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8, 2007

春山杜鵑紅

俯瞰吐露港的馬鞍山,海拔702米,是我最喜愛的香港山峰之一。馬鞍山山型奇特、高峭挺拔、谷深林密,有前輩甚至以「小雁蕩山」來稱呼。最難得的是,雖然靠近市區,還能保持它自然野性的美。馬鞍山有三寶,就是鐵礦、赤麖和杜鵑花。

馬鞍山的鐵礦藏量豐富,50~70年代採礦事業曾盛極一時,開採的礦石主要出口日本,後來因為成本過高才停了產。馬鞍山現在還有不少荒廢了的礦場遺跡,一些當年的老礦工,依然居住在馬鞍山村。除了「礦場脊」那些露天開採留下的明顯的陷坑外,路邊還可以看到一些堵塞了的地下礦洞入口;馬鞍山餘脈「彎曲山」的山腰,仍然可以見到部份運輸礦石的斗車的鐵軌。深藏地下的多層礦洞,四通八達,部份仍然保存完整,但因為年久失修,十分危險,不可貿然入探。

晚上乘汽車途經馬鞍山北麓的西沙公路時,曾經不只一次見過慌張的赤麖竄過馬路,馬鞍山的茂林及高草叢,正是膽小害羞的赤麖的最佳藏身之所。赤麖又稱赤麂(Muntiacus muntjak) ,是香港唯一的本地野生鹿科動物,以前一直被誤為黃麖。在繁殖季節或受驚時,赤麖會發出奇怪叫聲,故又稱鳴鹿(Barking Deer)。正因為是赤麖是極端膽小的動物,見得到赤麖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三寶之中的杜鵑花,卻是最容易接觸得到的。每年的春天,我和馬鞍山都有個約會,為的就是漫山開遍的野生杜鵑花。

香港有六種原生的杜鵑,其中比較常見的華麗杜鵑(Rhododendron farrerae)和紅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分佈全港山野,而比較稀有的毛葉杜鵑(Rhododendron championae)、香港杜鵑(Rhododendron hongkongense)和羊角杜鵑(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則只限於小部份山區才可以見到,而馬鞍山上,就集齊了這五種原生的杜鵑;稱馬鞍山為香港原生杜鵑之鄉,也不過份。每年冬天末,耐寒的華麗杜鵑就在寒風中悄悄開放,直到早春三月,馬鞍山上便一片粉紅色花海,加上不斷湧上來的雲霧,成了馬鞍山獨特的春日景色。到了三月下旬,其他品種也陸續吐艷:雪白的香港杜鵑,隱身於茂林之中,不太顯眼;花大而淺粉紅色的羊角杜鵑,因為都開在樹頂上,走在林中看不見,在遠處看反而能見到,一團團的粉紅從樹頂上冒出來。一抹抹深淺不一的粉紅色,灑遍馬鞍山的山脊山頂,如一幅織錦,這時候便是我跟馬鞍山每年第一次的約會。

我跟馬鞍山的約會,當然不只是一次。還有一種更為罕見的原生杜鵑、只在大嶼山和馬鞍山發現過的南華杜鵑(Rhododendron simiarum),不喜歡跟其他表姊妹們爭艷,總是姍姍來遲。為了一睹芳容,每年的四月底,我總要再次登上馬鞍山。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今年的約會,便要提早了半個月。南華杜鵑的葉並不吸引,但花朵卻是六種原生杜鵑中最美的,花朵聚生成一個花球,花冠由待放時的緋紅到盛開時雪白,顏色變化萬千。要欣賞南華杜鵑,也不容易,因為它們都是長在山頂的懸崖峭壁之上。

攀上馬鞍山的峭崖,出一身汗,凝望雲海中繁花盛放,我愛馬鞍山,就是為了這種不能言喻的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