期望的,因為這是為特區十周年而加重料炮製的重頭戲。
拜三大男高音所賜,《阿伊達》中最耳熟能詳的獨唱選段,是《Celeste Aida》(聖潔的阿伊達),於是很多人欣賞《阿伊達》時,彷彿都是來聽男高音的演出,幾乎忘了《阿伊達》的主角是女高音演唱的Aida。Susanna Branchini的Aida,是幾位演唱者中水準最好的,高音部份溫婉輕盈得像浮在弦樂聲之上的羽毛,高吭之時,洶湧如潮水的管弦樂聲,也無法將其淹沒。Branchini本身接近北非人種的外貌,加上窈窕身型,令演出更有說服力。老實說,我是很怕看到身軀宏偉的女高音演唱少女、公主等角色,這是要消耗我極大量的想像力的。Branchini不僅唱得好,而且還會演,演唱時伴隨生動的肢體語言和走位,動作充滿舞蹈感。在第三幕尼羅河畔Aida對Radames表達愛意時,Branchini一面拗腰反手抱著莫華倫,一面擺動蛇腰,你想像不到,在這樣的動作進行時,她仍然可以輕易地引吭高歌。雖說現代的流行曲歌手,哪個不是又唱又跳,但在古典音樂的演出中,還是少見的。
其他角色中,男高音莫華倫演唱的Radames,除了開始時聲音有點緊之外,水準都算穩定。不過我較欣賞的,是演Aida父王的芬蘭男中音Jukka Rasilainen,聲音宏亮寬厚。反而角色也頗吃重的埃及公主Amneris,Katja Lytting的演出令我有少許失望,她聲線和外型都不錯,台型完全是一個美麗高貴的公主,只是她動作比較生硬,而且歌聲很多時候完全被管弦樂聲蓋過,完全聽不到她在唱。
自己一向喜歡合唱音樂,而《阿伊達》中大量的合唱段落,開正了我的口胃。今次合唱團的演出,是我所有欣賞過的本地歌劇演出中最好的,香港歌劇院和拔萃男書院的合唱團,應記一功。香港管弦樂團的水平,早已近世界級樂團的水準,所以他們的伴奏,我完全有信心。在第二幕的凱旋大合唱中,小號手們被安排在二樓觀眾席的兩邊吹奏,如環迴立體聲般,效果一流。
當然,我十分欣賞的,還有今次製作的舞台佈景和服裝,以有限的舞台空間,營做出《阿伊達》一劇要求的神秘的異國風情、宏偉華麗的堂皇場面。不過這並不意外,因為事前我已經知道,今次的佈景設計,是參考了羅馬歌劇院(Teator dell'Opera di Roma)的製作的,而主角們的華麗戲服與道具,也是羅馬歌劇院借出的。而且羅馬歌劇院方面,亦派出了他們的舞台和服裝設計來港,擔任舞台和服裝的製作工作。
總的來說,今次製作和演出《阿伊達》的水準,比我意料中還要好,難怪散場之時,聽到有觀眾表示,「想不到香港製作,都能有這樣的水平。」看來跌眼鏡/有驚喜的,不止我一個呢。
這晚欣賞歌劇《阿伊達》,除了製作和演出的水準,令我有驚喜之外,意想不到的事,還有另外一宗。
因為交通問題,開場之前五分鐘,我才趕及入場坐下來。坐在我旁邊的,是兩位嬸嬸。初時我不知道兩位嬸嬸對西洋歌劇的欣賞和認識,到達什麼程度,但從她們開場前短短的交談中,總覺得有點不對勁。不過我也不想妄下結論,因為環顧四周的觀眾,有一半以上,包括我自己在內,都不太像是來欣賞歌劇的,畢竟欣賞歌劇,已是頗為大眾化的文化活動。
序曲奏起,台上古埃及的宮殿巨柱群中,兩位埃及奴隸裝扮的芭蕾舞團蹈員,隨樂聲起舞。身旁即時傳來其中一位嬸嬸大聲地跟同伴說話的聲音:「那個是莫華倫嗎?」莫華倫什麼時候變了古典音樂版的郭富城,既能歌又善舞?果然不出所料,兩位嬸嬸不是為欣賞歌劇而來的。我即時暗叫了一聲:「慘」!
不過既然她們是為欣賞莫華倫而來,應該會尊重他的演出吧,可惜我只猜對了一半。莫華倫演唱時,她們真的是十分安靜,但莫華倫一收聲,管他是弦樂團在演奏,還是其他主角在演唱,她們只管在讚莫華倫,細數他的履歷,我的天呀,果然是莫華倫的忠實擁躉。正想給點暗示讓她們安靜,前排的觀眾已轉過身來看著她們。她們口中停止發聲,不過就轉為製造層出不窮的噪音:開瓶蓋喝東西,拆包裝吃零食,快速地拉手袋的拉鍊,霍霍地把場刊當扇子來搖...總之就是擾人。
到了間場的休息時段,兩位忍得辛苦的嬸嬸,急不及待地繼續她們被中斷了的「公開」討論(還是炫耀?),高談她們看了多少次莫華倫的演出。兩位最喜歡的,原來是莫華倫演唱中國的藝術歌曲,還解釋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聽得懂的演出。明白了,原來是兩位是當了自己是去看廣東大戲捧大老倌的場,莫華倫的另類擁躉,雖然不懂也不欣賞西洋歌劇,也一定要來捧他場的。相信莫華倫知道了他有這樣的Fans,也會啼笑皆非。
幸好第二幕開始,是聲量較強的合唱和管弦樂合奏音樂居多,勉強蓋過了鄰座那擾人的噪音。不過當女主角阿伊達獨唱到那最輕盈的高音時,旁邊那開手袋的拉鍊聲,特別刺耳,我真想大力敲打椅子的扶手叫她們收聲,但我不想驚擾到其他的觀眾,也不想因為她們而影響了我欣賞歌劇的心情,還是忍住了。如果香港西洋歌劇文化的發展,是要靠這類擁躉入場的支持的話,那真是悲哀了。
不計那兩位惹人煩厭的嬸嬸,我仍算是有一個愉快的晚上。
拜三大男高音所賜,《阿伊達》中最耳熟能詳的獨唱選段,是《Celeste Aida》(聖潔的阿伊達),於是很多人欣賞《阿伊達》時,彷彿都是來聽男高音的演出,幾乎忘了《阿伊達》的主角是女高音演唱的Aida。Susanna Branchini的Aida,是幾位演唱者中水準最好的,高音部份溫婉輕盈得像浮在弦樂聲之上的羽毛,高吭之時,洶湧如潮水的管弦樂聲,也無法將其淹沒。Branchini本身接近北非人種的外貌,加上窈窕身型,令演出更有說服力。老實說,我是很怕看到身軀宏偉的女高音演唱少女、公主等角色,這是要消耗我極大量的想像力的。Branchini不僅唱得好,而且還會演,演唱時伴隨生動的肢體語言和走位,動作充滿舞蹈感。在第三幕尼羅河畔Aida對Radames表達愛意時,Branchini一面拗腰反手抱著莫華倫,一面擺動蛇腰,你想像不到,在這樣的動作進行時,她仍然可以輕易地引吭高歌。雖說現代的流行曲歌手,哪個不是又唱又跳,但在古典音樂的演出中,還是少見的。
其他角色中,男高音莫華倫演唱的Radames,除了開始時聲音有點緊之外,水準都算穩定。不過我較欣賞的,是演Aida父王的芬蘭男中音Jukka Rasilainen,聲音宏亮寬厚。反而角色也頗吃重的埃及公主Amneris,Katja Lytting的演出令我有少許失望,她聲線和外型都不錯,台型完全是一個美麗高貴的公主,只是她動作比較生硬,而且歌聲很多時候完全被管弦樂聲蓋過,完全聽不到她在唱。
自己一向喜歡合唱音樂,而《阿伊達》中大量的合唱段落,開正了我的口胃。今次合唱團的演出,是我所有欣賞過的本地歌劇演出中最好的,香港歌劇院和拔萃男書院的合唱團,應記一功。香港管弦樂團的水平,早已近世界級樂團的水準,所以他們的伴奏,我完全有信心。在第二幕的凱旋大合唱中,小號手們被安排在二樓觀眾席的兩邊吹奏,如環迴立體聲般,效果一流。
當然,我十分欣賞的,還有今次製作的舞台佈景和服裝,以有限的舞台空間,營做出《阿伊達》一劇要求的神秘的異國風情、宏偉華麗的堂皇場面。不過這並不意外,因為事前我已經知道,今次的佈景設計,是參考了羅馬歌劇院(Teator dell'Opera di Roma)的製作的,而主角們的華麗戲服與道具,也是羅馬歌劇院借出的。而且羅馬歌劇院方面,亦派出了他們的舞台和服裝設計來港,擔任舞台和服裝的製作工作。
總的來說,今次製作和演出《阿伊達》的水準,比我意料中還要好,難怪散場之時,聽到有觀眾表示,「想不到香港製作,都能有這樣的水平。」看來跌眼鏡/有驚喜的,不止我一個呢。
這晚欣賞歌劇《阿伊達》,除了製作和演出的水準,令我有驚喜之外,意想不到的事,還有另外一宗。
因為交通問題,開場之前五分鐘,我才趕及入場坐下來。坐在我旁邊的,是兩位嬸嬸。初時我不知道兩位嬸嬸對西洋歌劇的欣賞和認識,到達什麼程度,但從她們開場前短短的交談中,總覺得有點不對勁。不過我也不想妄下結論,因為環顧四周的觀眾,有一半以上,包括我自己在內,都不太像是來欣賞歌劇的,畢竟欣賞歌劇,已是頗為大眾化的文化活動。
序曲奏起,台上古埃及的宮殿巨柱群中,兩位埃及奴隸裝扮的芭蕾舞團蹈員,隨樂聲起舞。身旁即時傳來其中一位嬸嬸大聲地跟同伴說話的聲音:「那個是莫華倫嗎?」莫華倫什麼時候變了古典音樂版的郭富城,既能歌又善舞?果然不出所料,兩位嬸嬸不是為欣賞歌劇而來的。我即時暗叫了一聲:「慘」!
不過既然她們是為欣賞莫華倫而來,應該會尊重他的演出吧,可惜我只猜對了一半。莫華倫演唱時,她們真的是十分安靜,但莫華倫一收聲,管他是弦樂團在演奏,還是其他主角在演唱,她們只管在讚莫華倫,細數他的履歷,我的天呀,果然是莫華倫的忠實擁躉。正想給點暗示讓她們安靜,前排的觀眾已轉過身來看著她們。她們口中停止發聲,不過就轉為製造層出不窮的噪音:開瓶蓋喝東西,拆包裝吃零食,快速地拉手袋的拉鍊,霍霍地把場刊當扇子來搖...總之就是擾人。
到了間場的休息時段,兩位忍得辛苦的嬸嬸,急不及待地繼續她們被中斷了的「公開」討論(還是炫耀?),高談她們看了多少次莫華倫的演出。兩位最喜歡的,原來是莫華倫演唱中國的藝術歌曲,還解釋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聽得懂的演出。明白了,原來是兩位是當了自己是去看廣東大戲捧大老倌的場,莫華倫的另類擁躉,雖然不懂也不欣賞西洋歌劇,也一定要來捧他場的。相信莫華倫知道了他有這樣的Fans,也會啼笑皆非。
幸好第二幕開始,是聲量較強的合唱和管弦樂合奏音樂居多,勉強蓋過了鄰座那擾人的噪音。不過當女主角阿伊達獨唱到那最輕盈的高音時,旁邊那開手袋的拉鍊聲,特別刺耳,我真想大力敲打椅子的扶手叫她們收聲,但我不想驚擾到其他的觀眾,也不想因為她們而影響了我欣賞歌劇的心情,還是忍住了。如果香港西洋歌劇文化的發展,是要靠這類擁躉入場的支持的話,那真是悲哀了。
不計那兩位惹人煩厭的嬸嬸,我仍算是有一個愉快的晚上。
Wednesday, October 10, 2007
迷上圓點南瓜的婆婆 - 草間彌生的藝術
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一位喜愛化強烈眼影妝、說不出是古怪還可愛的怪婆婆。草間婆婆是日本當代最經典的藝術家之一,是畫家、雕塑家、行為藝術表演者、裝置藝術家、小說家、詩人,同時也是服裝設計師,1956年移居紐約後,開始她的前衛藝術創作。草間婆婆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Art Brut / Outsider Art)、普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藝術派別。但草間則形容自己是一個「病態迷戀/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
草間婆婆在作品中,喜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Polka),大量地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圓點花紋是草間作品中重複出現的主題,更成為她的代表性圖案,她對斑點的迷戀,據說是源自幼年便患上的神經性視聽障礙和失調症,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都隔著一層斑點。少女時代的草間婆婆,更是終日要面對經常重復襲來的幻覺和幻聽,但種種折磨,仍無損她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力。因為她的藝術成就和貢獻,更獲法國政府頒發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
在東方的社會,精神異常者一般都受到無情的歧視和排擠,而日本的社會,更視有缺憾者為社會的負累,就算擁有某方面的才華,亦往往無法展現。長期被認為是精神異常的草間婆婆,不但能不斷地隨自己意願創作,還被國民重視和欣賞,是不容易的事。當然,這與她先在紐約成名,再回歸日本,不無關係。西方社會始終比較開放,容易接受前衛藝術創作,亦較少會因創作者的某些缺憾而對作品有不同的評價。
圓點花紋一直草間婆婆的最愛,愛上了南瓜,則是後期的事。南瓜有名是體積龐大的瓜果,但草間婆婆的南瓜雕塑,更加大很多倍,參觀者甚至可以走進南瓜之內。草間婆婆在錄影中表示,她愛上超大南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象徵了包容,可以有腹中容人之量。
昨天趁午飯時候,飯也不吃,特意從工作的港島過海到尖沙咀海旁走走,為的就是近距離一睹草間婆婆那有「容人之量」的可愛大南瓜。海港城外的空地,出現了一個闊5米、深5米及高4.2米的鮮黃色斑點大南瓜,草間婆婆歷來最大的同類型作品,也是由藝術發展局和海港城贊助的《萬點迷-草間彌生藝術展覽》(Dots Obsession - Soul of Pumplin)的一部份;而這個超級大南瓜,更是為這次展覽而特別創作的。
與日本四國香川縣的直島海邊的另一件大南瓜作品相似,參觀者不但可走進大南瓜內,而且還可以透過南瓜上的圓窗,以另一角度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當然,草間婆婆的作品不止是大南瓜雕塑,在另一邊的美術館中,還有她的行為藝術錄像,和15幅版畫,主題?當然是圓點花紋與南瓜。
前衛藝術不一定都是深澀難明的,圓點的大南瓜,不是人見人愛嗎?
<部份版畫及直島雕塑作品圖片轉貼自網上>
Labels:
Obsessive Artist,
Polka,
Yayoi Kusama,
前衛藝術,
南瓜,
圓點,
草間彌生,
藝海戲遊 Meeting the Muses,
藝術,
雕塑
Tuesday, October 09, 2007
好友
《分享》- 伍思凱 曲︰伍思凱 詞︰姚謙
時間已做了選擇,什麼人叫做朋友,
偶而碰頭,心情卻能一點就通。
偶而碰頭,心情卻能一點就通。
因為我們曾有過 理想類似的生活
太多感受 絕非三言兩語能形容
可能有時我們顧慮太多
太多決定需要我們去選擇
擔心會犯錯 難免會受挫
幸好一路上有你陪我
太多感受 絕非三言兩語能形容
可能有時我們顧慮太多
太多決定需要我們去選擇
擔心會犯錯 難免會受挫
幸好一路上有你陪我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讓視野不同
好友如同一扇門 讓世界變開闊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讓視野不同
好友如同一扇門 讓世界變開闊
見面打個招呼,客套地交談幾句,我們稱之為「點頭朋友」,實際上只可說是「相識」。能夠成為朋友的,大家之間一定是因為有某些相似的興趣,又或者是共同的話題;能夠一起經歷一些難忘的事,有著共同的回憶。
有些朋友可能曾經經常見面,一起遊樂,但是不見了一段時間後,再次重遇時,卻變得到很生疏,甚至一兩句噓寒說話之後,便不知可以說什麼了。你所重視的共同回憶,或許對方早己淡忘了。
自己其實屬於內向、不擅交際的人,卻有不少朋友,實屬異數,而更幸運地,能夠有一些好友。朋友D需要經常要在加港兩地飛來飛去,每次留港,總是怱怱忙忙的,有時候見一面的時間都沒有,但是每次一下飛機,總會撥個電話給我。與朋友T相識多年,早年曾經開玩笑地說過,如果誰先結婚,一定要請對方做伴郎,多年以後,我仍然是吊兒郎當,已經很少機會碰面的他,忽然給我一個電話:「我要結婚了,你要當我的伴郎呀」。朋友H每次遇到未能解決的難題時,總會問問我的看法,雖然他很清楚,我大多數幫不上什麼忙,但是認為我的支持和鼓勵,對解決問題有很大幫助。
<圖片轉貼自網上>
Monday, October 01, 2007
淺談設計藝術
今天經過銅鑼灣時代廣場,那裡正在舉行一個名為「Very Hong Kong Design 97-07」的展覽,展出的是十年以來香港傑出的設計作品。
日常生活中,同一樣功能的物件,有的很受歡迎,不在使用時也樂於擺放出來;有的平時會被收入儲物櫃,需要用時才會拿出來用;有的根本沒有人想要。是什麼造成這樣的差別?看看物件的外型吸引程度、有沒有實際用途、是否方便使用、和價錢如何,便知道答案,一切與設計有關。亦可以說,是物件的設計是否成功達到使用者的要求,其中又包括了功能(function)、可用性 (Uasbility)、外觀(appearance)及成本(cost)。
設計藝術,可以說最貼近現實生活的藝術,涵蓋範圍亦很廣泛,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中一部份,這個物品,又或者是作品,可以是一件衣服、一幢建築物等實物,可以是一個平面的商標、一個活動影像的廣告,也可以是一種程序或思維類型。
什麼是設計?抽象點來說,設計是一種心智活動與心智習慣,設計就是「具有美感經驗、具有使用功能的造形活動」。服裝、器皿、傢具、印刷品、各種工具、建築物等等,均具有美感的意義與使用功能性,也可稱之為設計。工業革命之後,簡單來說,設計就是「工藝」再加上「美學」,用機械生產,以同樣的產品生產幾百個甚至幾千個,稱之為「設計」。
設計是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生活在它所創造的環境中。「設計」一詞的定義,可從其英文「DESIGN」來拆解,「de」是破壞(destroy),「sign」是記號,因此「DESIGN」就是把現有的事物加以破壞,再重新組合,創造成新的事物,所以設計的一般流程,就是定謀,籌擬,確定計劃,然後使之實現。
設計之可以稱為「藝術」,是因為其作品與美術作品一樣,注重的是「原創性」,也讓觀賞者產生美感經驗。一件純粹的美術作品,通常不會把一個同樣的作品重覆地生產,也通常會與生活脫離,原因是它主要的功用,只是引起美的感覺。如果這種美感經驗可以與生活結合,除了注重原創性之外,更注意生產性(同樣的作品可以不停的復製),就成了我們說的設計作品。設計的作品,一般亦會最終成為可提供大量消費購買的「商品」。
當然,「設計」的定義不只是「生產一件產品」,也關係到從事設計者的態度及環境,而且亦隨時間改變。二次大戰以後,設計著重於推動工業發展;到了60年代,設計開始偏重於商業導向;70年代,則走向多元化;90年代以後,設計更擴闊到包含了生活的品質與形態,及可否讓使用者有滿足感;到了新世紀,產品是否安全、產品是否環保、產品表達的象徵性等等,更成了設計的重要考慮。
過去香港人給人的印象,一向都是缺乏創意、只懂抄襲。看過「Very Hong Kong Design」展覽中精彩吸引的作品,你的看法也許會改觀。
展品:
Barris Ho - Ming 2000 椅
Ed Ng & Thomas Ma - OVO蠟燭及茶具
Freeman Lau - Watson瓶裝水
Micheal Lau - 現代街頭文化人偶
無論設計的是建築物還是工業產品,設計者都要先有一個目標的成品,設計的過程,是要經過資料的收集及分析,再綜合成一件符合目標要求的作品。從另一個角度看,設計可以定義為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是一種有清晰訂定目標、嚴謹的藝術形式。創作一件純藝術作品的目的,一般由藝術家自己決定;而設計作品的目的,則多數由其他人提出。
設計是一種應用的藝術,所以作品除了外觀上的美感外,最重要的還是用途(Functional Aspect)。平面設計員完成了一個廣告海報設計作品,畫面美麗吸引,但如果傳達不到廣告訊息,令人看得一頭霧水,那不是一個好的作品;建築師完成了一間音樂廳的設計,富麗堂皇,但卻忽略了處理迴音的問題,觀眾欣賞表演時飽受干擾,這也是一個失敗的設計。
正如之前提過,設計作為一種應用的藝術,會最終成為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所以需要考慮的,還有作品的可生產性,其中涉及的,是生產過程中,同樣的作品,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不停的復製。設計和生產,一般人的理解,前者是需要創意的藝術,後者只是機械性的執行,但是不是能分得這樣清楚呢?設計師大可只講外觀和功能上的創意而不理生產的難度,把問題留給生產工程的部門。而事實上,也不能要求一個設計師對生產過程所有事情都有深而廣的了解,一些大型的建築工程,設計者(建築師)和生產者(土木工程師),根本是兩個不同的專業,但作為一個好的設計師,亦應該對生產有一定認識,在設計過程中亦要考慮盡量減少生產的難度。反過來說,生產部門亦不應該只懂遵從設計圖則辦事,任何設計都不會十全十美,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先前被忽略了的小問題,總不能動不動就把圖則打回頭要設計師重新修正,這時候就是生產部門發揮他們的創意和解決設計問題的時間了。例如一座設計新穎的枱燈,在生產時發覺有站不穩的問題,生產部門可以在底座加入重的物料來穩定重心,既沒有改變外觀和功能的設計,也解決了問題。
當然,設計從業員也不一定都是有創意的,有人會向現成的產品「取經」,甚至直接套用別人的設計概念。這些情況,普遍出現早年的日本,後來的台灣、香港、南韓,以及不久前的中國內地。不過我們亦看到,隨著一個地方的發展,如果社會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原創的重視亦隨之增強,情況亦會逐步改善。沒有原創的社會,永遠只能當低增值的世界工廠,又或者是三流產品的生產地。
由Copy Cat蛻變成創意工業的表表者,看看現在成了世界創意產品中心的日本、後來居上的南韓、和今天的香港,都是最好的典範。
Stella So:本土文化插畫
Kai-Yin Lo:手飾設計
Benny Lau:香港郵票設計
Henry Lau:時裝品牌「SPY」
Chiu Kwomg Chiu:美術圖書設計
Kan Tai Keung:Christofle銀器回歸紀念限量版「Hand in Hand」
Sunhing Millennium:iPod Carriers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秋登九龍峰
九龍半島為何有「九龍」之名?其中一個說法,是因為有九座山峰,連成一氣,橫亙於海邊。
從港島東區隔海北望,由東至西,可以看以壯觀的九座山峰,依次序為飛鵝山、象山、東山、大老山、慈雲山、雞胸山、獅子山、畢架山及尖山(鷹巢山)。九龍連峰,一脈相連,像一幅屏障,把九龍市區與沙田、西貢等新界地區隔開。九龍連峰中的成員,坊間也有著有不同的講法,旅行遠足前輩朱維德先生,就認為九龍諸峰應為飛鵝山、東山、大老山、慈雲山、雞胸山、獅子山、煙墩山(即畢架山)、尖山及琵琶山(Piper's Hill)。但飛鵝山是群龍之首,似乎沒有爭議。
挺拔嵯峨的飛鵝山,高603米,是九龍市區中最高的山,英文名字為 Kowloon Peak,意即「九龍峰」,似乎為九龍連峰之說法提供了一些證據。從港島隔海望飛鵝山,已感到它的圓錐形如金鐘的山勢秀麗挺拔;到了九龍,在鑽石山到順利邨一帶仰望,屹立的飛鵝山壁立插天,更顯出它的崢嶸嵯峨。
地下鐵路將軍澳線未通車之前,到西貢地區郊遊,多取道彩虹站和清水灣道。每次巴士或小巴駛上清水灣道之時,都不禁抬頭仰望飛鵝山西南坡矗立的崖壁。春夏之際,山上迷霧捲舒、時聚時散;冬日太陽偏南,日落時份,壁映金光,幻變多采。高樓大廈之間展現美麗的自然山景,蔚為壯觀,是一般大都會中難得的景象。香港與巴西的里約熱內盧,依山傍水,並稱世界上最兼有山海之美的城市,共同之美,在其山,渾然天成,兩者都是奇峰突兀、群山環抱的大都會,有著形態多變、渾然天成的山脊線(Ridge-line)。只可惜,如此美麗的山脊線,已逐漸被維港兩岸如雨後春筍的「屏風高樓」所蠶食。
飛鵝山西南,懸壁矗立,正是絕佳的天然攀石訓練場地。西南坡上最壯觀、面積最大的,是接近山頂、名為「自殺崖」的一幅直垂岩壁,是飛鵝山至險之地。自殺崖上有一條攀岩路線,稱為「日落隙」,而自殺崖右邊的山脊面向西南,是觀日落的絕佳地點,所以被冠以「日落脊」之美名。我等並非受過專業攀石訓練之輩,當然不敢貿然犯險,去攀險脊闖自殺崖,但其實飛鵝山西南,亦有一條崎嶇陡峭的山徑,在崖壁之間穿插,沿著日落陡脊右側,一直攀上飛鵝山頂。山徑雖然可以避開崖壁,但也十分陡峭,路跡時隱時現,登山者要有一定的經驗和體力。
多年前曾走此線,在獅子山腳出發,走過了獅子、慈雲、象山諸峰之後,在日落脊下山,因為行色怱怱,未有細賞絕壁風光。今年中秋翌日公眾假期,熱愛登山遠足的朋友Y君發起「九龍追月」活動,在追月之日踏遍九龍諸峰,上午剛巧有空,便匯合這一班山友,重臨日落脊。
由順利邨出發,走上清水灣道,面前就是挺拔的日落脊。山徑入口在茶寮坳、飛鵝山道一號豪宅大門口外,起步不久便開始急斜向上。一班朋友都不是新手,所以很輕鬆便到了山徑分叉處。在此處的岩石面上,近年有人用白油寫上了「指示」:左面為「高危」,右面為「崎嶇」,這個提示其實有點誤導成份。左面的是傳統的登山路徑,即山友們戲稱的「日落大道」,雖然貼近崖壁,但只要不離開山徑去冒險攀爬崖壁,其實算不上「高危」。右邊「崎嶇」一途,會引領至一巨石壘疊的岩壁之下,不熟悉路線的人,會以為前無去路,冒險沿岩隙攀登翻上岩頂,反而更「高危」。
我們今次沿右邊的所謂「崎嶇」之路登山,因為我們知道岩壁右邊的草坡,雖然陡斜,其實有路跡可依,可繞上岩壁頂。岩壁頂上也是草坡,坡頂上向左走,很快便接回左邊引來的「日落大道」,而面前就是聞名的「自殺崖」崖底的「鸚鵡喙石」。這塊勾型的奇石,是自殺崖的地標之一,不少人喜歡走近拍照,不過奇石矗立在崖邊,下臨百丈陡坡,應小心為妙。
山徑在「自殺崖」右側草坡上繼續攀升,轉眼便到了「觀景台」。「觀景台」是懸崖中層一個凸出的巨大岩台,可容幾十人同時坐立。正當大家在拍大合照時,霧氣從西面湧來,還灑了一陣大雨,幸好雨很快便停了。我們繼續向「自殺崖」頂進發,雲霧不斷在身邊飄過,很有騰雲駕霧的感覺。「自殺崖」頂也是一個大石平台,從這裡可俯瞰九龍市區以至香港島的景色,雲霧漸散,藍天重現,腳底下的美景,也逐漸顯露了。「自殺崖」的命名,是指崖高壁陡,失足墮崖必然粉身碎骨,但真正在這裡跳崖自殺的,記載中好像沒有。其實在崖頂看到如斯美景,大概也捨不得輕生了。
「自殺崖」頂上,山徑變得平緩,不遠處已是飛鵝山頂上的電視發射站。站在603米高的山頂向北望,九龍連峰的其餘八峰一脈相連,旋繞逶迤,如走龍蛇;一邊是高樓大廈櫛次鱗比的繁華都市,一邊是風光秀美的西貢鄉郊和內海,形成強烈的對比。同行的朋友繼續「九龍追月」的行程,向大老山方向進發,因為下午有事要辦,只好跟他們道別,沿西面的山徑下山往西貢百花林,再接飛鵝山道回市區。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