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相信「緣」。提起緣,一般人都會想到姻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任何關連,都是緣。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夠碰上,其實已是緣。朋友相識相交,是緣;學生能跟隨老師學習,是緣;夫妻結合,誕下後代,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更加是幾世修來的緣。
佛家有輪迴之說,相信緣是前生積德的結果,是前生的關連的延續,是有根可尋的。對於不相信輪迴之說的人,緣是無法預計的,只是隨機的巧合,生命軌跡的偶爾相交。無論觀點如何,緣都不是可以順手拈來的事物,是值得珍惜的。
親屬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的緣份,可以說是在出生前十個月便定了下來,其他的緣份,卻是在漫長的人生路上逐漸浮現,似乎更為隨機、更加無法預計。不過,自從互聯網當道之後,以往種種對「緣」的概念,幾乎都完全被顛覆了。
基本上只要你把電腦接上互聯網,通過不同的中界網站,就可以接觸到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成萬上億的「網中人」,至於是否與他們溝通,只是你的選擇,當然,對方也可以選擇是否接受你的溝通要求。只是「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碰上」,有了網絡世界,已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了。

當然,互聯網上的交往,也不全是負面的例子。我本身喜愛旅行和遠足,通過參與網上的旅行和遠足論壇,交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外,也結交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相約一起出來活動,有的甚至成為好友。居於大城市的人,每天外出時,也會碰上成千上百的人,也不見得每天都會交上朋友,而互聯網,也只是提供了一個更方便更廣闊的平台而已,能否相識相交,也得靠一個緣字。遠足論壇上有幾千的登記會員,從沒見過面,更談不上認識的,起碼有百分之九十。
「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能夠碰上,是一種緣份,但說到底,人與人的交往,能否延續這一份緣,始終要視乎雙方的誠意。好友MK君,最初相識,也是始於網上遠足論壇,他在網上得知一項遠足活動的消息,知道我有份參與,便直接以私人信息聯絡我,了解行程,也表示希望參加。我雖然並不認識他,也欣然提供資料,並歡迎他參加,後來因為志趣相投而成為朋友,也是始料未及的事。最近在網誌上與台灣的博友DM君交流台灣的登山經驗,在得知我希望購買一套台灣自然風光的錄像光碟、卻又因越洋付款的問題而為難時,DM便自告奮勇地代我購買。感激之餘,因為素未謀面,為表誠意,我提出先匯款給她,待收妥後再郵寄給我,怎料轉頭便收到她寄來的郵包。我在盡快想辦法匯出款項之餘,也只能寄回一本香港郊遊的書籍,聊表謝意,感謝她的幫忙,更感謝她的信任。
參加公開的社交活動,一樣會有很多從不認識、第一次見面的人,互聯網上的交往,與其他傳統的社交活動相比,其實也沒有大分別,保持一定的警覺性,是應該的,更深的友誼,也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和了解,才能建立,但不妨先走出第一步,以真誠待人,這樣才會有機會交到真心的朋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