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30, 2008

水清沙幼東平洲

香港有著漫長、曲折而美麗的海岸線,可惜因為城市的發展,天然的海岸線不斷地被破壞,海岸保護區和海岸公園的成立,只是近年的事。早於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喜歡野外遠足活動的前輩,對香港海岸線的天然美,已經十分欣賞,當年的香港四大野外奇觀,「平洲奇石」、「大浪群灘」、「東海岩洞」以及「帽山飛流」,海岸風光就佔了三席,其中東平洲獨特的沉積岩,更是學術界也公認的地質奇觀,是香港最典型的沉積岩海蝕地貌考察地區,亦是本地唯一完整地把沉積岩層保存下來的地區。

每年都會到訪東平洲,不過通常都會在夏天的日子。因為東北季候風的關係,冬日的子東平洲,多是驚濤拍岸,不利於海岸探索,大量的海上垃圾,亦會隨季候風,從大陸沿海地區漂來,情況讓人慘不忍睹。要一探島上的海蝕平台和海蝕洞,就要趁潮汐大退的日子,如果要碰巧是假日,又要是白天,一年中不會有很多天,剛過去的星期六(八月三十日),就是這樣的一個天賜的好日子,潮汐在下午大退至0.5公尺,而且天朗氣清,風平浪靜,當然不能錯過。

東平洲位於香港大鵬灣東北部海止的一個小孤島,是本港最東及最北的島嶼,要到訪東平洲,就要在中文大學附近的馬料水乘搭街渡,那是一小時四十五分鐘(視水流而定)的航程,而且只在周六及周日才有航班。如果海上風浪不大,這會是一個教人心情暢快的航程,因為沿途駛經赤門海峽,碧海藍天,八仙嶼、馬鞍山、黃竹角沿岸、西貢半島諸峰、火紅的赤洲等等,一一影入眼簾。當街渡駛近東平洲時,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它叫做「平」洲:全島地型平坦,最高點也只有48公尺,就像一個平台般,浮在蔚藍色的海面。

街渡駛近碼頭,已經可以看到如玻璃般的海水中的珊瑚礁和穿梭其間的游魚。一般遊人會逗留在東岸,或游泳、或浮潛、或潛水,各適其適。喜歡步行探島的旱鴨子,就會沿島上的郊遊徑,探訪島上名勝。全島面積約1.1平方公里的東平洲,其實不大,長約3公里,寬約500米,不用兩個小時便走完。我習慣沿海岸線作全島綑遊,在退潮的日子,需要約三個小時,在潮漲的日子,因為海蝕平台被淹沒,會出現很多有難度的直崖橫攀,就需要更多時間。


登上碼頭,我向右轉,沿著沙幼得像粉的沙灘,經過如機槍堡般的「貓公洞」,步向島北的洲尾角和白灣,沿途水清沙幼,夾雜著外露的頁岩。東平洲遠離香港的大陸,卻十分接近深圳市的大鵬半島,隔海不遠處,便是內地的大、小梅沙渡假區。早十年前,大鵬半島還未開發,東平洲是真正地遠離繁華都市的喧囂,隨著近年對岸的渡假設施和樓房不斷的興建,東平洲上寧靜悠遠的風情,已經大不如前,只有背向大陸的西岸,才能寧靜依然。兩年前煤氣公司在對岸興建大鵬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龐大的建築物,從東平洲東岸任何一個角度,都清晰可見,遠離喧囂的印象,亦從此消失,的確是十分可惜。


經過洲尾角之後,是沙灘的終結,頁岩海崖和海蝕平台的開始,潮漲的日子,這裡會被淹沒,所以郊遊徑在這裡左轉上山,今天是大退,所以可以繼續向前。東平洲大部分地方的岩石均為侏羅紀時期的沉積岩,沉積在水底的泥沙被擠壓,一層一層平疊,成為硅質粉砂岩。因為沉積層數多而薄,好像疊起的紙張,故稱為「頁岩」。層狀的粉砂岩經過約五千五百萬年的地殼變動、上升、風化、海浪侵蝕,就是今天見到的獨特地貌及很多的奇岩怪石。

到了白灣,一層堅硬、厚度為八十厘米的燧石粉砂岩層外露,夾在頁岩之中,這片岩層會一直沿西岸伸展,直至著名勝景「龍落水」,因為景觀與「龍落水」近似,所以被稱為「小龍落水」。經過一大段狹窄的海蝕平台地,另一典型的海蝕地貌景觀「斬頸洲」便出現眼前。


斬頸洲的名字十分形象化,因為看似一隻狗伏於岸邊,卻在頸部位置被斬斷,與身體分離狗頭,浮於海面。斬頸洲本為伸入海中的岬角,海浪沿岬角上垂直的岩層弱帶侵蝕,深入、擴闊成海蝕洞,然後打通兩邊成海蝕拱,最終頂部塌下,成為海蝕隙,岬角的一端從此分離,成為獨立的海蝕柱,亦即是俗稱的斬頸洲。斬頸洲石灘與島中央的「龍鱗咀」的64號燈塔之間,是一片更闊的海蝕平台,頁岩在這裡呈現層層疊疊的三角型如鱗片狀的結構,「龍鱗咀」這個名字,也是改得十分貼切。


過了龍鱗咀,便是上文提到的名勝「龍落水」,堅硬的燧石粉砂岩層,不似頁岩般容易被侵蝕,在頁岩之間凸起,如嵌在石中的白龍,地殼變動令岩層傾斜,在「龍落水」這個位置剛好斜插入海中,如神龍入海,「龍落水」的名字就是由此而起。因為潮水尚未退盡,而午飯時間又到,於是便接回郊遊徑,回到東岸亞媽灣的村落午膳。



不要看東平洲面積不大,在全盛時期,曾有2000多人居住,島民多來自大鵬灣,聚居於東岸的十條村,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亦有約1500人,不過現時居民都已遷往大埔居住,只有在大時大節,或者周未假日,才會回到島上。島上仍然為遊客提供食宿的鄉村士多,集中在碼頭以北的大塘灣,碼頭以南的亞媽灣,也有提供食宿的士多,但規模和生意都不及大塘灣那邊,近年更是需要預約,屋主才會回來開門。到達亞媽灣時,本想光顧一下,卻發現無人營業,幸好自備了食物,便隨便在天后廟外找個地方坐下,吃自己帶來的午餐了。

亞媽灣本身也是個水涌沙幼的沙灘,潔白的珊瑚沙,加上清澈的海水,真想一躍入海,暢泳其中,不過今天主要是為攝影,也沒有帶備下水的衣物,還是作罷。下午主要是探遊島南的海蝕平台和海洞,這些景點,平時大部分都會淹沒在水平線以下,加上海浪拍岸,探遊不易,今天下午潮水退盡,是最好的時機。其實除了海蝕地貌,東平洲東北部水底下是全港最大、面積1.8平方公里的近岸珊瑚、海藻及海草群落,有機會定會再來浮潛,看看這個水中的「熱帶雨林」,今天欣賞的,是露出水面的海蝕平台上,一池接一池的海水中,被困著的潮間帶生物。

東平洲上的露營地點,就在亞媽灣的盡頭,海邊便是著名的「更樓石」,早在我認識東平洲之前,更樓石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兩座平頂的頁岩巨石,在海蝕平台上屹如更樓,十分形似。從側面看,更樓的「牆壁」被海浪風化得千瘡百孔,看來有點像一個人的面容。爬到「更樓」頂,眺望大灣灣,天色清朗,連大鵬半島上的七娘山,都好像近在咫尺。


更樓石東南,是那有「難過水」之名的一系列海蝕平台的起點,因為面向浩瀚的大海,經常驚濤拍岸,遊人若要通過,非得風平浪靜的日子不可,又或者潮水大退之時。潮漲時海水淹過海蝕平台,沿岸剩下的,便只有一堵堵百幾十公尺高的直崖,然而頁岩的直崖上,層層疊疊的紋理,形成一條條天然棧道,欲可以勉強立足,身手好的朋友,可以小心地橫攀而過,所以並非「不能」過,只是「很難」過而已。當然,為安全著想,還是等待潮退浪靜的日子比較好。


因為面向大海,海蝕的現象特別厲害,海蝕平台也十分寬廣,走在潮退後的平台上,右邊是直立海崖,也是全島最高點,感覺有如沿著一座城池高牆下的海濱大道漫步。平台上奇形怪狀的石景,品種豐富的潮間帶生物,教人目不暇給。經過頭岩、二岩,「海濱大道」最後在一個海蝕洞前曳然而止。海浪在海崖止侵蝕出一個三角型的海洞,洞壁上顯現沉積岩典型的一層層平行的橫紋,圓椎型的洞室,人們給了它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 - 「海螺洞」。平常的日子,海螺洞的洞口會被淹浸,要探洞就需要涉水,甚至要游水入洞,今天大退,鋪滿沙粒的洞底都露出來了。

海螺洞的另一邊,就是「龍落水」所在的沙灘,環島半周,又回到上午旅程的終點。時間尚早,不想在沙灘暴曬,便沿另一條村路,經過警署回到大塘灣的士多,享受過冰凍的飲料和豆腐花,才悠閒地步出碼頭,在怡人的海風中等候回航的街渡(1)。


---------------------------------------
(1) 街渡:香港人對行走固定村郊或離島之間航線、載客量較少的渡輪的稱呼。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