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s and pieces they might be, they will be the records of the true feeling about that moment of my life, bitter or sweet, paragraphs that fill up my Book of Memory.
生命中的片刻,心靈上的片語,一片片的影像心語,就是記憶冊上的章節段落。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2008年的聖誕,你在忙些什麼?
聖誕節來臨前的周未,大家在忙些什麼呢?趕緊完成聖誕前購物的最後衝刺?還是忙於應付接踵而來的聖誕派對?
聖誕節來臨前的周未,天氣十分和暖,陽光燦爛,我沒有浪費了這個好時光,終於重新開始了跑步的訓練,兩個月後便是香港馬拉松的日子,因為種種原因,今年的跑步的訓練卻遲遲未能開始。現在才開始其實已經是太遲了,但總好過不備而戰吧。星期天沒有聖誕派對,卻是一班熱愛郊野活動的山友,相約一起郊遊的日子。沒有觥籌交錯,沒有互換禮物,藍天白雲下,大家一起享受了一頓大自然風光的盛宴。
經濟不景,政務司司長公開鼓勵市民消費,呼籲大家要「買點東西送給親朋戚友」,不能說他說得不對,社會經濟確需要靠消費來刺激。但是為了消費而消費,買些昂貴而不必要的東西送給親友,倒不如買些實用的生活必需品,送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我有一班朋友,就趁著聖誕節來臨,剛巧又是寒流快將襲港的日子,購買寒衣和食品,分派給露宿人士。
西方傳統重視聖誕節,但原意本來就不是為了消費和吃喝,而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自己雖然不是教徒,但曾在外國留學多年,本來也入鄉隨俗,習慣了慶祝聖誕,不過回港多年,亦已回復了中國人的傳統。家人一向沒有聖誕節購物和慶祝的習慣,若說家人團聚,會更重視傳統的農曆新年。聖誕節來臨前的周未,剛巧也是農曆「冬至」到來的日子,「冬節大過年」,香港人雖然西化,也不忘中國傳統,我想大家在繁忙的聖誕派對之間,也要抽時間回家「做冬」吧。
說起親人團聚,今年的聖誕節前的周未,剛巧亦是家母難得一次的家族大聚會的日子。移民外國多年的舅父,因為兒子(即我表弟)結婚,趁著聖誕長假期,舉家回港舉行婚宴,家母外家分散各地的親戚,紛紛回港出席。舅父自小視我們兄弟如親生兒子,一起長大的表弟,也是親如兄弟,舅父一家移民後,大家雖然少了見面,表弟每次假期回港,亦必來探望我們。分散各地的親人能在聖誕的季節團聚,也可以說是符合了聖誕的精神。
大部份香港人對聖誕節的期望,其實是聖誕節帶來的長假期吧,我亦習慣了趁每年聖誕節假期外遊。去年聖誕節,我去了台灣登山,結果意外地渡過了一個白色的聖誕,今年計劃了到江西,又碰上了剛開始的華北大風雪,相信這個也會是寒冷的聖誕。聖誕節本來不是內地的假期,傳統的「春運」期又仍未到來,但火車票卻比往年緊張,據說是因為金融海嘯也影響到內地,工廠訂單不足,便讓部分民工早點回家過年。我們雖然買不到火車票,轉乘飛機,也還算負擔得起,況且內地機票正值淡季減價,算起來比火車票貴不了多少;但內地民工因為沒有工開而要提早返鄉,卻不是什麼開心的事,希望剛開始的華北大風雪,不要像去年的雪災般,嚴重地影響到他們返鄉的旅程。
除了是宗教上的意義、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聖誕節也是個提醒大家關心別人的時候,尤其是在今年這個經濟不景的氣氛之下,大家不多不少都受到影響,又或者要面對不明朗前景引致的種種擔憂。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美好的祝福,希望可為朋友帶來一些溫暖和安慰。
祝大家有一個充實和快樂的聖誕,在新一年事事順景!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08
企業心理學
東方與西方社會的企業經營方式,最大的差異是什麼?若在多年前有人這樣問,答案多會是「人情味」。的確,從前東方社會的公司老闆,尤其是華人和日本人的公司,大都注重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因此亦樂意與員工建立長久的密切關係,讓員工與管理層之間,有一種家人一樣的感覺。這類企業也許薪金偏低,但卻會各方面兼顧員工的福利,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在精壯之年努力貢獻公司,因為他們知道,對公司付出之後,會得到長久的回報,就算將來自己的工作能力因年老病患等原因而下降時,生活仍會得到保障。
不過這種企業生態,在西方社會,早已被認為不合時宜,在短期內增加公司業績,是各大企業的目標,對於大部份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是終極目標,因為這對抬高公司股價,絕對有利;在這個公司隨時轉手換老闆的年代,也可以賣個更好價錢。既然老闆也不會對公司有留戀,員工也不會要求要忠心,誰可以在短期內增加業績的,高薪挖過來也無問題,但如果業績下滑,甚至只是無法保持高增長,亦不要怪老闆反面無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重「人情味」的企業生態,被認定是阻礙企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多冗員、職員老化、效率低、成本高等等,都是十惡不赦的缺點。以前被奉為晉升和加薪標準的「年資」,現在是被解僱的指標。「你一個人的薪金,足可以請三個手腳比你快很多的新人。」類似的說話,在公司服務多年的中年員工,大概都會聽過。在西化的香港,企業管理方式的「改革」,早已進行了多年,有「人情味」的大企業,已經如鳳毛麟角,只存在於一些歷史悠久的企業,不過似乎也維持不了多久。
香港一間向以「人情味」著稱的某大中資金融企業,在年前上市之後,亦隨之改變管理文化,很多在中學畢業後便進入公司、忠誠服務多年的員工,紛紛被迫提早「退休」。不過歷史悠久的五星級「半島酒店」,日前就特別公開嘉許多位服務超過五十年的老員工,肯定他們對公司的長期貢獻,突顯這家企業認同員工長期忠誠是企業的重要資產的文化,在現時金融海嘯下裁員之聲四起、人心惶惶的大環境下,教人不勝唏噓。
魅力逼人、口才了得、高學歷、打扮得體,這些都是商業社會成功人士的個人特質,亦極有機會獲晉升為公司高層。但有心理學家指出,不少精神變態者(psychopath),亦具有這些特質,當中部分人更能攀上企業最高管理層,原因是他們辦事作風冷酷無情,即使解僱整間公司的員工亦毫不動容,可為急功近利的企業帶來短期利益。近日香港某大傳媒機構新任的高管理層搞出的風風雨雨,佔據了各大新聞頭條,正好讓人大開眼界。
研究顯示,並非所有精神變態者都是暴力殺手,其實當中很多都有正當工作,部分更因為現代企業的運作模式,而能晉身企業最高管理層。美國企業心理學家巴比亞克,以自己在多間美國企業任顧問的經驗,作出令人驚訝的結論:精神變態者存在於各行各業,每100名僱員中,就有8名是精神變態者,而當中只有一人未能獲得晉升。據巴比亞克形容,精神變態者往往是魅力非凡,自我意識極強,鍾情於金錢和權力,也巧言善辯,喜歡誇誇其談。巴比亞克還警告,精神變態者晉身企業管理層的人數,會愈來愈多,原因是他們誇誇其談的作風,在現今會被視為有遠見和領導能力,使他們更容易得到晉升。他們也都是愛追尋刺激的人,而且沒有正常人的同情心及人情味,甚至把整個部門或廠房關閉、令大批員工失業,也不會有絲毫的歉疚。
金融海嘯之後,很多現代經濟理論的金科玉律,紛紛被質疑,但現代西方崇尚活力及多變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法,依然被不少人奉為企業生存和成功的「必勝技」。這種做法在短期內固然有助增加公司業績,但長遠卻不然,因為管理層已失信於員工,企業已失去至為重要的人力資本。只可惜,縱觀現今的商業社會,大部份企業的掌舵人依然是執迷不悟 - 還是已經是身不由己?
<漫畫轉貼自網上>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浮生半日閒 之 冬日韓風
踏入十二月,香港的氣溫稍降至二十度以下,總算是開始有點冬日氣息,不過更令人心寒的,還是全球性的金融海嘯,仍然有繼續惡化的跡象。面對金融海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當然無能為力,但在冬天時吃點辣,卻可以暖暖身。自己比較怕辛辣的食物,對於川菜、麻辣火鍋等一類食品,一向敬而遠之,唯獨喜歡吃韓國泡菜。雖然韓國泡菜也可以是很辣的,但在湯麵中泡一泡,便可以入口了。
近年影視娛樂界勁吹的「韓風」,雖然已略為降溫,由此帶起的對韓國食品的興趣,依然方興未艾。韓菜餐廳的數目,雖仍難以跟日式食肆相比,但新開張的韓式食店,仍陸續有來。小時候韓菜仍未在香港流行,唯一的印象,就是世叔伯談論在南韓旅行時吃的「殘廢餐」,錯覺地認為韓菜的特色,就是人參雞湯加有專人服侍進食。第一次真正嚐試韓菜,是中環的「梨花園」,見識到韓菜的另一特色 - 滿枱的小碟前菜,當然也包括了泡菜。那時候「韓風」仍未吹起,「梨花園」是香港其中一間屈指可數的正宗韓國菜館,後來更在附近開設另一分店,不過這間韓菜的老行專,最近也收縮營業,中環的分店也關門了。
後來韓國食店越開越多,百貨公司地庫食堂也有韓菜供應,一般的餐廳,也有兼賣韓日菜式,石頭鍋飯、韓式炒粉絲等食品,在餐牌上也很常見。韓國食品似乎變得很普遍了,不過港人對真正韓菜的認識,卻更模糊了,更多的是,把韓、日菜式混為一談。
既然在普通的餐廳也可以吃到「韓國菜」,老實說,自己也沒有特意光顧韓國菜館的衝動。家中樓下的商場,最近有一家韓國燒烤餐廳開張,生意看來不錯,日前特意走去試試。天氣冷,本來吃韓國燒烤也不錯,但因為趕時間,又不想太熱氣,還是要了個鐵板套餐。當侍應端上滿枱的小碟時和不鏽鋼碗盛載的白飯時,似乎又再次感受到正宗韓菜的架式了,可惜餐廳供應的餐湯,竟然是「羅宋湯」,對這餐廳的感覺,一下子便大打了折扣 - 原來還是不正宗。
昨天是朋友W的生日,一班朋友出來吃飯慶祝,選擇的餐廳,也是韓國菜館,尖沙咀美麗華商場的「新羅寶」餐廳,主打的仍是韓國燒烤。這裡當然有大家熟悉的人參燉雞湯,不過朋友對韓國菜比較有研究,點了一些我們平常不會點的菜式 (其實應該是不知道有這樣的菜式):牛肋骨燒烤、蘿蔔湯麵、韓式冷麵、還有最具特色的牛肚牛腸火鍋。先端上枱的,是小碟的前菜,單是泡菜就有兩款,還有韓國正宗的「真露」白燒酒。具有80年的歷史的真露酒,在韓國是很有名的,佔了韓國燒酒市場的54%,地位可以跟茅台酒在中國的地位媲美。真露的酒精度數為22,不過據說韓國人只當是啤酒來喝。
韓國燒烤的方式,大家都頗熟悉,把生肉片放在火爐上的鐵板上烤,通常肉片只吃到一半,其餘的因為被烤焦了,都黏在鐵板上去了。牛肉端上枱時,肋骨其實只有一小段,切成長帶狀的牛肉,以牛肋骨為軸心,捲成一卷,看似超大的腐皮卷。這裡比較不同的,是可以要求侍應代為烹調,爐火調到適當的大小,加上侍應熟練的手法,牛肉卷被快速地攤放鐵板上,再剪成小塊,牛肉不會烤焦,而且更像用平底鑊來煎,保存了鮮嫩肉汁,又帶有火烤的香味。吃時醮上辣豆瓣醬和韓式燒烤醬汁,捲上新鮮紫蘇葉或春菊葉,入口齒頰留香。
蘿蔔湯麵,沒有什麼驚喜,不過與人參燉雞湯一起吃,在中醫食療的角度,人參補氣,蘿蔔破氣,其實是浪費。以前沒有吃過韓式冷麵,與見慣的日式冷麵有很大不同:冰冷的麵條是浸在湯中的,伴以雞蛋和蔬果條,還有雪梨片,吃時先撈起麵條,加入黃色芥末(味道像日式山葵芥末)和白醋,拌勻來吃。
特色的牛肚牛腸火鍋,最後才上場。巨大的黃銅淺鍋中,是鮮紅的泡菜辣椒湯底,當中主要的是切碎了的牛肚、牛柏葉、牛粉腸、牛腸等內臟,還有豆腐、蔬菜、香葉、蘿蔔、大蒜、菌類、年榚、烏冬麵等配料。以牛肚牛腸為主料的火鍋,不喜歡吃內臟的朋友,未必會欣賞,但帶辣味的湯底,味道的確一流,如果歉太辣,可要求侍應添加蘿蔔湯底。吃到最後,湯被蒸發了不少,侍應添加湯底之餘,又加入了兩大勺的辣椒醬,我因為怕辣,決定停筷。不過原來加入的辣椒醬並不太辣,湯底的辣味被調淡了後,入口時味道有點像蕃茄湯。
「新羅寶」的侍應,大都只說英文,但又不像是韓國人,反而有點像中亞裔人。我剛從尼泊爾旅行回來,順道在席間把帶回來的小禮物分發給朋友,當女侍應看到枱上的雪山風景月曆時,雙眼發光,還問我們是在什麼地方買的,原來這裡的侍應,大都是尼泊爾藉的外來勞工。尼泊爾男子來港工作,其實已有悠久的歷史,始自受僱於英軍的駐港海外兵團,俗稱「啹咔兵」。香港回歸後,英軍撤離,有尼泊爾人選擇繼續留下來,大部份加入了保安行業。不過來港工作的尼泊爾女子,仍屬少數,部份當家庭傭工,也有任職於需要接待外籍客人的服務行業。我剛剛從尼泊爾的安娜普納山區回來,恰巧地,照顧我們這一枱客人的女侍應,老家正是安娜普納山區著名的渡假勝地博卡拉,這個世界真的很細小。
Thursday, December 11, 2008
海角情書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歷史性訪台,因為台南民眾的激烈反應,未能南下訪問,結果被安排欣賞最近一齣頗為熱賣的台灣本土電影《海角七號》,聊作補償,也好讓陳雲林從電影中了解一些台南的風土人情,《海角七號》的風頭,也因此更響。十年前第一次到台灣旅遊,踏足過台南的恆春半島,明媚的自然風光,確實令人難忘。老實說,電影中並沒有展示太多的台南美景,但台南的風土人情、台南人的情格特質,卻活現眼前。
影片的主線,是兩段時空交疊著的異國情緣,一先一後,相隔了六十年,卻由一疊被退回的情書聯繫起來。日治時代的台灣,日本男教師與台灣女學生相愛,卻因日本戰敗,被迫撤返日本,男教師不敢面對女學生,只能窩在船艙內寫寄不出的情書,任由甘願放棄一切跟他回國的女學生,悲傷失落地在碼頭上空等。現代的台灣,離鄉背井到台北發展、卻失意而回的台南歌手阿嘉,被迫回鄉屈就當個郵差,遇上到恆春為日本歌手中孝介安排演唱會的日本女公關友子,還陰差陽錯地成為暖場樂團的主音,兩個火星撞地球的合作伙伴,同墮愛河,也激勵了阿嘉重新振作。因為他們的關係,經已離世的日本男教師藏在衣櫃中六十年的七封情書,終於送到亦已垂垂老矣的台灣女學生手中。
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最令人唏噓感慨的,卻並非對主角們的同情,而是一段本來可以開花結果的異國情緣,卻因為亂世,被硬生生的拆散了,讓人感慨戰爭對人性的摧殘,感受到人生中的很多無奈、以及人在大時代的滾滾洪流中的無力感。
兩位男主角,一老一少,雖然由外型俊朗的中孝介和范逸臣演出,其實性格並不算可愛:一個性格懦弱,沒有勇氣擁抱愛情,面對愛人,只會逃避,讓自己所愛的人傷心一世,最終也讓自己悔恨一生;另一個性格雖然剛烈,卻是受了挫折便自暴自棄、失去鬥志的人,為了生活當上郵差,亦未能遵守起碼的職業道德,百多份派不完的郵件,隨便丟在家就算,別人退回的信件,又隨便拆開偷閱。不過同樣地,因為愛,令他們的生命改變,也因為對愛情的不同態度,讓他們的人生有著不同的結果。
雖說世事變幻,造物弄人,決定人的命運的,卻是人的性格。日本男教師被迫返國,並非是他個人力量可以反抗的現實,他是一個窮教師,選擇不讓女學生跟他回國,可能是出於為愛人的幸福的著想,也可能考慮到她的身份,日後在日本社會將會受到的歧視。只是戰事平息多年後,他大可重回台灣尋找愛人,總勝於把寄不出的七封情書,藏在衣櫃中六十年,抱憾而終。海角情書中,有幾句話令人感觸最深:「我愛妳,卻必須放棄妳...我不是拋棄妳,我是捨不得妳...。」感慨的不是男教師的悲哀無奈,對他我只有憐憫,感慨的是為何女學生偏偏愛上了一個懦弱的男子。不過她畢竟比很多人幸運,等了六十年,終於等到心愛的人的情書,然而有些人等一輩子,也等不到心愛的人最後的表白。
反觀阿嘉雖然最初對愛情稍有遲疑,卻最終仍是敢愛敢恨,努力爭取:他請求友子留下,要不就跟她走。影片雖然沒有明確交代結果,但看友子戴上了像徵堅貞愛情的項鍊,讓觀眾相信,他們的感情,會有進一步發展。
世上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所擁有的。「得不到」和「已失去」的,正因為是不能或不再擁有,所以特別教人渴望、教人惋惜悵然,但也往往讓人忽略了自己身邊經已擁有的。日本男教師與台灣女學生的幸福,本來屬於「已得到」,但最後還是「失去」,歸根究底,就是沒有好好珍惜和把握已在手中的幸福。
<電影海報及劇照轉貼自網上>
電影插曲推介
中孝介 : それぞれに (各自遠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cvAkbueH5o
范逸臣 : 國境之南 http://hk.youtube.com/watch?v=oewwPA1Nu54
范逸臣/中孝介 : 野玫瑰/1945那年 http://hk.youtube.com/watch?v=R87DOcI2rOw
范逸臣 : 國境之南 http://hk.youtube.com/watch?v=oewwPA1Nu54
范逸臣/中孝介 : 野玫瑰/1945那年 http://hk.youtube.com/watch?v=R87DOcI2rOw
Saturday, November 01, 2008
浮生半日閒 之 此餐不關風與月
近月為了全力與文字搏鬥,已有一段日子沒有輕輕鬆鬆吃飯了。那是為業餘遠足會做的紀念特刊,是義務的工作,只能利用公餘的時間做,於是晚餐也好,午飯也好,三扒兩撥吃完了,好讓自己擠出多點時間,處理如山的文字和圖像。
終於完成排版交給製版公司,早幾天數碼打稿也做出來了,下班後趕緊召集各人開會,看看稿有沒有問題。主席晚上要帶孩子,於是相約到他家附近的旺角某快餐店。大家對打稿效果都頗滿意,各人隨便叫了個套餐,邊吃邊開會,會開完,晚飯也吃完了。因為另有打算,我是唯一沒有光顧的一個。
完成排版,雖然暫時可以鬆一鬆,但緊接而來的,是另一條死線:答應了為一本野外活動雜誌寫一篇專題,下星期便是交稿的時間了。其實文字早已寫好,不過別人要求的3000字,我一下筆,便停不了,出了近9000字,現在的難題,反而是如何刪減至3000字。不過飯還是要吃的,茫無頭緒的時候,不如暫且放下,先來輕鬆地吃頓好的。走過兩條街,來到地鐵站入口旁的「風月堂」。
旺角區的 「風月」場所?別想歪了,那是一所著名的日式西洋料理(日式西餐)餐廳。日式西餐在香港頗受歡迎,這類餐廳越來越多,很多是日本名店來港開的分店,而「風月堂」,可以算是最早來到的老大哥,七、八年前它在沙田第一城的店子,我已經開始光顧。日式西餐的味道比較平淡,本不是特別喜愛,欣賞的是它在食物擺設和裝潢的用心,也是它的佈置氣氛和服務態度,高雅而又平民(聽來有點矛盾吧),或者貼切一點說,「高雅而不高竇」。
到了「風月堂」門口,時間不早了,依然的在大擺長龍。旺角人流旺盛是原因,與很多日式西餐廳一樣,侍應不會明示或暗示地催促顧客結帳,想坐多久就多久,也是原因。半個小時後,我被帶到一張近窗的雙人枱。
已有一段日子沒有光顧了,以前點菜,通常要在餐牌上每樣逐一挑選,如果選齊湯、沙拉、主菜、甜品和飲品,加起來的價錢,頗為昂貴。這次的餐牌,竟然有配搭不錯的晚餐,於是便不動腦筋了。餐湯是蜆肉忌廉湯,以餐湯來說,屬於水準以上,麵包也頗精緻。主菜是鯛魚大蝦雜菌麵,味道不錯,份量也足,似乎比以前多了,而且那大蝦真的很大,本來打算飯後額外多點一客甜品的,也因肚飽而放棄了。晚餐奉送的甜品,選了菠蘿雪榚夾餅,不過最滿意的,還是餐後的飲品。
餐後的飲品,我選擇了紅茶。一般套餐包含的餐後飲品,都弄得很馬虎,不外乎咖啡奶茶,而且端上來時,奶都已經放到茶或咖啡裡去了,連一些較高級的餐廳也是如此,濃淡不由自己控制,奶放多少也沒有自主。「風月堂」的奉客態度有點不同,雖然只是套餐的餐後飲品(俗稱的「餐茶」),端上來時卻也一絲不苟:空的碎花茶杯連碟,茶放在別緻的玻璃茶壺中,還有金色的托座和茶葉隔,牛奶是另外盛在奶壺中的。侍應放下茶壺後,隨即升起茶葉隔,避免「浸茶」,對喝茶有要求的朋友,都知道最忌浸茶,一浸就出茶鹼,茶就苦了,西式紅茶其實也是一樣。你到高級的餐廳點一客英式紅茶,端茶上來時的架式,也不過如是。
高雅而不高竇,就是那麼一回事。
終於完成排版交給製版公司,早幾天數碼打稿也做出來了,下班後趕緊召集各人開會,看看稿有沒有問題。主席晚上要帶孩子,於是相約到他家附近的旺角某快餐店。大家對打稿效果都頗滿意,各人隨便叫了個套餐,邊吃邊開會,會開完,晚飯也吃完了。因為另有打算,我是唯一沒有光顧的一個。
完成排版,雖然暫時可以鬆一鬆,但緊接而來的,是另一條死線:答應了為一本野外活動雜誌寫一篇專題,下星期便是交稿的時間了。其實文字早已寫好,不過別人要求的3000字,我一下筆,便停不了,出了近9000字,現在的難題,反而是如何刪減至3000字。不過飯還是要吃的,茫無頭緒的時候,不如暫且放下,先來輕鬆地吃頓好的。走過兩條街,來到地鐵站入口旁的「風月堂」。
旺角區的 「風月」場所?別想歪了,那是一所著名的日式西洋料理(日式西餐)餐廳。日式西餐在香港頗受歡迎,這類餐廳越來越多,很多是日本名店來港開的分店,而「風月堂」,可以算是最早來到的老大哥,七、八年前它在沙田第一城的店子,我已經開始光顧。日式西餐的味道比較平淡,本不是特別喜愛,欣賞的是它在食物擺設和裝潢的用心,也是它的佈置氣氛和服務態度,高雅而又平民(聽來有點矛盾吧),或者貼切一點說,「高雅而不高竇」。
到了「風月堂」門口,時間不早了,依然的在大擺長龍。旺角人流旺盛是原因,與很多日式西餐廳一樣,侍應不會明示或暗示地催促顧客結帳,想坐多久就多久,也是原因。半個小時後,我被帶到一張近窗的雙人枱。
已有一段日子沒有光顧了,以前點菜,通常要在餐牌上每樣逐一挑選,如果選齊湯、沙拉、主菜、甜品和飲品,加起來的價錢,頗為昂貴。這次的餐牌,竟然有配搭不錯的晚餐,於是便不動腦筋了。餐湯是蜆肉忌廉湯,以餐湯來說,屬於水準以上,麵包也頗精緻。主菜是鯛魚大蝦雜菌麵,味道不錯,份量也足,似乎比以前多了,而且那大蝦真的很大,本來打算飯後額外多點一客甜品的,也因肚飽而放棄了。晚餐奉送的甜品,選了菠蘿雪榚夾餅,不過最滿意的,還是餐後的飲品。
餐後的飲品,我選擇了紅茶。一般套餐包含的餐後飲品,都弄得很馬虎,不外乎咖啡奶茶,而且端上來時,奶都已經放到茶或咖啡裡去了,連一些較高級的餐廳也是如此,濃淡不由自己控制,奶放多少也沒有自主。「風月堂」的奉客態度有點不同,雖然只是套餐的餐後飲品(俗稱的「餐茶」),端上來時卻也一絲不苟:空的碎花茶杯連碟,茶放在別緻的玻璃茶壺中,還有金色的托座和茶葉隔,牛奶是另外盛在奶壺中的。侍應放下茶壺後,隨即升起茶葉隔,避免「浸茶」,對喝茶有要求的朋友,都知道最忌浸茶,一浸就出茶鹼,茶就苦了,西式紅茶其實也是一樣。你到高級的餐廳點一客英式紅茶,端茶上來時的架式,也不過如是。
高雅而不高竇,就是那麼一回事。
Tuesday, October 28, 2008
跟文字與色彩的搏鬥
參加的業餘遠足俱樂部,成為註冊團體已經十一年了。在十周年時,俱樂部決定印製一本紀念特刊,因為會員們除了喜歡戶外旅足活動外,很多也熱愛攝影和寫作,十年下來,積存了不少旅途中的照片和文字。挑選照片和文字,固然是艱鉅的任務,校對的工作,也很花時間,不過在一班籌委的努力下,利用公餘的時間,最終都完成了,但是一年時間也過去了。不過最困難的任務,還在後頭 - 排版和印刷,主要是因為大家都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不熟悉排版軟件的應用,也不知道印刷的流程。本來也有打算把排版工作交給專業的人士,但是要把我們的構思轉達給排版的公司,來來回回的修改,恐怕花的時間多,需要的費用也不菲。因為我們印的量很少,又沒有很多錢可以用,找尋合適的印刷商,也得花不少時間。
電腦軟件的發展,讓家中出版變得更容易,以前只接受某些專業排版格式檔案的印刷商,也普遍接受PDF格式的檔案了。我可以用MS Word排版,雖然辛苦一點,時間長一點,但最終也可以完成心目中的編排,繼而產生可以接受的PDF格式檔案。起初因為不熟悉印刷的運作,一些基本東西如「出血位(1)」、解像度(2)、四色彩頁圖像用「CMYK(3)」、黑白頁圖像用「灰階(4)」等等,都不能達到起碼的要求,結果要來來回回的多次修改。幸好印刷廠的師傅不嫌我麻煩,還作了細心的指導。辛苦過後,看到成果,固然開心,通過這次的經驗,學到了不少有關出版印刷的知識,也是難得的。
幾個星期的最後努力,終於有了成果,今天看過了數碼打稿,漂亮極了,與心目中的效果相差不遠,明天開會大家看過沒有問題後,便可以付印了。或者天下間的父母,永遠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漂亮的,以生孩子的感受,來形容製作這本紀念特刊的過程,確是很貼切的比喻。
不過與文字的搏鬥並未過去。答應了為一本野外活動雜誌的十二月號寫一篇專題,轉眼間,交稿的死線又到了。
-------------------------
(1) 出血:印刷裝訂工藝要求頁面任何緊貼裁切線的圖像(地色或圖片),必須在裁切線外留出一定的餘量(一般須跨出裁切線3mm),以使在修整裁切時允許有微量的對版不準,這個餘量叫做出血。
(2) 解像度:又稱解析度,用來表示圖像的精細度。圖像基本上是由像素點構成的點陣圖,每單位長度上像素點的數目,就是解像度,通常以dpi (dot per inch,每吋所含的像素點) 為單位。以一般印刷品質的要求,圖像有300dpi的解像度已經足夠。黑白稿的電子檔,最好的解像度是600dpi,因為印刷廠在製作黑白印版時,灰階的處理必須過網(黑色印刷不能有色階,將圖像加上網點,使之產生連續調之影像),使用的點陣數就是600dpi。
(3) CMYK:也稱作印刷色彩模式,是3種印刷油墨名稱的簡稱:青色Cyan、洋紅色Magenta、黃色Yellow和黑色blacK。印刷需要的色彩模式,與發光的RGB色彩模式(例如電腦顯示屏幕上顯示的圖像)有很大的不同,理論上只需要CMY三種油墨,就足夠混合出所有的顏色,而三種高濃度的油墨加在一起,就應該得到黑色,但是由於目前還不能造出高純度的油墨,CMY相加的結果,實際是暗紅色,因此還需要加入專門的黑墨,令印刷出來的色彩更真實。傳統的印刷機有4個印刷滾筒,分別負責印製CMYK這四種色的灰階圖,一張白紙進入印刷機被印4次後,便成為一張彩色印刷品。
(4) 灰階:如果頁面上的圖像全為是黑白(灰階)的,則用灰階模式較好。如用CMYK模式表示,印刷時有4個版,費用多不說,彩圖轉灰階時,也可能會因灰平衡控制不好而偏色,印刷時顏色太重以致圖像太黑。
(1) 出血:印刷裝訂工藝要求頁面任何緊貼裁切線的圖像(地色或圖片),必須在裁切線外留出一定的餘量(一般須跨出裁切線3mm),以使在修整裁切時允許有微量的對版不準,這個餘量叫做出血。
(2) 解像度:又稱解析度,用來表示圖像的精細度。圖像基本上是由像素點構成的點陣圖,每單位長度上像素點的數目,就是解像度,通常以dpi (dot per inch,每吋所含的像素點) 為單位。以一般印刷品質的要求,圖像有300dpi的解像度已經足夠。黑白稿的電子檔,最好的解像度是600dpi,因為印刷廠在製作黑白印版時,灰階的處理必須過網(黑色印刷不能有色階,將圖像加上網點,使之產生連續調之影像),使用的點陣數就是600dpi。
(3) CMYK:也稱作印刷色彩模式,是3種印刷油墨名稱的簡稱:青色Cyan、洋紅色Magenta、黃色Yellow和黑色blacK。印刷需要的色彩模式,與發光的RGB色彩模式(例如電腦顯示屏幕上顯示的圖像)有很大的不同,理論上只需要CMY三種油墨,就足夠混合出所有的顏色,而三種高濃度的油墨加在一起,就應該得到黑色,但是由於目前還不能造出高純度的油墨,CMY相加的結果,實際是暗紅色,因此還需要加入專門的黑墨,令印刷出來的色彩更真實。傳統的印刷機有4個印刷滾筒,分別負責印製CMYK這四種色的灰階圖,一張白紙進入印刷機被印4次後,便成為一張彩色印刷品。
(4) 灰階:如果頁面上的圖像全為是黑白(灰階)的,則用灰階模式較好。如用CMYK模式表示,印刷時有4個版,費用多不說,彩圖轉灰階時,也可能會因灰平衡控制不好而偏色,印刷時顏色太重以致圖像太黑。
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La mia Via
看到題目,不要以為我打算談歌劇,La mia Via,只是意大利文「我的路」的意思。我的路,英文是My Way,喜歡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英文金曲的朋友,美國殿堂級流行歌星法蘭.仙納杜拉 (Frank Sinatra) 的名曲《My Way》,相信無人不知。
生於1915年新澤西州Hoboken的仙納杜拉,是意大利移民美國的後裔,父親來自西西里。法蘭.仙納杜拉的事業成就以歌唱為主,但同時也是著名的荷里活演員。他是一位流行歌手,人們一般以傳統流行音樂和經典流行音樂來形容他的風格,不過他在1953年以後的演唱,都受到爵士樂風格所影響,所以人們也會把他歸類為爵士樂歌手。他的歌曲其實跨越了兩代人,是流行樂壇的長青樹,《My Way》是他晚年的名曲。
法蘭.仙納杜拉並非這首歌的原唱者,原曲是法國創作歌手Claude Francois 在1967年的作品《Comme d'habitude》(意即「如同往日」),保羅·安卡(Paul Anka)在1969年改編成英文版本《My Way》,並首次收錄在仙納杜拉同名專輯,歌曲自此風靡全球。這首歌不但成為仙納杜拉的代表作,在西方亦常被用作為告別歌曲,尤其是在一場表演的結束,或一個人的離開、退休。為英文版填詞的保羅·安卡,本身也是著名流行歌手,在90年代末期以後的所有演唱會,都以這首歌來作為壓軸。大家不知是否記得,電影《盜亦有盜》(Good Fellas) 完場時,以此作為閉幕歌曲;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離任時,亦特別要求以此為告別曲。根據英國「衛報」的統計,《My Way》在英國是最常播放的喪禮輓曲,著名美國車手Alan Kulwicki 在1993年離世時,也選了《My Way》為輓曲。不過最弔詭的是,「貓王」皮禮士利在70年代中期曾演唱這首作品,不久後便逝世。
歌曲以一句「And now, the end is near」作開始,令人聯想到快將離世的老人,向身邊的人回顧自己的一生高低起伏,有得有失,但對這一切無怨無悔,因為他曾堅強、自信地面對人生中的挑戰。他為自己一生自豪,因為那都是按自己所選的方式,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歌詞似乎是為晚年的仙納杜拉度身訂做的,就如香港上一代著名歌星徐小鳳的《隨想曲》和羅文的《幾許風雨》。Paul Anka在填上英文歌詞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卻已經深刻的體會到生命的滄桑。
雖然無怨無悔,離別在即,曲調不免帶哀傷。法文原版《Comme d'habitude》的意境,則截然不同,原曲講述剛失去摯愛的戀人,雖然情人已離去,但仍舊一如往日地為她蓋被子、也一如往日等著她回來,配樂中有憂傷,也有輕快,甚至有搖滾的版本。
此歌也有義大利文和西班牙文的版本(《Sì come sempre》和《A mi manera》,不過都是以《Comme d'habitude》為藍本的翻譯歌詞。今次介紹的,是《My Way》的意大利文版本《La mia Via》。
《La Mia Via 》
Perchè restare qui
se la platea è già deserta.
Perchè, che cerco mai,
che voglio mai, più del successo?
Perchè, se in fondo io
non ho lottato che per questo,
e ormai l’ho scelta già
questa mia via? (La mia via)
Vorrei, come vorrei
vederti lì in prima fila,
così, almeno tu
vedresti che sono cambiato.
Che in me non c’è già più
quell’entusiasmo di una volta.
Ma io, l’ho scelta io,
questa mia via. (questa mia strada (1) )
Indietro ormai
non si va più.
Io lo vorrei
ma non si può più.
Adesso sì, è tardi ormai,
capisco che tutto sbagliai,
perchè eri tu, soltanto tu,
questa mia via. (La mia strada)
Son qui, che senso c’è,
mi accorgo che la scena è vuota.
È qua la verità,
non sono che uno che piange.
Perchè, io più di te,
ho amato me ed i miei sogni
che ormai non hanno più
la tua via.
Indietro ormai
no, non si va.
Io lo vorrei
ma non si può più.
Adesso sì, è tardi ormai,
capisco che tutto sbagliai,
perchè eri tu, soltanto tu,
questa mia via. (La mia strada)
Adesso sì, è tardi ormai,
capisco che tutto sbagliai,
perchè eri tu, soltanto tu,
questa mia via! (La mia strada)
《La mia Via》是比利時歌手Frank Michael的名曲之一,收錄在他1990 的專輯《I love you》。Frank Michael被稱為法文情歌王,卻是意大利人,在三歲時離開意大利,移居比利時,年少時已贏得多個電台的歌唱比賽冠軍,1974年出第一張45轉法文單曲唱片《Je ne peux vivre sans toi》,到第三張單曲唱片《Dite-lui que je l'aime》(以法文翻唱Ray Peterson的名曲《Tell Laura I love her》)時,已被樂壇真正認可,其後更在法語唱片的市場佔了重要地位,九十年代在巴黎舉行的演唱會,場場爆滿。Frank Michael一直以法文歌曲作主打,《La mia Via》是為數不多的以自己母語唱出的熱門歌曲。
因為喜歡聽舊歌,《My Way》早已是耳熟能詳,但《La mia Via》,以前從沒有聽過,剛巧朋友在他一篇關於送別前任長官的網誌上,貼上了這首歌曲的音樂影像,才有機會欣賞到用意大利文唱出的版本。雖然人對於事物往往會先入為主,但聽了意大利文的版本後,覺得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反而更加喜歡。
意大利文是一種很特別的語言,聽意大利人說話,音節輾轉起落,又快又急,音調鏗鏘激昂,往往以為他們是在吵架,但唱出來的意大利文,卻又偏偏是最優美動聽的文字。聲樂藝術是音樂與語言的完美結合,意大利文是十分適合歌唱的語言,因為在字體結構與語言特點上,意大利文屬多音節文字,具有清晰、音序均勻、節奏鮮明、母音平正圓潤、渾厚而流暢的特色。意大利文中,幾乎所有的單詞都是以母音結尾,無論多長的單詞,每個母音都必須發得響亮清楚,非重讀的母音也不例外。因為發音時聲帶往往緊張度較大,幾乎就如在歌唱,有利於歌唱發聲。意大利民歌及意大利歌劇也因此而風靡歐洲,並對世界的聲樂藝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絕對不是偶然的。
有趣的是,把《My Way》唱得街知巷聞的法蘭.仙納度拉,本身也是祖籍意大利,如果當年《My Way》是用意大利文唱出,不知會否更加有味道,更加有感染力呢。
-----------------------------------------------
(1) Frank Michael的歌詞,每段尾句均與最初版本略有不同,其中Via 一 詞,大都被 Strada 取代。Strada 和 Via,其實都有「路」(Way) 的意思,但 Strada 比較接近英文Street (街) 的意思。自己的意大利文修為近乎零,只是在參加大學合唱團期間,不時會遇到意大利文的曲目,需要把歌詞生吞活剥,算是曾經接觸過一點點而已,如有謬誤,還請指正
YouTube 收錄的版本:
Frank Michael的《La mia V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YS5Fi2c6U
法文原版《Comme d'habitud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uAG-yxFlY
Elvis 逝世前最後演唱會中的《My Wa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6UpLmiS1c
<照片轉貼自網上>
生於1915年新澤西州Hoboken的仙納杜拉,是意大利移民美國的後裔,父親來自西西里。法蘭.仙納杜拉的事業成就以歌唱為主,但同時也是著名的荷里活演員。他是一位流行歌手,人們一般以傳統流行音樂和經典流行音樂來形容他的風格,不過他在1953年以後的演唱,都受到爵士樂風格所影響,所以人們也會把他歸類為爵士樂歌手。他的歌曲其實跨越了兩代人,是流行樂壇的長青樹,《My Way》是他晚年的名曲。
法蘭.仙納杜拉並非這首歌的原唱者,原曲是法國創作歌手Claude Francois 在1967年的作品《Comme d'habitude》(意即「如同往日」),保羅·安卡(Paul Anka)在1969年改編成英文版本《My Way》,並首次收錄在仙納杜拉同名專輯,歌曲自此風靡全球。這首歌不但成為仙納杜拉的代表作,在西方亦常被用作為告別歌曲,尤其是在一場表演的結束,或一個人的離開、退休。為英文版填詞的保羅·安卡,本身也是著名流行歌手,在90年代末期以後的所有演唱會,都以這首歌來作為壓軸。大家不知是否記得,電影《盜亦有盜》(Good Fellas) 完場時,以此作為閉幕歌曲;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離任時,亦特別要求以此為告別曲。根據英國「衛報」的統計,《My Way》在英國是最常播放的喪禮輓曲,著名美國車手Alan Kulwicki 在1993年離世時,也選了《My Way》為輓曲。不過最弔詭的是,「貓王」皮禮士利在70年代中期曾演唱這首作品,不久後便逝世。
歌曲以一句「And now, the end is near」作開始,令人聯想到快將離世的老人,向身邊的人回顧自己的一生高低起伏,有得有失,但對這一切無怨無悔,因為他曾堅強、自信地面對人生中的挑戰。他為自己一生自豪,因為那都是按自己所選的方式,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歌詞似乎是為晚年的仙納杜拉度身訂做的,就如香港上一代著名歌星徐小鳳的《隨想曲》和羅文的《幾許風雨》。Paul Anka在填上英文歌詞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卻已經深刻的體會到生命的滄桑。
雖然無怨無悔,離別在即,曲調不免帶哀傷。法文原版《Comme d'habitude》的意境,則截然不同,原曲講述剛失去摯愛的戀人,雖然情人已離去,但仍舊一如往日地為她蓋被子、也一如往日等著她回來,配樂中有憂傷,也有輕快,甚至有搖滾的版本。
此歌也有義大利文和西班牙文的版本(《Sì come sempre》和《A mi manera》,不過都是以《Comme d'habitude》為藍本的翻譯歌詞。今次介紹的,是《My Way》的意大利文版本《La mia Via》。
《La Mia Via 》
Perchè restare qui
se la platea è già deserta.
Perchè, che cerco mai,
che voglio mai, più del successo?
Perchè, se in fondo io
non ho lottato che per questo,
e ormai l’ho scelta già
questa mia via? (La mia via)
Vorrei, come vorrei
vederti lì in prima fila,
così, almeno tu
vedresti che sono cambiato.
Che in me non c’è già più
quell’entusiasmo di una volta.
Ma io, l’ho scelta io,
questa mia via. (questa mia strada (1) )
Indietro ormai
non si va più.
Io lo vorrei
ma non si può più.
Adesso sì, è tardi ormai,
capisco che tutto sbagliai,
perchè eri tu, soltanto tu,
questa mia via. (La mia strada)
Son qui, che senso c’è,
mi accorgo che la scena è vuota.
È qua la verità,
non sono che uno che piange.
Perchè, io più di te,
ho amato me ed i miei sogni
che ormai non hanno più
la tua via.
Indietro ormai
no, non si va.
Io lo vorrei
ma non si può più.
Adesso sì, è tardi ormai,
capisco che tutto sbagliai,
perchè eri tu, soltanto tu,
questa mia via. (La mia strada)
Adesso sì, è tardi ormai,
capisco che tutto sbagliai,
perchè eri tu, soltanto tu,
questa mia via! (La mia strada)
《La mia Via》是比利時歌手Frank Michael的名曲之一,收錄在他1990 的專輯《I love you》。Frank Michael被稱為法文情歌王,卻是意大利人,在三歲時離開意大利,移居比利時,年少時已贏得多個電台的歌唱比賽冠軍,1974年出第一張45轉法文單曲唱片《Je ne peux vivre sans toi》,到第三張單曲唱片《Dite-lui que je l'aime》(以法文翻唱Ray Peterson的名曲《Tell Laura I love her》)時,已被樂壇真正認可,其後更在法語唱片的市場佔了重要地位,九十年代在巴黎舉行的演唱會,場場爆滿。Frank Michael一直以法文歌曲作主打,《La mia Via》是為數不多的以自己母語唱出的熱門歌曲。
因為喜歡聽舊歌,《My Way》早已是耳熟能詳,但《La mia Via》,以前從沒有聽過,剛巧朋友在他一篇關於送別前任長官的網誌上,貼上了這首歌曲的音樂影像,才有機會欣賞到用意大利文唱出的版本。雖然人對於事物往往會先入為主,但聽了意大利文的版本後,覺得有一種很特別的味道,反而更加喜歡。
意大利文是一種很特別的語言,聽意大利人說話,音節輾轉起落,又快又急,音調鏗鏘激昂,往往以為他們是在吵架,但唱出來的意大利文,卻又偏偏是最優美動聽的文字。聲樂藝術是音樂與語言的完美結合,意大利文是十分適合歌唱的語言,因為在字體結構與語言特點上,意大利文屬多音節文字,具有清晰、音序均勻、節奏鮮明、母音平正圓潤、渾厚而流暢的特色。意大利文中,幾乎所有的單詞都是以母音結尾,無論多長的單詞,每個母音都必須發得響亮清楚,非重讀的母音也不例外。因為發音時聲帶往往緊張度較大,幾乎就如在歌唱,有利於歌唱發聲。意大利民歌及意大利歌劇也因此而風靡歐洲,並對世界的聲樂藝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絕對不是偶然的。
有趣的是,把《My Way》唱得街知巷聞的法蘭.仙納度拉,本身也是祖籍意大利,如果當年《My Way》是用意大利文唱出,不知會否更加有味道,更加有感染力呢。
-----------------------------------------------
(1) Frank Michael的歌詞,每段尾句均與最初版本略有不同,其中Via 一 詞,大都被 Strada 取代。Strada 和 Via,其實都有「路」(Way) 的意思,但 Strada 比較接近英文Street (街) 的意思。自己的意大利文修為近乎零,只是在參加大學合唱團期間,不時會遇到意大利文的曲目,需要把歌詞生吞活剥,算是曾經接觸過一點點而已,如有謬誤,還請指正
YouTube 收錄的版本:
Frank Michael的《La mia Vi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YS5Fi2c6U
法文原版《Comme d'habitud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EuAG-yxFlY
Elvis 逝世前最後演唱會中的《My Wa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6UpLmiS1c
<照片轉貼自網上>
Sunday, October 05, 2008
網緣
中國人相信「緣」。提起緣,一般人都會想到姻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任何關連,都是緣。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夠碰上,其實已是緣。朋友相識相交,是緣;學生能跟隨老師學習,是緣;夫妻結合,誕下後代,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更加是幾世修來的緣。
佛家有輪迴之說,相信緣是前生積德的結果,是前生的關連的延續,是有根可尋的。對於不相信輪迴之說的人,緣是無法預計的,只是隨機的巧合,生命軌跡的偶爾相交。無論觀點如何,緣都不是可以順手拈來的事物,是值得珍惜的。
親屬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的緣份,可以說是在出生前十個月便定了下來,其他的緣份,卻是在漫長的人生路上逐漸浮現,似乎更為隨機、更加無法預計。不過,自從互聯網當道之後,以往種種對「緣」的概念,幾乎都完全被顛覆了。
基本上只要你把電腦接上互聯網,通過不同的中界網站,就可以接觸到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成萬上億的「網中人」,至於是否與他們溝通,只是你的選擇,當然,對方也可以選擇是否接受你的溝通要求。只是「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碰上」,有了網絡世界,已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了。
但是也有人說,互聯網的出現,其實是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冷淡、更加疏離、更加虛假。親友之間,以往不管是否樂意,為了維持關係,還會有起碼的見面次數,有了互聯網,現在只要在適當時間經電郵或MSN送上問候,就可以交差了事,寒暄的信息,可以是預先設定、定期準時傳送(例如生日、節日的祝福),甚至是同一個拷貝分別發送給不同的親友。至於從未見面的網友,以虛假的身份,甚至虛假的性別來交流,是十分普遍的事,因為在完全不知對方底蘊的情況下,保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而在不必顯露真實身份的環境中,更可以盡情地任意妄為。這些虛假的情緣,充斥著虛擬的互聯網世界,因為就算你肯踏出一步,以真實的身份示人,也未必有相應的回報,甚至更容易成為受害者。有無知少年在互聯網被別有用心的人欺騙,繼而答允見面而遭殃;也有在互聯網購物的人,經電子管道付了錢後,卻收不到貨,甚至連付款資料也被盜取作非法用途。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教人如何不心寒。
當然,互聯網上的交往,也不全是負面的例子。我本身喜愛旅行和遠足,通過參與網上的旅行和遠足論壇,交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外,也結交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相約一起出來活動,有的甚至成為好友。居於大城市的人,每天外出時,也會碰上成千上百的人,也不見得每天都會交上朋友,而互聯網,也只是提供了一個更方便更廣闊的平台而已,能否相識相交,也得靠一個緣字。遠足論壇上有幾千的登記會員,從沒見過面,更談不上認識的,起碼有百分之九十。
「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能夠碰上,是一種緣份,但說到底,人與人的交往,能否延續這一份緣,始終要視乎雙方的誠意。好友MK君,最初相識,也是始於網上遠足論壇,他在網上得知一項遠足活動的消息,知道我有份參與,便直接以私人信息聯絡我,了解行程,也表示希望參加。我雖然並不認識他,也欣然提供資料,並歡迎他參加,後來因為志趣相投而成為朋友,也是始料未及的事。最近在網誌上與台灣的博友DM君交流台灣的登山經驗,在得知我希望購買一套台灣自然風光的錄像光碟、卻又因越洋付款的問題而為難時,DM便自告奮勇地代我購買。感激之餘,因為素未謀面,為表誠意,我提出先匯款給她,待收妥後再郵寄給我,怎料轉頭便收到她寄來的郵包。我在盡快想辦法匯出款項之餘,也只能寄回一本香港郊遊的書籍,聊表謝意,感謝她的幫忙,更感謝她的信任。
參加公開的社交活動,一樣會有很多從不認識、第一次見面的人,互聯網上的交往,與其他傳統的社交活動相比,其實也沒有大分別,保持一定的警覺性,是應該的,更深的友誼,也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和了解,才能建立,但不妨先走出第一步,以真誠待人,這樣才會有機會交到真心的朋友。
浮生半日閒 之 秋意
重陽也快到了,應該是秋高氣爽的日子,訪港的強烈熱帶風暴,實屬稀客,不過還是來了個「海高斯」。雖然進入了十月,天氣仍一直炎熱,「海高斯」最後消散,變成低壓區,卻也為香港帶來了秋意。
一號風球除下,不過偏南強風持續,還帶來連場大雨。星期天一早醒來,原本計劃了溯溪的活動,看見滿天烏雲的景象,便倒頭又繼續睡去了,果然不久便下起暴雨。中午雨勢稍緩,是外出找吃的時候了,在灣仔打了一個轉,記不起朋友介紹的是船街的哪一間餐廳。經過胡忠大廈時,看到一家越南餐廳,想起自己很久沒有吃過越式食物了,推門便進。
越戰結束後的難民潮下,作為第一收容港的香港,滯留了不少越南人,最終留在香港生根的,也有不少。正宗的越南菜,在香港已流行了不短時間,不過給人的印象,往往不當是高質素的菜式。大眾化的越南餐廳,菜的款式不多,其實越南菜吸收了不少法國菜的特色,並非一般人認為的「鄉土菜」。
這家餐廳在中環的總店經常大擺長龍,據說因為味道正宗,有朋友曾到越南旅遊,也在香港試過不少越南菜館,還是覺得這裡的味道最似越南當地,尤其是生牛肉湯河。不過為人詬病的,是侍應的服務態度,但我又沒有這樣的感覺,也許灣仔店不似中環店般繁忙,他們沒有哪般煩躁吧。我只是一個人吃,不可能嚐試到很多不同的菜,所以只能點最簡單和普通的食物-越式春卷和香茅牛肉檬粉。不過越是簡單和普通的食物,越能考驗到廚師的功夫。
越南菜講究清、淡、鮮、醇,但離不開一種甜中帶酸的口味,魚露和酸柑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佐料。我愛冷吃的檬粉,就是為了那甜中帶酸的魚露,不過爽口兼甚有彈性的檬粉,也是原因之一,只是自己腸胃敏感,冷吃的檬粉屬涼拌的冷盤,始終有一定風險。不過檬粉送入口時,爽口彈牙之餘,感到餘溫仍在,應該是新鮮煮熟,再以冷水降溫的。檬粉的份量也很足,正合我這些大胃之人。香茅牛肉的味道不過不失,不過我吃檬粉,主要是為了魚露,魚露的味道調得好,其他配料味道如何,也不會太在意。
以前在一般的越南餐廳吃越式春卷,配菜大都只有萵苣(生菜)和青瓜片,其實越南菜講究的清和鮮,新鮮香葉的配搭是不能少的。這裡的越式春卷,隨碟附上的是一籃子新鮮香葉:香花菜(薄荷葉)、九層塔(羅勒)、紫蘇葉,頗為正宗。小時候並不喜歡紫蘇的味道,唯一有機會吃到紫蘇,是喝中藥的時候,總覺得紫蘇的氣味,令本來已經很難吃的中藥茶,更加難以入口。不過自從在日本嚐過用新鮮紫蘇葉伴著吃的刺身後,便對紫蘇大為改觀,原來紫蘇的幽香,會令刺身的鮮味更加突出,紫蘇葉伴著越式春卷吃,也有相似效果呢。
午後雨停了,天色放晴,吃完午餐,便跳上了往山頂的巴士,因為大雨過後,山上必定飛泉處處。人們登扯旗山,多為了俯瞰山下五光十色的繁華都市,其實山上散落著的大大小小的華第豪宅之間,是大片的茂密的次生林,在林中小徑穿梭,只要不刻意望向山下的「廣廈千萬間」,你會忘了自己身處大都會的核心地帶附近,而是在原始森林中留連。不過我到山頂,主要還是為了雨後的飛瀑。
從山頂餐廳傍西行入接夏力道,不久便聽到潺潺水聲。山徑忽然一拐,一道飛瀑便展現眼前。從山頂流入薄扶林水塘的薄扶林石澗的上源有多支,其中一分支源自山頂公園(1902年的前港督別墅的遺址)附近,澗道被山頂的豪宅包圍,只有在橫過夏力道時,才能讓公眾親近,還在橫過前來一個大跳躍,形成一道飛瀑,因為接近源頭,水量只有在大雨後才比較可觀。這裡是夏力道,盧吉道在山的另一邊,不知何故此瀑被命名為「盧吉飛瀑」,不過這是官方的名字,辜且繼續以此稱之。
拍攝完瀑布美景,再往前走了一段,天色又灰暗起來了,於是趕快走回頭。一陣陣的風吹來,竟覺得有點冷。「海高斯」怱怱而過,帶來了雨水,也帶來了秋意。
一號風球除下,不過偏南強風持續,還帶來連場大雨。星期天一早醒來,原本計劃了溯溪的活動,看見滿天烏雲的景象,便倒頭又繼續睡去了,果然不久便下起暴雨。中午雨勢稍緩,是外出找吃的時候了,在灣仔打了一個轉,記不起朋友介紹的是船街的哪一間餐廳。經過胡忠大廈時,看到一家越南餐廳,想起自己很久沒有吃過越式食物了,推門便進。
越戰結束後的難民潮下,作為第一收容港的香港,滯留了不少越南人,最終留在香港生根的,也有不少。正宗的越南菜,在香港已流行了不短時間,不過給人的印象,往往不當是高質素的菜式。大眾化的越南餐廳,菜的款式不多,其實越南菜吸收了不少法國菜的特色,並非一般人認為的「鄉土菜」。
這家餐廳在中環的總店經常大擺長龍,據說因為味道正宗,有朋友曾到越南旅遊,也在香港試過不少越南菜館,還是覺得這裡的味道最似越南當地,尤其是生牛肉湯河。不過為人詬病的,是侍應的服務態度,但我又沒有這樣的感覺,也許灣仔店不似中環店般繁忙,他們沒有哪般煩躁吧。我只是一個人吃,不可能嚐試到很多不同的菜,所以只能點最簡單和普通的食物-越式春卷和香茅牛肉檬粉。不過越是簡單和普通的食物,越能考驗到廚師的功夫。
越南菜講究清、淡、鮮、醇,但離不開一種甜中帶酸的口味,魚露和酸柑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佐料。我愛冷吃的檬粉,就是為了那甜中帶酸的魚露,不過爽口兼甚有彈性的檬粉,也是原因之一,只是自己腸胃敏感,冷吃的檬粉屬涼拌的冷盤,始終有一定風險。不過檬粉送入口時,爽口彈牙之餘,感到餘溫仍在,應該是新鮮煮熟,再以冷水降溫的。檬粉的份量也很足,正合我這些大胃之人。香茅牛肉的味道不過不失,不過我吃檬粉,主要是為了魚露,魚露的味道調得好,其他配料味道如何,也不會太在意。
以前在一般的越南餐廳吃越式春卷,配菜大都只有萵苣(生菜)和青瓜片,其實越南菜講究的清和鮮,新鮮香葉的配搭是不能少的。這裡的越式春卷,隨碟附上的是一籃子新鮮香葉:香花菜(薄荷葉)、九層塔(羅勒)、紫蘇葉,頗為正宗。小時候並不喜歡紫蘇的味道,唯一有機會吃到紫蘇,是喝中藥的時候,總覺得紫蘇的氣味,令本來已經很難吃的中藥茶,更加難以入口。不過自從在日本嚐過用新鮮紫蘇葉伴著吃的刺身後,便對紫蘇大為改觀,原來紫蘇的幽香,會令刺身的鮮味更加突出,紫蘇葉伴著越式春卷吃,也有相似效果呢。
午後雨停了,天色放晴,吃完午餐,便跳上了往山頂的巴士,因為大雨過後,山上必定飛泉處處。人們登扯旗山,多為了俯瞰山下五光十色的繁華都市,其實山上散落著的大大小小的華第豪宅之間,是大片的茂密的次生林,在林中小徑穿梭,只要不刻意望向山下的「廣廈千萬間」,你會忘了自己身處大都會的核心地帶附近,而是在原始森林中留連。不過我到山頂,主要還是為了雨後的飛瀑。
從山頂餐廳傍西行入接夏力道,不久便聽到潺潺水聲。山徑忽然一拐,一道飛瀑便展現眼前。從山頂流入薄扶林水塘的薄扶林石澗的上源有多支,其中一分支源自山頂公園(1902年的前港督別墅的遺址)附近,澗道被山頂的豪宅包圍,只有在橫過夏力道時,才能讓公眾親近,還在橫過前來一個大跳躍,形成一道飛瀑,因為接近源頭,水量只有在大雨後才比較可觀。這裡是夏力道,盧吉道在山的另一邊,不知何故此瀑被命名為「盧吉飛瀑」,不過這是官方的名字,辜且繼續以此稱之。
拍攝完瀑布美景,再往前走了一段,天色又灰暗起來了,於是趕快走回頭。一陣陣的風吹來,竟覺得有點冷。「海高斯」怱怱而過,帶來了雨水,也帶來了秋意。
Friday, October 03, 2008
登山褲的選擇
下班後到了某大戶外用品公司逛逛,為年底為期兩週的登山活動作準備,不過主要還是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登山褲。家中本已有好幾條登山褲,只是大部份不是太薄、不太適合登高山,就是使用率太高而過度磨損。唯一一條比較新的,在最近一次清洗時,也被毀了清白:洗衣機中途怠工,登山褲與抓毛外套,泡在水中纏綿了一夜,抓毛外套的棗紅,都跑到對方身上去了,彷彿被傳染了一身的皮膚病。兩個星期的登山旅程,要滿足替換衣物的需要,得要多置一兩條褲子。
上一代的遠足愛好者不太注重裝備,覺得登山遠足靠的是體力和技巧,穿著牛仔褲球鞋、甚至西褲皮鞋在山上馳騁的前輩,仍會偶然遇到。反觀新一代的遠足愛好者,不少卻過份注重裝備,每次出動,一身昂貴的名牌登山裝備,真正有需要的,只是小部份,有些甚至連正確的使用和保養方法也不太清楚,是另一類的浪費。自己不會抗拒專業的裝備,但也不會盲目追求,不是必要的,不會特意添置,但如果是對安全和健康有幫助的,也會考慮,例如基於揹負重量對腰椎、盆骨和膝蓋等的影響,我會重視背包和登山鞋的設計,而登山褲的選擇,是另一個例子。
對於裝備的選擇,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早年開始參加遠足活動,穿的不是長牛仔褲,就是一般的短運動褲。穿短運動褲是貪涼快,只是野外不單有各種叮人的昆蟲,還有那些帶鋒利葉片和尖刺的植物,更有自己的「天敵」- 引發嚴重皮膚敏感的野漆樹。長牛仔褲有保護作用,但自己汗腺比較發達,運動期間必定全身被汗水浸透。濕透了的牛仔褲,變成沉甸甸的負擔,牛仔褲過厚或過窄,不利於散熱,也不利於攀爬活動和血液循環。後來轉穿軍褲,在軍警店購買,價錢是貴了點,但起碼是按照真正軍服的設計縫製,袋子特多方便放置物品之餘,又確有鬆身和耐磨的好處,不過排汗一項,依然不能過關,夏天登山時,經常因長期被汗水浸泡而引起汗斑。
專業的登山褲,價錢當然昂貴,購買前都會反覆考慮,不過一般都可以穿著很長的時間,還是值得的。這家戶外用品公司,沒有我慣常選用的牌子的登山褲,存貸的品牌,雖然也很有名,只是自己沒有做過事前功課,只好逐一細閱說明書,了解清楚每一個產品型號的用料和功能。一番研究後,最後買了兩條不同功能、長短兩用的登山褲。
歐洲的尺碼與亞洲的不同,一般的中碼,我穿起來都嫌稍大。試身的時候,先試了細碼的,看來很貼身,平日當做逛街時的休閒服穿,相信會很好看。不過我需要的是一條方便攀爬的登山褲,重要的是額外的空間,看起來有點衣不稱身,也沒有關係。另一條是87.4%尼龍加12.6%聚氨基甲酸酯混紡的衣料,比較厚,有保暖功能,而且很有彈性。售貨員似乎不太專業,也可能以前是在時裝店任職的,頻頻說我穿細碼很好看,又說彈性衣料貼身一點也沒問題。我知道自己要什麼,當然也不會期望自己的腰圍會有所縮減,「自知之明」的修為,在二十歲之後已略有所成 - 我選了較為鬆身的中碼。
不一定要等到過了三十歲,也不一定只限於在買衫褲的時候,對自己老實,不要自欺欺人,是任何時候都用得上的法寶。
Saturday, September 27, 2008
颱風「黑格比」
一個月之前,一些市民還在嘲笑天文台小題大做,在颱風「鸚鵡」吹襲期間掛起九號風球,風力卻是「冇料到」(不是那麼一回事)。其實香港真的很幸運,自從1983年的颱風「愛倫」後,已經多年沒有受到強烈的颱風正面吹襲,不是風不太強,就是在遠遠的地方擦身而過,但這卻令市民們對天災的警惕性,大大地降低。風暴期間,「發燒友」們會趕到海邊衝浪,普通市民一家大小到海邊看浪,竟然也是時興的活動。
因為氣候反常,天文學者早已預測今年夏天的颱風的數量會特別多,近期的幾個颱風,在菲律賓和台灣做成了嚴重的破壞。九月二十二日早上,香港天文台報告了一個強大而移動快速的颱風「黑格比」( Hagupit,台譯哈格比,國際編號0814;JTWC編號18W。名稱由菲律賓提供,意思為「鞭撻」),將會掠過本港。果然很快地,黑格比在旁晚便進入了警戒範圍,香港隨即掛起了一號戒備訊號。第二天醒來,戒備訊號轉為三號,風力明顯地增強,而且可以感受到,是比以往的三號風球下強得多。下午四時,天文台提早預告了會在六時改掛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訊號。幸而有了這預告,市民大都有充足時間趕回家,因為在接近六時,八號風球仍未正式掛起時,不少地區的風力,已經十分強勁,大老山錄得最高陣風,已達171公里。天文台 在晚上9時31分至10時30分,錄得昂坪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46公里;陣風達每小時190公里。
我家就在東面的海岸邊,面向大海,天氣好時,朋友都說很羨慕我窗前的風景,但是我是有苦自己知,每到颱風的季節,總要擔心從海上正面襲來的狂風暴雨。我回到家時,大約是下午五時半,剛踏出地下鐵路車站外,強風便迎面襲擊,短短的一百公尺距離,田上屬於堅固型的那一種雨傘,轉瞬間已被吹壓得破爛扭折,不似傘型。到了大廈門口,我要和管理員合力,一個拉、一個推,才勉強地把大門打開。
回到家中,狂風呼嘯之聲不斷,站在向海的窗旁,憑著海堤上微弱的街燈,可以看到不斷蓋過海堤、撲上堤岸公園的滔天巨浪,狂風加上暴潮,掀起的巨浪,足足超過三層樓的高度。因為剛好碰上農曆廿四的大潮,加上黑格比強風的推波助瀾,產生「風暴潮」,令水位暴漲,海水從連通大海的排水渠倒灌上陸地,渠蓋紛紛因強大的壓力被彈起,大廈周圍的花園和停車場,都成了一片汪洋。整晚的狂風怒吼,不時傳來的物件倒塌和玻璃破碎的聲響,教人睡不安寧。黑格比來得猛,也走得快,第二天早上,已在香港二百公里外掠過,早晨六時三十分,三號風球掛起,大家又要準時出門上班。
到了樓下,外面可以說是滿目瘡痍。海水已退清了,卻留下了近吋厚的泥沙和遍地的海上垃圾;多棵大樹或被吹折,或被連根拔起,倒在地上;不少較矮小的灌木,連根拔起之餘,更移送到老遠。海邊的更亭,被發現整座擱在五十公尺外的兩座大廈之間的通道上。
不過我們區的災情,其實只算一般,全港各區共有近百宗水浸、塌樹及棚架倒塌,約六十名市民在風暴中受傷。從電視新聞中看到,長洲、大嶼山大澳、鯉魚門三家村等的災情,更為嚴重。八號風球高懸逾十二句鐘,海水倒灌,長洲及大澳出現恍如海嘯般的險情,經歷了驚濤駭浪的一夜。其中在長洲,凌晨約三時開始,巨浪高達二十米,正面直撲向東堤小築的臨海村屋,村民聽到爆炸般巨響,巨浪撞倒圍牆,淘走泥土,令村屋地基下陷,恐有倒塌危險,舢舨亦被捲上岸,百多村民黑夜中緊急疏散。
香港的水鄉大澳,也是成重災區,三個月前才經歷山洪塌泥的蹂躪,又再遭颱風捲起巨浪衝擊。巨浪沖上岸,海水淹沒全村二百多戶民居,水深過人。電箱漏電起火,導致電力中斷,很多長者被困,消防員疲於奔命,遂戶拯救。年近九十的原居民廖婆婆,在大澳住了七十三年,也從未見過如此巨浪,家中水浸到天花頂,幸好及時避走上一樓,但屋內傢俱電器全被淹浸,損失慘重。
黑格比應該算是近10年來掠過本港的最強的一個八號風球,相信亦勾起了部份經歷過1979年的荷貝的市民一些回憶片段。黑格比是繼1996年的「莎莉」及1993年的「高蓮」後另一個近距離掠過本港的颱風。它以高速掠過南海北部,在香港以南約180公里掠過,颱風中心持續風力達95海浬,中心氣壓低至940 hPa,其威力之強,令長洲、大澳等地區,風力急升至暴風水平,長洲所受風力,更直逼颶風。這樣強的颱風,近年真的不多,真的不敢想像,假若黑格比距港不足100公里,破壞會是何等模樣,不過可以肯定,10號風球一定會高掛。有研究颱風多的業餘愛好者指出,假若黑格比正面襲港,相信風力可與1962年9月1日襲港的「溫黛」匹敵,其破壞力更是難以想像。香港實在是太幸運了,這樣強的一個颱風,放了香港一馬。
香港檔案照片中,其中最經典之一的,應該是颱風溫黛襲港時,北角明園西街那些被堆疊起成小山丘般的汽車。對年輕的朋友來說,颱風溫黛襲港,是很遙遠之前的事,但對於颱風「愛倫」及「約克」,相信會較有印象,其實1979年的荷貝,一直深入到緬甸才消散,比愛倫及約克都強。根據天文台的數據,約克掠過本港時,錄得的最低氣壓為976.1 hPa,而1962年的溫黛襲港時,最低氣壓為953.2 hPa,仍然保持著香港錄得的最低氣壓紀錄。黑格比的中心氣壓約為940hPa,如果正面吹襲香港,便會破了溫黛的紀錄。
今年至今為止,已有18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其中5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之內:包括了02W的「浣熊」、07W的「風神」、10W的「北冕」、13W的「鸚鵡」以及18W的「黑格比」,為本港帶來5次熱帶氣旋警告。天文台在年初預測,今年會有6至8個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內,如果預測完全準確,現在只餘1個了。香港雖然已是一個富裕的社會,科技發展令天氣預測越來越準確。也許46年前颱風溫黛襲港後哀鴻遍野的場面,不再復見;也許從前窮人聚居的寮屋區在風災後眾人痛失家園、徬徨無助的慘況,已成歷史;但是颱風襲來之時,威力仍然足以造成不少的破壞和損失。當很多人在盼望因颱風帶來的額外假期時,我還是希望,颱風請你最好不要來。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毅行的思考
十一月將近,又是毅行的季節了,天氣雖然依然酷熱,在山上已經可以遇到不少正在努力鍛鍊、為十一月初舉行的「樂施毅行者」作準備的人。參與「樂施毅行者」100公里長途遠足籌款活動,已有十一年了,近兩年雖然沒有再親身踏上100公里的路途,但仍然參與支援其他毅行隊伍的工作。100公里的長途遠足,對於熱愛遠足的我,固然是難得的挑戰,香港近年類似的活動,也越來越多,但一直參與其中的,只有「樂施毅行者」,主要是自己認同主辦單位「香港樂施會」的工作目標,希望為籌募扶貧工作所需的資金出一點綿力。
今年五月,因為朋友「三缺一」,臨時拉伕之下,遠赴東洋,參加了日本樂施會在箱根舉行的「日本毅行者」,完成之後,有一些體會,在網誌上作了分享。香港的「毅行者」是此項活動的鼻祖,也是辦得最成功的,「日本毅行者」只是第二屆,比較之下,經驗尚淺,但無論在主辦單位還是當地參加者的取向方面,都明顯地與香港的不同。日本的參加者,很多只會在指定48小時內完成,晚上亦會停下睡覺,不太看重完成時間,完成100公里,籌到善款,才是主要目標。比較熱衷於取得最快完成時間的,反而是外國隊伍。日本樂施會方面,今年更是廢除了速度的獎項,原因是不鼓勵因爭取時間而快跑,干擾到其他使用沿途的郊遊徑和步道的公眾人仕。兩地態度的差異,讓我覺得有值得反思的空間。
山友R君也曾參加過香港「毅行者」,近年還一起支援某網上遠足論壇的毅行隊伍,當上隨隊支援,陪著隊員走了近半的路程。R君看過我的分享後,覺得我只提到香港毅行者很注重取得最快完成時間,似乎是忽略了其他大部份不求名次、只想努力完成「毅行者」100公里的參加者,有點不公平。
就自已的觀察,參加「毅行者」的人,很多都是為了挑戰自己,而非別人,有人以能夠完成能為目標,有人以能夠在自己目標時間內完成便滿意,決心爭取冠軍的的隊伍,應該都集中在「超級毅行者」組別,當然超級毅行者中,也不是每一組都是希望爭取冠軍。爭取冠軍,我認為並無不妥,只是覺得,很多人都忘了毅行者的主要意義,就是為支持扶貧工而籌款。辛辛苦苦的走完100公里,最終為的,都是希望以毅力感動更多人捐出更多善款,其他的收獲,都是額外的附加價值。
作為主辦單位,樂施會舉辦「毅行者」的目的,當然是籌款。但是「毅行者」對普羅大眾的吸引力,始終是一場艱辛的競賽盛事、參加者如何的辛苦、以及冠軍隊伍一年比一年快的完成時間,傳媒的焦點,當然也會集中這裡。籌款最多的隊伍,傳媒少提及,大家沒有興趣,甚至嗤之以鼻,認為「你哋富貴之嘛,又唔係真係咁叻」。其實有不少籌得超過二萬五千元的隊伍,也是一百、二百的向親友、同事募捐得來的,反而有些完成時間不錯的隊伍,對自己十分滿意,反正也不打算以後再玩(因為籌不足基本的籌款,便沒有機會再參加),便連基本的籌款也不籌了,還埋怨「毅行者只是有錢人的玩意」。
慈善活款籌款要多,當然社會上的知名度越高越好,毅行者們要向親友開口募捐,也容易得多。大會也設有表揚毅力和籌款最多的獎勵,只是沒有很多人會留意,既然公眾的取向,都覺得「跑得快」比較吸引、更加值得歡呼,關心的是「香港隊快還是尼泊爾隊快」,冠軍的隊伍亦明顯地更能成為鎂光燈的焦點,樂施會面對傳媒時,也只能在這方面放重一點,其實也是無奈,而我也看不到將會有所改變。樂施會近年特意增加以18小時內完成的「超級毅行者」組別,還安排他們優先在最早的時段出發,避免「快隊」與「慢隊」在路上的互相影響外,也是方便「快隊」爭取更好的成績,用意明顯不過。
值得我們反思的,其實是社會普遍對「勝者為皇」的認同,剛過去的奧運會,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為冠軍們歡呼喝采,對於未能奪標的,最多可能會惋惜一下,轉眼便遺忘了,他們背後也付出過同樣的努力和犧牲,但沒有人有興趣再提。也許大家會說,運動競賽的意義,就是要爭取勝利,不過「毅行者」一開始就明義是為扶貧籌款的活動,但有意無意地,大家漸漸地把主次模糊了。
既然籌款是主要目的,那麼只要籌到更多的善款,管他參加者是帶著什麼目標而來呢。而事實上香港的「毅行者」在推廣策略上也很成功,每年吸引到大批報名參加的人,要經過抽籤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日本毅行者」的規模只有十分一,日本樂施會暫時也沒有花心思增加競賽氣氛以吸引參加者和取得更佳宣傳效果,可能是規模仍小的關係,也可能是因應社會價值觀而作的取捨(避免活動引致其他人的不便),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民眾對於慈善活動的態度,支持就是支持,不會因為其他的附加價值而更吸引他們參加。
曾經見過一些為爭取好成績的毅行隊伍,在麥理浩徑上飛馳,在其他參加者之間穿插,因為被阻,大聲地呼喝其他人讓路。可能他們並不是態度不好,只是不想因收掣不及而誤撞他人,但如果你是一個只求努力完成全程的「慢行」毅行者,又或者只是一個剛好在現場遠足晨運的普通市民,被突然衝至身後的人嚇得手忙腳亂、左閃右避之際,還要被人呼喝時,可能因為支持慈善活動而表示諒解的同時,會否也覺得「日本樂施會」的做法,其實值得我們思考?
今年五月,因為朋友「三缺一」,臨時拉伕之下,遠赴東洋,參加了日本樂施會在箱根舉行的「日本毅行者」,完成之後,有一些體會,在網誌上作了分享。香港的「毅行者」是此項活動的鼻祖,也是辦得最成功的,「日本毅行者」只是第二屆,比較之下,經驗尚淺,但無論在主辦單位還是當地參加者的取向方面,都明顯地與香港的不同。日本的參加者,很多只會在指定48小時內完成,晚上亦會停下睡覺,不太看重完成時間,完成100公里,籌到善款,才是主要目標。比較熱衷於取得最快完成時間的,反而是外國隊伍。日本樂施會方面,今年更是廢除了速度的獎項,原因是不鼓勵因爭取時間而快跑,干擾到其他使用沿途的郊遊徑和步道的公眾人仕。兩地態度的差異,讓我覺得有值得反思的空間。
山友R君也曾參加過香港「毅行者」,近年還一起支援某網上遠足論壇的毅行隊伍,當上隨隊支援,陪著隊員走了近半的路程。R君看過我的分享後,覺得我只提到香港毅行者很注重取得最快完成時間,似乎是忽略了其他大部份不求名次、只想努力完成「毅行者」100公里的參加者,有點不公平。
就自已的觀察,參加「毅行者」的人,很多都是為了挑戰自己,而非別人,有人以能夠完成能為目標,有人以能夠在自己目標時間內完成便滿意,決心爭取冠軍的的隊伍,應該都集中在「超級毅行者」組別,當然超級毅行者中,也不是每一組都是希望爭取冠軍。爭取冠軍,我認為並無不妥,只是覺得,很多人都忘了毅行者的主要意義,就是為支持扶貧工而籌款。辛辛苦苦的走完100公里,最終為的,都是希望以毅力感動更多人捐出更多善款,其他的收獲,都是額外的附加價值。
作為主辦單位,樂施會舉辦「毅行者」的目的,當然是籌款。但是「毅行者」對普羅大眾的吸引力,始終是一場艱辛的競賽盛事、參加者如何的辛苦、以及冠軍隊伍一年比一年快的完成時間,傳媒的焦點,當然也會集中這裡。籌款最多的隊伍,傳媒少提及,大家沒有興趣,甚至嗤之以鼻,認為「你哋富貴之嘛,又唔係真係咁叻」。其實有不少籌得超過二萬五千元的隊伍,也是一百、二百的向親友、同事募捐得來的,反而有些完成時間不錯的隊伍,對自己十分滿意,反正也不打算以後再玩(因為籌不足基本的籌款,便沒有機會再參加),便連基本的籌款也不籌了,還埋怨「毅行者只是有錢人的玩意」。
慈善活款籌款要多,當然社會上的知名度越高越好,毅行者們要向親友開口募捐,也容易得多。大會也設有表揚毅力和籌款最多的獎勵,只是沒有很多人會留意,既然公眾的取向,都覺得「跑得快」比較吸引、更加值得歡呼,關心的是「香港隊快還是尼泊爾隊快」,冠軍的隊伍亦明顯地更能成為鎂光燈的焦點,樂施會面對傳媒時,也只能在這方面放重一點,其實也是無奈,而我也看不到將會有所改變。樂施會近年特意增加以18小時內完成的「超級毅行者」組別,還安排他們優先在最早的時段出發,避免「快隊」與「慢隊」在路上的互相影響外,也是方便「快隊」爭取更好的成績,用意明顯不過。
值得我們反思的,其實是社會普遍對「勝者為皇」的認同,剛過去的奧運會,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為冠軍們歡呼喝采,對於未能奪標的,最多可能會惋惜一下,轉眼便遺忘了,他們背後也付出過同樣的努力和犧牲,但沒有人有興趣再提。也許大家會說,運動競賽的意義,就是要爭取勝利,不過「毅行者」一開始就明義是為扶貧籌款的活動,但有意無意地,大家漸漸地把主次模糊了。
既然籌款是主要目的,那麼只要籌到更多的善款,管他參加者是帶著什麼目標而來呢。而事實上香港的「毅行者」在推廣策略上也很成功,每年吸引到大批報名參加的人,要經過抽籤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日本毅行者」的規模只有十分一,日本樂施會暫時也沒有花心思增加競賽氣氛以吸引參加者和取得更佳宣傳效果,可能是規模仍小的關係,也可能是因應社會價值觀而作的取捨(避免活動引致其他人的不便),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民眾對於慈善活動的態度,支持就是支持,不會因為其他的附加價值而更吸引他們參加。
曾經見過一些為爭取好成績的毅行隊伍,在麥理浩徑上飛馳,在其他參加者之間穿插,因為被阻,大聲地呼喝其他人讓路。可能他們並不是態度不好,只是不想因收掣不及而誤撞他人,但如果你是一個只求努力完成全程的「慢行」毅行者,又或者只是一個剛好在現場遠足晨運的普通市民,被突然衝至身後的人嚇得手忙腳亂、左閃右避之際,還要被人呼喝時,可能因為支持慈善活動而表示諒解的同時,會否也覺得「日本樂施會」的做法,其實值得我們思考?
Thursday, September 18, 2008
富士山下的毅行者(十四) – 後記
我們不知道有這個獎,也從沒有想過會得任何獎,所以有點驚訝,但也沒有打算特意到東京出席頒獎典禮。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獎項,所以估計只是一些讓大家開心的綽頭,是口頭上的獎勵,最多也只是一張獎狀罷了,開心了一會後,就不再放在心上了。不過更驚訝的,還在後頭,東京的頒獎禮結束後不久,便收到香港樂施會的電郵:
“We are happy to inform you that the prize (4 big flags) for your team from Oxfam Trailwalker Japan has been air-mailed to our office. Please take your time to collect them...”
以我們的理解,一般獎勵或紀念性質的flags,應該是可以掛在牆上的錦旗。一星期後,「錦旗」終於到手了,我的天呀,原來是一面五公尺長的「鯉魚旗」。日本毅行者在五月中舉行,正值是日本傳統五月五日的「男孩節」後的一個星期,按照日本傳統,凡家中有男孩的,都會懸掛起色彩繽紛的鯉魚旗,以保佑男孩們平安長大、身體健康。綢布繪製成的鯉魚旗,也是表示吉祥的禮物,「鯉魚躍龍門」的典故,在江戶時代從中國流傳入日本,鯉魚在黃河逆流而上,躍過龍門成為龍,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掛起鯉魚旗,也是有希望男孩像鯉魚躍龍門般「出人頭地」的意思。在毅行途中,見到滿天隨風飄揚的鯉魚旗,只覺得很壯觀,還對自己說,有機會也買一面小的,掛在露台上,想不到願望很快就實現了,而且規模之大,更是超乎想像。收到特大鯉魚旗後,的確十分頭痛,五公尺長的鯉魚旗,非要有三層樓高的旗桿才可以掛起來,否則只有長期摺疊起來放在儲物間中。不過這是一項榮譽,縱然無法展示,我也會好好地收藏。
各毅行隊伍遞交的行程時間計劃,對大會在人手和物流上的調配安排,固然很有幫助,只是沒想到,大會對這份計劃書的認真和重視,會到達這個程度。大會可以為了避免參加者的奔跑會打擾到毅行途中其他在場的人仕,取消了競賽活動中最受歡迎和最有吸引力的速度獎項,卻特意為按計劃完成路程的隊伍設立一個獎。也許在這件事上,大家可以對日本人的價值觀,多一分了解。
感覺上日本人做事很注重事前計劃,以及執行時對進度掌握的精確性,日本公共交通工具時間表的可信賴程度,已是眾所周知。在日本,就算是很熟絡的親戚朋友,串門探訪或一起活動,亦一定會預先約定,讓對方有充分的時間作安排,而且預約好之後,一定會守時。突發性的探訪,讓別人措手不及,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遲到、延誤固然是不好,早到也是不對的,失約更是惡行。大家或者可以理解,一些遊客在日本預約了住宿,臨時遲到又沒有給對方任何的通知,甚至因為不用預付訂金而濫用店方的信任,隨意失約不出現,這都會給日本人留下如何惡劣的印象。一些民宿和旅館,甚至因此不再接受國外的住宿預約。
「香港毅行者」是此項活動的鼻祖,也辦得最成功,但「日本毅行者」今年所作的一些獎項的添廢,對於早已蛻變成以競技為目標的「香港毅行者」活動,似乎應該有一點啟示。為扶貧工作籌得最多的善款,故然應該是「毅行者」的主要目的,如何看待「毅行者」這一類活動,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人生不必是一場競賽,人的能力各有不同,不必一定要給自己定下很高的目標,也不必一定要勝過別人,只要按照自己的能力,定出適合自己的計劃,努力以赴,達到目標,也是一種成功。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8
富士山下的毅行者(十三) – 完美的結束
在到達終點之前,面前還有一座明神山。這是一座草木稀疏的渾圓土丘,鬆散的泥土,每走兩步,便滑一步,走起來較費力。平坦的土丘頂上,有一座石砌的諏訪神社,可以俯瞰整個山中湖,同時也可以眺望湖水彼岸拔地而起的富士山,可以說是這次勞累的行程中最大的獎賞,「日本毅行者」活動宣傳海報上展示的,就是這一幅美景。在我們原本的行程計劃中,也預算了在這裡欣賞富士山日落美景,當日天氣雖然大致天晴,可惜午後煙霧迷濛,站在明神山頂,近處的山中湖也幾乎看不見,莫說是富士山了。
山下湖濱的終點站經已在望,100公里的行程,只剩下兩公里了,既然無景可看,我們也不浪費時間,又開始急步下山了。在最後的一公里,終點站就在不遠處,但仍然要繞過大片的草地,兜一個大圈,感覺上非常漫長。下午5時23分,天氣變得灰暗,還下起微雨,在出迎的支援隊隊友陪同下,我與三位隊友一起跑過YMCA山中湖中心入口的拱門,完成了一百公里的「日本毅行者」。
可能不是隊伍到達的高峰時段,而且參加隊伍的數目也少得多,終點站聚集的人並不多,比起香港毅行者的屯門軍營終點站,氣氛顯得比較冷清,不過工作人員依然十分落力地為衝線的隊伍打氣。接過完成證書後,支援隊為我們準備了啤酒代香檳,舉杯慶祝。負責頒發證書給我們的,原來就是一路上不斷碰面、與隊友B談得很投契的大會義務攝影師呢。
經過了32小時23分鐘的辛勞後,得到的除了是完成證書外,還有那難忘的過程和一路上美麗的風景。美麗的風景,不單是眼睛看到的秀麗山水、日月晨昏的光影變換,還有那對當地社區投入支持扶貧籌募活動的熱忱的深刻印象。當然,還有那能為扶貧工作籌得接近一萬港元善款的喜悅。我們每人在終點收到的,還有一張當地初中學生為每一位毅行者親手造的書簽,上面寫上了感謝和祝賀完成的日語字句,他們的心思,教收到書簽的毅行者們感到窩心。
我們在山中湖畔的民宿訂下房間,多留了一天,遊覽附近的湖光山色,可惜富士山一直躲在雲霧中,沒有露面。因為要繼續在日本的行程,在第三天的早上,我便告別各位隊友,獨自乘坐長途巴士回東京新宿。曦微晨光下,正當我帶著美好的回憶、也夾雜著一點點與富士山緣慳一面的遺憾,準備離開山中湖的時候,天際濃濃的雲幕緩緩拉開,繼而消散,煙波浩瀚的山中湖對岸,現出了金光映照下的富士雪峰。
<* 隊伍在終點的照片,轉貼自日本毅行者官方照片集>
考考你:在第一張照片中,有一些在早前幾篇的網誌中曾提及過的物品,看看你找到多少件?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千里共嬋娟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千古傳唱的中秋詞《水調歌頭》,為北宋大詞人蘇軾(東坡)所作。對中國文學不熟悉者,大概也會聽過這首詞,因為早年梁弘志把原詞譜上音樂,創作成一曲《但願人長久》,經台灣歌星鄧麗君的演繹,成為了街知巷聞的國語名曲。其後香港歌手王菲在1995年發表向鄧麗君致敬的專輯中,翻唱了這首歌,也成為了王菲本人的經典曲目。
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中秋詞,南宋胡仔(元任)在其詩詞評論集《苕溪漁隱叢話》中更讚譽為﹕「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據東坡本人所記,「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詞人在中秋佳節觸景生情,思念天各一方的弟弟,遙寄祝福。自己很喜歡這首詞,尤其是到了外國唸大學的期間,感受更深。
這首詞也不只是感懷嗟歎,其實也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人生哲理的參悟、對不如意事豁達樂觀的態度。詞人幻想著自己乘風在天上神遊,雖然捨棄不了塵世的牽掛,但又能看透人生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己也是一個隨緣的人,世事多變,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既來之則安之,唯有保持樂觀面對,把不如意事,當成是人生的磨練。
大家同住地球村,同一明月之下,雖然相隔異地,依然息息相關。但願大家都能珍惜身邊的一切,清澈的水、清潔的泥土、清新的空氣、清朗的天空,都能長久。
今年的中秋假期,一班朋友相約到廣東英德附近的英西峰林賞月渡佳節,很快便要出發了,回來後再與大家分享吧。在這裡預先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中秋節,人月兩團圓。
Saturday, August 30, 2008
水清沙幼東平洲
香港有著漫長、曲折而美麗的海岸線,可惜因為城市的發展,天然的海岸線不斷地被破壞,海岸保護區和海岸公園的成立,只是近年的事。早於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喜歡野外遠足活動的前輩,對香港海岸線的天然美,已經十分欣賞,當年的香港四大野外奇觀,「平洲奇石」、「大浪群灘」、「東海岩洞」以及「帽山飛流」,海岸風光就佔了三席,其中東平洲獨特的沉積岩,更是學術界也公認的地質奇觀,是香港最典型的沉積岩海蝕地貌考察地區,亦是本地唯一完整地把沉積岩層保存下來的地區。
每年都會到訪東平洲,不過通常都會在夏天的日子。因為東北季候風的關係,冬日的子東平洲,多是驚濤拍岸,不利於海岸探索,大量的海上垃圾,亦會隨季候風,從大陸沿海地區漂來,情況讓人慘不忍睹。要一探島上的海蝕平台和海蝕洞,就要趁潮汐大退的日子,如果要碰巧是假日,又要是白天,一年中不會有很多天,剛過去的星期六(八月三十日),就是這樣的一個天賜的好日子,潮汐在下午大退至0.5公尺,而且天朗氣清,風平浪靜,當然不能錯過。
東平洲位於香港大鵬灣東北部海止的一個小孤島,是本港最東及最北的島嶼,要到訪東平洲,就要在中文大學附近的馬料水乘搭街渡,那是一小時四十五分鐘(視水流而定)的航程,而且只在周六及周日才有航班。如果海上風浪不大,這會是一個教人心情暢快的航程,因為沿途駛經赤門海峽,碧海藍天,八仙嶼、馬鞍山、黃竹角沿岸、西貢半島諸峰、火紅的赤洲等等,一一影入眼簾。當街渡駛近東平洲時,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它叫做「平」洲:全島地型平坦,最高點也只有48公尺,就像一個平台般,浮在蔚藍色的海面。
街渡駛近碼頭,已經可以看到如玻璃般的海水中的珊瑚礁和穿梭其間的游魚。一般遊人會逗留在東岸,或游泳、或浮潛、或潛水,各適其適。喜歡步行探島的旱鴨子,就會沿島上的郊遊徑,探訪島上名勝。全島面積約1.1平方公里的東平洲,其實不大,長約3公里,寬約500米,不用兩個小時便走完。我習慣沿海岸線作全島綑遊,在退潮的日子,需要約三個小時,在潮漲的日子,因為海蝕平台被淹沒,會出現很多有難度的直崖橫攀,就需要更多時間。
登上碼頭,我向右轉,沿著沙幼得像粉的沙灘,經過如機槍堡般的「貓公洞」,步向島北的洲尾角和白灣,沿途水清沙幼,夾雜著外露的頁岩。東平洲遠離香港的大陸,卻十分接近深圳市的大鵬半島,隔海不遠處,便是內地的大、小梅沙渡假區。早十年前,大鵬半島還未開發,東平洲是真正地遠離繁華都市的喧囂,隨著近年對岸的渡假設施和樓房不斷的興建,東平洲上寧靜悠遠的風情,已經大不如前,只有背向大陸的西岸,才能寧靜依然。兩年前煤氣公司在對岸興建大鵬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龐大的建築物,從東平洲東岸任何一個角度,都清晰可見,遠離喧囂的印象,亦從此消失,的確是十分可惜。
經過洲尾角之後,是沙灘的終結,頁岩海崖和海蝕平台的開始,潮漲的日子,這裡會被淹沒,所以郊遊徑在這裡左轉上山,今天是大退,所以可以繼續向前。東平洲大部分地方的岩石均為侏羅紀時期的沉積岩,沉積在水底的泥沙被擠壓,一層一層平疊,成為硅質粉砂岩。因為沉積層數多而薄,好像疊起的紙張,故稱為「頁岩」。層狀的粉砂岩經過約五千五百萬年的地殼變動、上升、風化、海浪侵蝕,就是今天見到的獨特地貌及很多的奇岩怪石。
到了白灣,一層堅硬、厚度為八十厘米的燧石粉砂岩層外露,夾在頁岩之中,這片岩層會一直沿西岸伸展,直至著名勝景「龍落水」,因為景觀與「龍落水」近似,所以被稱為「小龍落水」。經過一大段狹窄的海蝕平台地,另一典型的海蝕地貌景觀「斬頸洲」便出現眼前。
斬頸洲的名字十分形象化,因為看似一隻狗伏於岸邊,卻在頸部位置被斬斷,與身體分離狗頭,浮於海面。斬頸洲本為伸入海中的岬角,海浪沿岬角上垂直的岩層弱帶侵蝕,深入、擴闊成海蝕洞,然後打通兩邊成海蝕拱,最終頂部塌下,成為海蝕隙,岬角的一端從此分離,成為獨立的海蝕柱,亦即是俗稱的斬頸洲。斬頸洲石灘與島中央的「龍鱗咀」的64號燈塔之間,是一片更闊的海蝕平台,頁岩在這裡呈現層層疊疊的三角型如鱗片狀的結構,「龍鱗咀」這個名字,也是改得十分貼切。
過了龍鱗咀,便是上文提到的名勝「龍落水」,堅硬的燧石粉砂岩層,不似頁岩般容易被侵蝕,在頁岩之間凸起,如嵌在石中的白龍,地殼變動令岩層傾斜,在「龍落水」這個位置剛好斜插入海中,如神龍入海,「龍落水」的名字就是由此而起。因為潮水尚未退盡,而午飯時間又到,於是便接回郊遊徑,回到東岸亞媽灣的村落午膳。
不要看東平洲面積不大,在全盛時期,曾有2000多人居住,島民多來自大鵬灣,聚居於東岸的十條村,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亦有約1500人,不過現時居民都已遷往大埔居住,只有在大時大節,或者周未假日,才會回到島上。島上仍然為遊客提供食宿的鄉村士多,集中在碼頭以北的大塘灣,碼頭以南的亞媽灣,也有提供食宿的士多,但規模和生意都不及大塘灣那邊,近年更是需要預約,屋主才會回來開門。到達亞媽灣時,本想光顧一下,卻發現無人營業,幸好自備了食物,便隨便在天后廟外找個地方坐下,吃自己帶來的午餐了。
亞媽灣本身也是個水涌沙幼的沙灘,潔白的珊瑚沙,加上清澈的海水,真想一躍入海,暢泳其中,不過今天主要是為攝影,也沒有帶備下水的衣物,還是作罷。下午主要是探遊島南的海蝕平台和海洞,這些景點,平時大部分都會淹沒在水平線以下,加上海浪拍岸,探遊不易,今天下午潮水退盡,是最好的時機。其實除了海蝕地貌,東平洲東北部水底下是全港最大、面積1.8平方公里的近岸珊瑚、海藻及海草群落,有機會定會再來浮潛,看看這個水中的「熱帶雨林」,今天欣賞的,是露出水面的海蝕平台上,一池接一池的海水中,被困著的潮間帶生物。
東平洲上的露營地點,就在亞媽灣的盡頭,海邊便是著名的「更樓石」,早在我認識東平洲之前,更樓石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兩座平頂的頁岩巨石,在海蝕平台上屹如更樓,十分形似。從側面看,更樓的「牆壁」被海浪風化得千瘡百孔,看來有點像一個人的面容。爬到「更樓」頂,眺望大灣灣,天色清朗,連大鵬半島上的七娘山,都好像近在咫尺。
更樓石東南,是那有「難過水」之名的一系列海蝕平台的起點,因為面向浩瀚的大海,經常驚濤拍岸,遊人若要通過,非得風平浪靜的日子不可,又或者潮水大退之時。潮漲時海水淹過海蝕平台,沿岸剩下的,便只有一堵堵百幾十公尺高的直崖,然而頁岩的直崖上,層層疊疊的紋理,形成一條條天然棧道,欲可以勉強立足,身手好的朋友,可以小心地橫攀而過,所以並非「不能」過,只是「很難」過而已。當然,為安全著想,還是等待潮退浪靜的日子比較好。
因為面向大海,海蝕的現象特別厲害,海蝕平台也十分寬廣,走在潮退後的平台上,右邊是直立海崖,也是全島最高點,感覺有如沿著一座城池高牆下的海濱大道漫步。平台上奇形怪狀的石景,品種豐富的潮間帶生物,教人目不暇給。經過頭岩、二岩,「海濱大道」最後在一個海蝕洞前曳然而止。海浪在海崖止侵蝕出一個三角型的海洞,洞壁上顯現沉積岩典型的一層層平行的橫紋,圓椎型的洞室,人們給了它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 - 「海螺洞」。平常的日子,海螺洞的洞口會被淹浸,要探洞就需要涉水,甚至要游水入洞,今天大退,鋪滿沙粒的洞底都露出來了。
海螺洞的另一邊,就是「龍落水」所在的沙灘,環島半周,又回到上午旅程的終點。時間尚早,不想在沙灘暴曬,便沿另一條村路,經過警署回到大塘灣的士多,享受過冰凍的飲料和豆腐花,才悠閒地步出碼頭,在怡人的海風中等候回航的街渡(1)。
---------------------------------------
(1) 街渡:香港人對行走固定村郊或離島之間航線、載客量較少的渡輪的稱呼。
每年都會到訪東平洲,不過通常都會在夏天的日子。因為東北季候風的關係,冬日的子東平洲,多是驚濤拍岸,不利於海岸探索,大量的海上垃圾,亦會隨季候風,從大陸沿海地區漂來,情況讓人慘不忍睹。要一探島上的海蝕平台和海蝕洞,就要趁潮汐大退的日子,如果要碰巧是假日,又要是白天,一年中不會有很多天,剛過去的星期六(八月三十日),就是這樣的一個天賜的好日子,潮汐在下午大退至0.5公尺,而且天朗氣清,風平浪靜,當然不能錯過。
東平洲位於香港大鵬灣東北部海止的一個小孤島,是本港最東及最北的島嶼,要到訪東平洲,就要在中文大學附近的馬料水乘搭街渡,那是一小時四十五分鐘(視水流而定)的航程,而且只在周六及周日才有航班。如果海上風浪不大,這會是一個教人心情暢快的航程,因為沿途駛經赤門海峽,碧海藍天,八仙嶼、馬鞍山、黃竹角沿岸、西貢半島諸峰、火紅的赤洲等等,一一影入眼簾。當街渡駛近東平洲時,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它叫做「平」洲:全島地型平坦,最高點也只有48公尺,就像一個平台般,浮在蔚藍色的海面。
街渡駛近碼頭,已經可以看到如玻璃般的海水中的珊瑚礁和穿梭其間的游魚。一般遊人會逗留在東岸,或游泳、或浮潛、或潛水,各適其適。喜歡步行探島的旱鴨子,就會沿島上的郊遊徑,探訪島上名勝。全島面積約1.1平方公里的東平洲,其實不大,長約3公里,寬約500米,不用兩個小時便走完。我習慣沿海岸線作全島綑遊,在退潮的日子,需要約三個小時,在潮漲的日子,因為海蝕平台被淹沒,會出現很多有難度的直崖橫攀,就需要更多時間。
登上碼頭,我向右轉,沿著沙幼得像粉的沙灘,經過如機槍堡般的「貓公洞」,步向島北的洲尾角和白灣,沿途水清沙幼,夾雜著外露的頁岩。東平洲遠離香港的大陸,卻十分接近深圳市的大鵬半島,隔海不遠處,便是內地的大、小梅沙渡假區。早十年前,大鵬半島還未開發,東平洲是真正地遠離繁華都市的喧囂,隨著近年對岸的渡假設施和樓房不斷的興建,東平洲上寧靜悠遠的風情,已經大不如前,只有背向大陸的西岸,才能寧靜依然。兩年前煤氣公司在對岸興建大鵬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龐大的建築物,從東平洲東岸任何一個角度,都清晰可見,遠離喧囂的印象,亦從此消失,的確是十分可惜。
經過洲尾角之後,是沙灘的終結,頁岩海崖和海蝕平台的開始,潮漲的日子,這裡會被淹沒,所以郊遊徑在這裡左轉上山,今天是大退,所以可以繼續向前。東平洲大部分地方的岩石均為侏羅紀時期的沉積岩,沉積在水底的泥沙被擠壓,一層一層平疊,成為硅質粉砂岩。因為沉積層數多而薄,好像疊起的紙張,故稱為「頁岩」。層狀的粉砂岩經過約五千五百萬年的地殼變動、上升、風化、海浪侵蝕,就是今天見到的獨特地貌及很多的奇岩怪石。
到了白灣,一層堅硬、厚度為八十厘米的燧石粉砂岩層外露,夾在頁岩之中,這片岩層會一直沿西岸伸展,直至著名勝景「龍落水」,因為景觀與「龍落水」近似,所以被稱為「小龍落水」。經過一大段狹窄的海蝕平台地,另一典型的海蝕地貌景觀「斬頸洲」便出現眼前。
斬頸洲的名字十分形象化,因為看似一隻狗伏於岸邊,卻在頸部位置被斬斷,與身體分離狗頭,浮於海面。斬頸洲本為伸入海中的岬角,海浪沿岬角上垂直的岩層弱帶侵蝕,深入、擴闊成海蝕洞,然後打通兩邊成海蝕拱,最終頂部塌下,成為海蝕隙,岬角的一端從此分離,成為獨立的海蝕柱,亦即是俗稱的斬頸洲。斬頸洲石灘與島中央的「龍鱗咀」的64號燈塔之間,是一片更闊的海蝕平台,頁岩在這裡呈現層層疊疊的三角型如鱗片狀的結構,「龍鱗咀」這個名字,也是改得十分貼切。
過了龍鱗咀,便是上文提到的名勝「龍落水」,堅硬的燧石粉砂岩層,不似頁岩般容易被侵蝕,在頁岩之間凸起,如嵌在石中的白龍,地殼變動令岩層傾斜,在「龍落水」這個位置剛好斜插入海中,如神龍入海,「龍落水」的名字就是由此而起。因為潮水尚未退盡,而午飯時間又到,於是便接回郊遊徑,回到東岸亞媽灣的村落午膳。
不要看東平洲面積不大,在全盛時期,曾有2000多人居住,島民多來自大鵬灣,聚居於東岸的十條村,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亦有約1500人,不過現時居民都已遷往大埔居住,只有在大時大節,或者周未假日,才會回到島上。島上仍然為遊客提供食宿的鄉村士多,集中在碼頭以北的大塘灣,碼頭以南的亞媽灣,也有提供食宿的士多,但規模和生意都不及大塘灣那邊,近年更是需要預約,屋主才會回來開門。到達亞媽灣時,本想光顧一下,卻發現無人營業,幸好自備了食物,便隨便在天后廟外找個地方坐下,吃自己帶來的午餐了。
亞媽灣本身也是個水涌沙幼的沙灘,潔白的珊瑚沙,加上清澈的海水,真想一躍入海,暢泳其中,不過今天主要是為攝影,也沒有帶備下水的衣物,還是作罷。下午主要是探遊島南的海蝕平台和海洞,這些景點,平時大部分都會淹沒在水平線以下,加上海浪拍岸,探遊不易,今天下午潮水退盡,是最好的時機。其實除了海蝕地貌,東平洲東北部水底下是全港最大、面積1.8平方公里的近岸珊瑚、海藻及海草群落,有機會定會再來浮潛,看看這個水中的「熱帶雨林」,今天欣賞的,是露出水面的海蝕平台上,一池接一池的海水中,被困著的潮間帶生物。
東平洲上的露營地點,就在亞媽灣的盡頭,海邊便是著名的「更樓石」,早在我認識東平洲之前,更樓石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兩座平頂的頁岩巨石,在海蝕平台上屹如更樓,十分形似。從側面看,更樓的「牆壁」被海浪風化得千瘡百孔,看來有點像一個人的面容。爬到「更樓」頂,眺望大灣灣,天色清朗,連大鵬半島上的七娘山,都好像近在咫尺。
因為面向大海,海蝕的現象特別厲害,海蝕平台也十分寬廣,走在潮退後的平台上,右邊是直立海崖,也是全島最高點,感覺有如沿著一座城池高牆下的海濱大道漫步。平台上奇形怪狀的石景,品種豐富的潮間帶生物,教人目不暇給。經過頭岩、二岩,「海濱大道」最後在一個海蝕洞前曳然而止。海浪在海崖止侵蝕出一個三角型的海洞,洞壁上顯現沉積岩典型的一層層平行的橫紋,圓椎型的洞室,人們給了它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 - 「海螺洞」。平常的日子,海螺洞的洞口會被淹浸,要探洞就需要涉水,甚至要游水入洞,今天大退,鋪滿沙粒的洞底都露出來了。
海螺洞的另一邊,就是「龍落水」所在的沙灘,環島半周,又回到上午旅程的終點。時間尚早,不想在沙灘暴曬,便沿另一條村路,經過警署回到大塘灣的士多,享受過冰凍的飲料和豆腐花,才悠閒地步出碼頭,在怡人的海風中等候回航的街渡(1)。
---------------------------------------
(1) 街渡:香港人對行走固定村郊或離島之間航線、載客量較少的渡輪的稱呼。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