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04, 2007

Living with the Locale – 香港當代陶藝薈萃


前天中午有事出中環,途經大會堂,無意中發現了低座展覽廳剛開始了一個名為「Living with the Locale 本.式.生活」的現代陶瓷藝術展覽,一個集合了賴志剛、何大均、馬素梅、黃美莉、梁冠明、馮笑嫺、李慧嫻、陳錦成、Katherine Mahoney、李文燕等多位香港本地陶瓷藝術家攜手舉辦的聯展。


因為受伯父的影響,自己對陶瓷藝術也頗有興趣,雖然因為粗手笨腳,未有學習親手做陶瓷,但有欣賞陶藝的機會,都一定不會錯過。昨天中午飯也不吃,用了午飯的空檔去參觀了這個展覽。

展品風格各異,既有較傳統的花鳥陶瓷擺件,也不乏風格抽象的作品;有風花雪月的主題,也有以近日新聞為題材,反映時弊;作品亦不限於陶瓷,也有混合了陶瓷以外的材料。


雖然禽流感令聞者色變,但看到盧瑋莉的作品禽流》前聚集的人群,就相信是最得一般觀眾的歡心,這組純陶器的作品,由接近50隻大大小小、造型趣緻的陶器家禽組成,接成一條長龍,如長流不息。馬素梅的余之樂》,幾扇不同風格的門,令你懷疑到底那是木板還是炻器。馮笑嫺的港綉》和《祭獻》,同樣是在玩材料偽裝,以白瓷模擬布料。其實最趣怪的,是李慧嫻的幾組炻器人像,你會見到現時最流行的社會新聞標題:《我會保住呢份工》、《請投我一票》及《我會保住呢支煙》等等,幽默抵死。


錦成的雲、雨、氣韻》完全是一件意念性的抽象作品,以仿金屬的陶器,加上玻璃和三合土等材料,李文燕的夢幻花園之種子》混合的是白瓷、炻器、紅泥、銅線及琉璃,同樣抽象;而何大均的果熟枝頭》及《聽雨》,則是比較傳統的花鳥擺件,樹頭、荷花、畫眉鳥、枇杷果,均具質感及生動形態,栩栩如生。


復活節假期首幾天的天氣預測都不太理想,又寒又濕,如果沒有外出旅遊的話,不妨到大會堂低座參觀一下這個陶瓷藝術展覽,就算你對陶藝認識或興趣不大,一樣可以令你看得開心。413日之後,展覽會移師荃灣大壩街的荃灣廣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