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02, 2007

香港話劇團最近在壽臣劇院公演了法國女劇作家Yesmina Reza的著名作品《藝術》(l’Art)。故事圍繞著三個男人和一幅畫的關係,以及引申出來的不同價值觀之間的衝突。

原劇曾在「莫里哀戲劇大獎」獲得最佳編劇和最佳戲劇等獎項,三位香港話劇演員的演繹,亦十分細緻和出色。我對戲劇表演藝術的認識,其實只是皮毛,只限局於一個普通的觀眾的層面,所以今次分享的,並非對劇本或演出的評論,而是探討劇作家在劇中所帶出的其中一個中心內容:什麼是藝術?

故事骨幹比較簡單:三個情同兄弟的好友,其中Serge剛以高價購入了一幅現代派巨匠的名作 - 一張全白色的畫布,興高采烈地邀請對藝術有研究的好友Marc觀賞品評,卻被Marc認為是受騙了,因為那只是空白的畫布上的幾條白線。Serge不甘心,邀請另一好友Yvan賞畫,當Yvan認同Serge對畫作的感覺時,Marc即時覺得Yvan是背叛了他們長久的友誼,並侮辱了他的對藝術鑑賞的權威。多年好友終於反目,激烈爭吵至大打出手。當大家冷靜下來後,都覺得彼此深厚的友誼,比一個根本沒有絕對答案的爭論重要得多,各自作出讓步:Serge覺得可以為友誼放棄名畫,Marc亦嘗試從對方的角度去看,從「沒有」的空白,看到一片隆冬中的雪景。

全劇除了表達友誼的價值之外,重點也在討論現代藝術的價值與美學的觀點,可惜香港觀眾大都對後兩項興趣不大。西方美學的古典主義者的眼中,美在物體形式,整體與各部份的比例和諧,如平衡、對稱、變化、整齊,重視畫面布局中的構圖和色彩。「空白」,因為看不見構圖,也看不到色彩,就等於「沒有」。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反而比較接近現代美學的觀點,強調「寫意」,並有著道家哲學中「虛室生白」的觀念。欣賞國畫,不難看到布局上都著重留白,亦著重畫家、畫和觀賞者三者之間的互動。近代西方美學的經驗主義,亦有類似的觀點,強調觀賞者的感官經驗,美是人心產生的效果,只存在於觀賞者的心裡。畫家的意念,如果有觀賞者能通過作品感受得到,也就足夠了。

正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藝術鑑賞家,觀賞藝術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探討和了解創作者的意念和技巧。現代人觀賞藝術,往往只追求品牌效應,每當某某大師的作品到城中展出,你會發現身邊會有些朋友,未嘗試了解展品的內涵,便一窩蜂地湧去參觀。這樣會很容易不自覺地落入了虛榮的圈套,沉迷名牌而忘了藝術的本質。在Serge的角色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可能是某個朋友,亦可能是自己。

Marc的角色,是另一個典型:對藝術有認識和修養,在朋輩中受到推崇,漸漸的便以專家自居,自覺高人一等,變得主觀和固執,不再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Marc對Serge的不滿,主要是覺得Serge是不懂裝懂,追求現代藝術無非是為炫耀、對抗自己的權威。

一幅「白」的畫,其實象徵了藝術的包容性。藝術的表達形式和手法,可以有很多的可能性。創作者和觀賞者,都可以有自己的堅持,但並不是等同於「你的是垃圾,我的才是藝術」。

中學時的美術老師,上課時從不評論學生畫作的優劣。有一次他拿出一黑一白兩張畫紙,告訴我們一張是「夜半烏鴉」,另一張「雪中白鳳」。同學都當他是在開玩笑,認為這算什麼藝術。其實老師嘗試讓我們明白的,是對藝術應有的包容。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