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05, 2007

和恐龍有個約會


也許每個男孩子,小時候都有這麼一個夢想,就是擁有一隻恐龍做寵物。

刊載了38年的《多啦A夢》(ドラえもん,Doraemon,香港舊譯「叮噹」),是陪伴了很多香港人成長的日本兒童漫畫,而且跨越代溝,相信是少數的新一代父母與子女都可以互相溝通的話題。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的主角大雄與來自未來的機械貓「多啦A夢」,借助未來的科技產品「時光機」,不時穿越時空,探索不同的世界。1980年開始發行每年一部的的大長篇(電影版)作品中,第一部是「大雄的恐龍」,故事講述大雄在尋找化石時發現了一個白亞紀的恐龍蛋,恐龍蛋在大雄的悉心照顧下,孵化出了一隻小長頸恐龍,小恐龍日漸長大,家中無法容納,多啦A夢及大雄設法把小恐龍安全送回遠古時代。小恐龍的故事經改編後,在06年重新製作,今年暑假在香港上映,可見有關恐龍當寵物的故事,歷久不衰。

其實不單止是亞洲,西方電影中,《侏羅紀公園》中用基因複製技術令其重生的恐龍世界,一樣大受歡迎,令票房大收旺場。自然歷史博物館內的恐龍化石展品,也一向是小男孩最喜歡的部份。很多小孩子對動物有愛心,會喜歡養小寵物,但為什麼男孩子會對恐龍這樣的龐然巨物著迷?也許男孩子們都希望自己的寵物會與別不同,寵物長大了之後會聽自己的話,又可以守護自已,這樣的願望,很自然地會投射到恐龍的身上。恐龍不是天馬行空的神話動物,而是實實在在地在這個地球上地存在過的,令人有幻想,會不會有可能仍然殘存在地球某處;但恐龍也是絕了種的古生物,無人見過活生生的樣本,肯定是與別不同的寵物。想像一下,騎著自已養大的恐龍走到街上,有多威風,有誰敢欺負?當然,要飼養一隻食量如此巨大的恐龍,需要多少資源,小孩子是不會考慮的。

現實是,這些億萬年前的古生物,已經滅絕,又或者已經進化成今天完全另外的一個模樣,我們沒法親眼目睹心目中的「Dream Animal」。考古學者發掘出來的代石,可以藉以重組當年古生物的原貌,正好填補了這種遺憾,完了孩提時代的夢。近年太古城中心和奧海城等商場的小型古生物化石展覽,均吸引了不少的市民參觀,今年夏天在香港科學館展出的「飛龍在天-中國恐龍與古生物」的專題展覽,更是一眾恐龍迷不會錯過的頭等大事。

這樣大型的古生物化石展覽,在香港可以說是空前的,因為展出的化石,都是各大博物館借出的珍藏,全都保存得相當完整。不單只珍貴,展品數量也多,達200件,而且品種也豐富,除了恐龍,還有其他多種遠古的脊椎動物,包括了始祖的鳥類和魚類的化石。各種古昆蟲、貝殼類和植物的化石,也是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給,可以對遠古的洪荒世界,有一個更完整的概念。其中的珍品華美金鳳鳥、顧氏小盜龍、松花江猛獁象和查干諾爾龍,更是各原藏館的鎮館之寶。






華美金鳳鳥(Jinfengopteryx elegans)是在中國發現世界上最原始的鳥類化石,身長55厘米的始祖鳥科化石,在河北省豐寧縣龍鳳山橋頭組出土,,2005年正在以中國神話中的金鳳凰來命名。化石標本保存得十分完整,與始祖鳥一樣,全身被覆著清晰的羽毛。華美金鳳鳥化石的發現,大大地影響了關於鳥類起源和演化歷程的研究。

200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徐星博士在遼寧朝陽城西約3公里處的地層,發現一種如同始祖鳥、四肢長有羽翼的小型馳龍科恐龍化石,這就是顧氏小盜龍(Microraptor gui)。顧氏小盜龍生存於白堊紀時期(約1億3千萬年前),這個發現有助填補獸足類恐龍如何演變成鳥類的空隙。

查干諾爾龍(Nuoerosaurus chaganensis),是在中國北部出土的最大的恐龍之一,也是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屬於大型蜥腳類草食恐龍,狂白堊紀早期聚居在內蒙古的浩瀚草原。查干諾爾龍龍體長達26米,背脊高7.7米,抬頭時更有12米高,因為是在內蒙查干諾爾鹼湖畔的地層發現,因而得名。至於松花江猛獁象(Mammuthus sungari),身長足有九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現體形最大的哺乳動物和猛獁象。



二千年時法國和肯雅考古隊在非洲肯雅挖掘出至今所知最早人類祖先化石,據科學測定,年份至少有600萬年。人類自詡有超過六百萬年的歷史,以地球的統治者自居,但在那悠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古生物化石的出土,顯示了遠比人類古老得多的動物品種。化石固然珍貴,可惜都是滅絕了的古生物、無法重生的過去。慨嘆失落了的過去之餘,何不及早珍惜現在,好好保護因人類的任意妄為而正在不斷消失的物種。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