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04, 2008

黃竹坑大王爺廟的盂蘭勝會


進入農曆七月,又是盂蘭勝會、傳說中鬼門關大開的月份。農曆七月十四日,道教稱為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盂蘭節原非香港的傳統節日,香港舉行盂蘭節活動,大約只有六十多年歷史,始於移居到香港的潮汕人士。他們在1960年代從內地來港,部分集中居住在西環一帶,並帶來了盂蘭節的拜祭活動,既供奉先人,超渡鬼魂,祈求合境平安,亦有團結同鄉的意義,勝會最後一日,更有派米活動。全港的盂蘭勝會活動,據說有近七十多個,分散各個潮僑聚居地。

盂蘭節本身就是一個混合了幾個宗教傳統的節日,中元及盂蘭勝會,就是道、佛兩家各自所營造的儀式場所;民間所舉行的儀式,也繁簡不一。道家全年的勝會有三次,稱為「三元」,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稱「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在上元當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中元是赦免亡魂的罪,下元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盂蘭節是佛家的講法,佛教以此日為「盂蘭盆」,梵語為ujlanbana或ullumpana,意謂為「救倒懸」,在古印度,盂蘭節本來的意義,是在七月的一天裹,每人都做一點善事,施捨給貧苦的人,或是以任何行動去幫助別人。佛家也有「目蓮救母」故事,佛祖釋加牟尼弟子目蓮的生母生平做了很多壞事,罪孽深重,死後落入地獄化為餓鬼,但任何食物到口中,都會化為炭火。目蓮是一位孝子,請求佛祖讓餓鬼們每年在盂蘭節這一天,可以進食,於是盂蘭節又有了焚燒冥紙香燭、祭祀各方遊魂野鬼的傳統,但以冥紙香燭、芽菜豆腐等食物拜祭餓鬼,卻是道家的儀式。相傳每年由農曆七月初起,地獄的鬼門關會開放一個月,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似乎也是道家的說法。


對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向頗有興趣,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喜歡以拍照來紀錄,尤其是每逢一些多年才一遇的鄉村「打醮」,一班同好必定互相提醒、相約參觀拍攝,但對於氣氛陰森森的盂蘭節,很多朋友就有點避忌,所以盂蘭節的拍攝,甚少呼朋喚友地出動。今天到港島南區的黃竹坑「大王爺廟」參觀,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色彩繽紛的盂蘭勝會。


一般的盂蘭勝會,都會在廟前空地搭起舉行儀式用的竹棚,但黃竹坑大王爺廟前就是黃竹坑,只能因地制宜地沿著河岸通道建一個狹長的竹棚,以衣紙摺疊成的蓮花宮燈,一串串地掛滿竹棚,為祭祀而造的花牌,一字排開地在廟牆上展示,尤如一個藝術展覽,沒有一般盂蘭節的陰森氣氛,反而有點嘉年華的歡樂色彩。說是藝術展覽,也不算跨大,雖然是傳統的紙紮花牌,但卻是民間工藝的精彩示範,也是近年少見的精緻製作。隨著紙紮這一門手工藝的老師傅的去世,年輕人又不願入行,這一門傳統手工藝,在香港幾近式微。記憶中見過最美的紙紮花牌,是童年時一些老餅家為中秋節而樹立的花牌,上面還有不斷在活動的古代歷史人物。因為傳統的祭祀和殯葬仍盛行,紙紮行業仍有其生存空間,大型花牌的製作,則是越來越少。一些傳統行業在開張時,仍有樹立花牌,但製作手工已是十分馬虎,只有在一些鄉村「打醮」活動時,才可以見到一些紮作精美的作品。


大王廟展示的紙紮花牌,不是一般傳統的紅布圍邊的多角形,而是設計成一件掛起的蟒袍的形狀,頂上是金龍頭,龍頭下是「八仙賀壽」的場景,王母娘娘居中,八仙在兩旁。花牌下半部是兩層鑲有鏡片的長廊和戲台,排列著多個古代人物的造型。因為花牌掛在廟牆上,可以近距離觀賞到花牌上製作精美的人物,絹做的人頭,臉上都繪上了精緻的五官,身上的衣飾,甚至於衣摺、王母娘娘臉上的皺紋,都鉅細無遺,毫不馬虎。賀壽的題材、繽紛的色彩,讓人差點忘了這是個祀奉亡魂的祭典。

香港有不少「大王廟」或「大王爺廟」,最為人所知的,應該是元朗舊墟的「大王古廟」,其次是灣仔的大王廟,這區的大王東街及大王西街,也是因大王廟而得名。傳統上大王廟供奉的都是洪聖大王,香港原本是個漁村,漁民出海作業,有賴海神洪聖大王的庇佑,所以建立不少近海的洪聖爺廟,不少以「大王廟」為名。不過位於黃竹坑南朗山道香葉村的大王廟,就比較特別,奉祀的不是洪聖爺,而是李姓的大王、助明朝朱元璋開國的其中一位功臣。


民初時有大王爺神像從海上漂流至此,被漁民發現,於是是便建廟供奉起來,據說村民從此得到大王爺庇佑:日軍侵佔香港時,操過廟前,也不敢冒犯大王爺,其後村民向大王爺祈求驅除侵略者,果然不久之後,日軍便宣佈投降。現時的大王廟,白牆金瓦,由政府於1982年撥地重建,地點正是當初大王爺神像被發現之處。重建的大王廟,外牆鑲多幅瓷畫,但建築已頗現代化,並用了水泥建造。廟的正堂供奉的是一個2公尺高的大王爺坐像,當年撈獲的神像,則放在一個神龕之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