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幾年前有朋友問我一題據聞是值60萬元獎金的電視問答遊戲題目:香港四大毒草是甚麼。我數了一堆,也只說中了三種。其實香港有毒的植物有不少,入選四大的準則是甚麼,也許是仁者見仁,不過前輩口中的香港四大毒草,應該是以下四種:狹花馬錢、羊角拗和斷腸草,是我答中的其中三種,那麼最後一種是甚麼呢?原來是曼陀羅。自已也曾提過曼陀羅,但朋友堅持說不是,皆因標準答案的提示是「洋甚麼花」。唉!我是註定不能答對的咯--因為忘了曼陀羅又叫「洋金花」。
四大毒草在香港頗常見,不難在山上或鄉路邊找到,而且都是挺吸引的植物:馬錢子橘紅色球形的槳果,斷腸草和曼陀羅奪目的花朵,和羊角拗有趣的羊角形果子。但在這美麗與有趣的背後,卻隱隱藏著殺機,四種植物的不同部份均含劇毒,足以在短時間內致命。所以,我在遠足時也經常提醒朋友,切勿隨意採摘進食任何的野花果,因為手部沾上毒汁後,如果不幸有傷口或進食時誤把毒汁隨食物吃下,就會中毒,後果嚴重。
曼陀羅(Datura metel)為一般人心目中四大毒草之首,非因其毒性最烈,而是因為其響噹噹的名字。關於曼陀羅花,武俠小說中說了不少,很多古藉中都有描述,很可能是古代的蒙汗藥和手術用的麻醉藥。不過曼陀羅花含劇毒,劑量的控制一定要很精確,否則會引起口乾如焚、吞食及說話困難、視覺模糊、瞳孔放大的中毒徵狀,最後呼吸癱瘓而死。曼陀羅屬植物原由印度傳入,《法華經》中也有記載佛祖講道時,天降曼陀羅花的情景。很多朋友都不解地問:佛祖講道是希望普救眾生,為何天降的,卻偏偏是有毒性的曼陀羅花呢?自已對佛學認識甚少,只能引述幾位佛學大師的一些說法。
據玄奘譯本說,曼陀羅華即「種種上妙天華,光澤香潔細軟雜色,雖令見者身心適悅,而不貪著,增長有情無量無數可思議殊勝功德」。清末民初淨宗第十四代祖師慈舟法師講《佛說阿彌陀經》中提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雨字讀去聲,動詞,降下之意。曼陀羅,梵語,此云適意,又稱白蓮花。上加一天字,是自然義,非人力種植所成故」。

由此可見,佛經中「曼陀羅花」一詞(Mandarava)並非指一般人心目中曼陀羅屬植物的花, 而是天上的「天妙花」或「適意花」,是「想多少種花就多少種花,想多少花就多少花,你喜歡什麼花就什麼花」的意思。既巧合而又有點諷刺的是,我們四處求解的疑問,最終的答案竟是「適意、隨心所好、你喜歡是什麼就是什麼」。很多時候世間上眾人挖空心思、執意追尋和苦惱的,最好的答案,何嘗不就是隨己心意、放開執著。
台灣散文作家林清玄,從另一個角度作出了更精采的比喻:「曼陀羅是有毒的,但如果我們不貪愛碰觸,只欣賞它的美麗,對我們就只有美,沒有傷害。」。世上很多事物,原也都是中性的,變為有害,只因世人有了貪婪與執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