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了開幕的第一天進場,可以說是一個意外但正確的決定。因為連續幾天都沒有空,可以選擇的日子,只剩下開幕的第一天。記得過去幾年,參觀的人數眾多,把攤位團團圍往,莫說看書,連走近書架都不可以,教人連瀏覽心情都沒有了,只想盡快找到想要的書後,便立即離場。今次入場之後,發覺參觀的人雖然多,卻不至於把通道和攤位擠得水洩不通,自己仍可以輕鬆地逐個攤位去瀏覽,慢慢地挑選書籍。不知是否之前有因為紙貴而書籍會漲價的傳言,令參觀的人數減少,不過也只可能是開幕的第一天,很多人都仍未知道,又或者是留待週末才來。
在書展中漫無目的瀏覽,其實也很累,三個半小時之後,收獲也不及往年。中國內地版的書籍,漲價了不少,雖然仍按標價以一對一的兌換出售,我想賣的,價錢依然高於我心目中的水平,所以只買了兩本旅遊書,另外就是一本針灸入門和一本行書的字帖。雖然造兩本書的價錢都略貴,我還是買下了,因為字款較多而又印刷精美的行書字帖,香港較難找到,而近月接受針灸治療,也想多些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難得這本書深入淺出,又有中英對照。不過到書展的主要搜尋對象,還是關於香港野外的出版物,一些往年都會光顧的相關出版攤位,今年都走過了,收穫不算大。
到野外遠足,地圖是必備的物品,所以政府測繪處的攤位,是每年必到的,看看最新出版的地圖之餘,購買地圖也可以獲得不錯的優惠,新近出版的防水合成環保紙質的郊遊地圖,是十分受歡迎的產品,我當然沒有錯過。近年測繪處邀請了一些民間遠足團體,參與提供郊野路線的最新資料,作為更新地圖的參考,自己也有幸出過一點綿力。看到新出版的地圖上,包含了自己的一些盡管是微不足道的貢獻,總會有一種與別不同的心情。
漁護署郊野公園之友,曾是本地野外書籍最大的推動力量,因為資源充足,亦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大力支持,過去七年間,和幾個大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大量種類多樣、內容豐富、製作精美的與香港野外相關的書籍。可惜大部份香港市民對郊野的興趣,都只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沒有意欲作更深入的了解,而香港始終是個小地方,密集式的出版,市場已達飽和,題材也會有用盡的時候。郊野公園之友今年改變了書籍出版的對像,轉攻外國遊客的市場,新出版的書藉,內容亦不再深入了,而且與先前已出版了的書籍,題材亦有重覆,所以暫時沒有再購買的意慾。至於搜集了不少珍貴的資料的《郊野公園三十年》,是十分值得珍藏的書籍,但因為得到朋友的餽贈,手上已有一本,毋需再購買了。
本地野外活動雜誌《野外動向》,堅持了多年以後,近年也改變了出版方向,越來越接近一般的旅遊消閒雜誌,自從它以某大銀行大樓作封面那一期開始,閱讀的意欲已大減。其實也明白,在香港搞野外雜誌,讀者數目少,是很難維持,要爭取廣告客戶,也得向現實低頭,走向更大眾化。他們往年在書展推出的自然圖鑑,我都會購買,但今年似乎沒有新的圖鑑推出。
另一本面對同樣困難的本地野外活動雜誌,是《郊野探索》。原本只是一本香港郊野活動聯會免費印贈給山友的單色速印期刊,主要發放本地遠足團體的活動消息,去年開始與香港自然探索學會合作,加入更豐富的野外、自然和環保等相關的內容,變身成印刷精美兼知識性更高的雙月刊。雖說免費期刊變成了要錢買的雜誌,其實五元的售價,連支付成本都不夠,若不是得到有心人的大力支持,恐怕也支撐不下去。不過依賴贊助,始終不是長久辦法。
《郊野探索》在書展推出革新版,印刷和用紙方面作了改進,內容方面也多了廣告,售價由五元增至十八元,估計他們的用意,是希望雜誌最終可以自負盈虧,不再只依賴贊助。當然我也希望他們能夠成功,不過以香港市民閱讀雜誌的風氣,以及山友對收費雜誌的接受程度,加上網上發放旅行活動消息的形式的普及化,這還是個未知之數。我本身是《郊野探索》訂戶,亦有在期刊投稿,所以獲贈了一本香港昆蟲圖鑑和一本《小泥灘大發現-龍尾潮間生物圖鑑》。龍尾潮間生物圖鑑是一個網上論壇「香港自然生態論壇」的網友為推動環保,自資出版的小冊子,以低價發售。
其實漁護署郊野公園之友出版書籍的作者,除了是漁護署的職員及其他知名的學者外,還會邀請一些對某些題材有深入研究的「民間專家」,不過因為是官方機構,自有一套嚴謹的出版方針,難免對作者在創作形式和取材的自由度,設下了很多的限制。再看民間的出版情況,大出版社決定是否出一本書,最重要的還是要看銷路,於是一些大眾化的、內容介紹飲食娛樂比實際野外知識還要多的「行山Guide」,比比皆是,甚至有點濫。愛好野外活動而又願意出錢購買出版物的市民,始終有限,銷售的收益,根本不足以長期支撐,出版深入介紹野外活動技巧和野外知識的刊物書籍,往往只能靠一些不計較收益、願意自資或資助出版的有心人,要蓬勃發展起來,恐怕並不樂觀。
<最新郊野地圖樣本-新界西北部 - 第六版 (二零零八年),轉貼自地政總署測繪處網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