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8, 2009

浮生半日閒之 從UCC到I Scream


日式經營的西餐廳和咖啡館,在日本被稱為「洋食店」,標榜的是日式加西式的Fusion料理,在香港已經流行了一段長時間,其中不乏從日本來港開店的連鎖集團,做得比較好的,是最早期的「風月堂」和近年才加入市場的「鈴木珈琲館」。另外,日本不少著名的咖啡品牌,例如UCC和Pokka,亦有開設自己的咖啡館,除了賣自家品牌的咖啡,也供應輕食和正餐,走的也是日式西餐的路線,在洋食店的市場分一杯羹。

UCC咖啡館,在香港開業已經有一段日子,我光顧得比較多的,是銅鑼灣廣場店。日式管理的店鋪,服務方面理論上應該有一定水平,但事實上卻不一定,UCC是一個例子。侍應員的服務質素其實不錯,不過可能是生意太好的關係,人手明顯不足,顧客點好了菜,往往要等很久才送到面前。不過因為咖啡館有我喜歡的抹茶芭菲和芒果夾餅,而且位置就在地鐵站出口附近,地點方便,所以不時也會光顧。月初的一個周未,不用加班,是還「睡眠債」的日子,睡到接近中午才起床,忽然很想吃夾餅,於是又來到了銅鑼灣的UCC咖啡館。

咖啡館的招牌出品,當然是UCC咖啡,不過各式的鮮果雪糕夾餅(也稱窩夫,即Waffle),其實也是十分不錯的。咖啡館也供應一般的日式西餐,不過質素真的很普通,來光顧的,不少都是為了那些美味且份量十足的夾餅。我通常是一個人來,坐的也大都是吧檯的位子,咖啡如何沖調過濾、夾餅如何製作,過程看得都一清二楚。咖啡和夾餅,都是咖啡館最暢銷的食品,而且製作需時,但很多時候,就算是繁忙的下午茶時段,在吧檯後負責製作的店員,卻只有一人。看見她一個人手忙腳亂的兩邊走,同時兼顧各種冷熱飲品和夾餅榚點的製作;顧客不斷在催,檯面上又一大堆好像永遠清不完的點菜單,真替她感到辛苦。

擁有自家特色的「招牌菜」,對於食肆生意的維持和發展,十分重要。一些食肆為了擴充生意,會增加更多的菜式供選擇,力求爭取更廣泛的顧客層面。產品多元化,是正確的經營方向,因為萬一其中一些產品勢頭下滑時,還有其餘的可以作支撐,只是增加了新產品的同時,資源不相應的增加,只會影響到原本的「招牌菜」,令其質素下降。UCC的招牌菜是咖啡和夾餅,理應投放更多的資源來保持水準,現時所見,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出品雖然仍能保持著水準,但讓顧客久等,犧牲了的卻是服務的質素。而供應西餐熱食,需要設置廚房,佔用了一定的資源,可惜質素也只是普通,未能做到增加客源的作用。顧客雖然仍然肯為保持水準的咖啡和夾餅等候多點時間,只是佔用餐桌的時間拖長了,能入座的總人數便會下降,即行內說的「返檯」次數少了,亦等於減少了生意額。

剛過去的周未,因為要到沙田參觀一個「書雕」展覽,午餐就在新城市廣場解決。餐後仍感覺不夠飽,於是便繼續在附近逛逛,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小吃。轉了個彎,便被一間雪糕店內的情況吸引住了:一位意大利師傅,正在表演「炒」雪榚(冰淇淋)。說是「炒」,是因為那種架式和工具,驟眼看跟日式的「鐵板燒」 (Teppanyaki)沒有分別,不過并不是把雪糕下熱油在滾熱的鐵板上炒。那是一塊特製的看似黑色大理石的凍板,溫度約為攝氏零下十多度,師傅把兩種不同的雪榚球用鐵鏟按扁,再灑上五顏六色的配料,兜炒一番之後,再插上一片巧克力和格餅,便完成了一個「炒雪榚」。店員拿出來分給大家試試味道,混和了芒果和密瓜味的雪榚,加上切碎的草莓粒和巧克力,味道和視覺觀感都不錯。

這間名為「I Scream」的雪榚店,是意大利人Paolo Predozan來香港經營的意式雪榚(gelato)專門店,6年前從米蘭登陸香港,以手工新鮮製作和健康(低脂、新鮮材料、不添加防腐劑)為號召,品牌已打響了一定名堂。Gelato,義大利文中有雪糕/冰淇淋的意思,但與英文的Ice-cream有點分別,主要是指意大利的傳統手工雪糕,被奉為雪糕的經典。意式雪榚的口味變化多,保質期不長,售價並不便宜,因為品質保持穩定, Paolo也善於利用本地材料創製不同的新口味,所以也有一定的捧場客。

圍觀的人多,試味的人多,但試味之後,我竟然是唯一光顧的人。我選擇了單一的芒果味,配鮮草莓粒和葡萄乾。師傅(1)在凍板上兜炒材料,因為雪榚和材料的顏色,有點像廚師在做蕃茄奄列,鮮艷和對比強烈的色彩,又像畫家在調色盤上混和顏料。作品完成後,體積漲大了不少,師傅還在上市噴上了一層厚厚的奶油忌廉 - 我並非不愛奶油忌廉,只是遮蓋了那如抽象畫般的視覺效果,有點可惜,不過我還是由衷的讚了一句,「That’s art!」(這是藝術品呢)。


我走過一邊享受我的炒雪榚時,也有其他人開始光顧,不過我發覺,無論份量和外觀,都沒法跟我那杯相比。我在想,一定是在製作過程中,我不斷地在很認真地拍攝,師傅覺得有人欣賞他的手藝,一時開心起來,給我加了料,但也可能是師傅故意做一個超值的示範作品,好吸引其他人光顧,不過無論是什麼原因,我也是走運了。

炒雪榚在香港,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這個玩意,是出自古怪點子多多的日本人,還創出了Ice-panyaki 這個名字(冰+板燒=日式雪板烧)。I Scream也不單只吸取了炒雪榚的做法,還有其他如雪榚蛋糕、Semifreddo等的產品,力求多樣化之餘,又不失那雪榚專門店的形象。I Scream定位在專門店,專心做雪榚,是成功的做法,就如餐廳在上菜時的包裝和形式上多樣化的變化,奇實都只是招徠的招式,能留往顧客的,始終是雪榚的質素。

在店中翻閱了一下I Scream產品的目錄,炒雪榚在這裡的正確品名,原來是「Gelato Art」(雪榚藝術),看來我的想法,跟Predozan先生十分相近呢。


--------------------------------------------
(1) I Scream 的老闆Paolo Predozan,經常會到店裡親自示範炒雪榚,我見到的那位意大利師傅,有可能就是Paolo 他本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