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長江七號 - 不一樣的周星馳


年三十晚,朋友相約看場午夜電影,然後去逛年宵花市。戲票是朋友買的,是周星馳的「長江七號」。

周星馳的電影,一向不在我的「必看電影」名單之中,但很奇怪地,從「逃學威龍」開始,他的電影,我又幾乎每部都看過,主要原因是爸爸早年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收到客戶送贈的電影贈劵,也帶契了我有免費港產電影看。那時看周星馳的電影,純粹為飽笑一餐,笑完便算,沒想過有其他的意義。不過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的確是自成一家,內地不少大學生,更把他的電影對白奉為經典,但老實說,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感覺。不過自從他的「審死官」開始,不知道是他風格的慢慢轉變,還是我開始用心留意他的作品,開始發覺在他的無聊搞笑之中,其實是言之有物,希望向觀眾表達一些正面的訊息。近年的周星馳,似乎更加收歛,他的搞笑,幾乎刻意脫離「俗(1)」的層次。

三年磨劍,周星馳終於有新的電影作品面世,「長江七號」,一部以科幻、親情為主線的溫情劇情片,完全的「非周星馳」。劇情描述窮困潦倒的民工(周星馳飾),與兒子小狄相依為命,一家生計全靠老爸做地盆散工和撿破爛維持。周星馳望子成龍,咬緊牙關賣命掙錢,讓小狄入讀名校,但小狄因家境清貧,經常被學校師生欺負。小狄很羨慕同學的新科技玩具狗,口袋空空的老爸,只能從垃圾堆裏撿回塑膠球帶回家給兒子。沒想到塑膠球竟是外星飛碟遺留下的一隻可愛外星狗,還身懷超能力。因為外星生物的降臨,父子兩人的悲苦命運,亦產生了變化。小狄為外星狗改名「長江七號」,並期望牠能替他教訓那些欺人太甚的同學,以及解決學校裡的難題,但是結果事與願違。

童星徐嬌以反串飾演的小狄,是電影的主角,表演出色,片中的笑位,幾乎全是由她和外星狗演繹。周星馳雖然仍是自編自導自演,但老爸的角色,一臉正經,完全沒有搞笑(除了臨完場一小節),令一眾周星馳迷大失所望。

當一位電影藝術工作者的獨特風格,變成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標籤、甚至一種次文化現象後,是否應該繼續一成不變地保持呢?對於懶惰的人來說,對於注重票房收入的老闆來說,這是收成的時候,趁觀眾還沒有看膩之前,當然要繼續堅持不變。而對於懶惰的觀眾來說,也是一樣,已經習慣了看周星馳的電影就是去看搞笑,不用事先動腦筋,入場後也不想太花精神去攢摸。認真的電影工作者,會不斷嘗試不同的角色和演繹風格,認真的電影觀賞者,其實也應如此,接受不同風格的作品之餘,亦接受同一位電影工作者不同的嘗試。漫畫式的誇張、以醜女和狗屎搞笑的情節,在「長江七號」中其實也不缺,也許周星馳不想轉變得太急,在觀眾面前變成一個完全陌生的周星馳。

不過同時也有評論批評,電影是在美化貧窮,強調貧窮等同誠實,貧窮也可以活得很開心,是一種為中產階級開脫的心理,把貧窮合理化以減輕自己的罪咎感。記憶中周星馳一向沒有把低下層小人物的境況描繪得很悲慘,反而精於演繹受人欺壓的小人物,如何苦中作樂,如何大發神威,在現實中受欺壓的,在電影世界中得到補償,這也是他的電影廣受普羅大眾歡迎的原因。貧窮令人生活得透不過氣來,令人不得不放下尊嚴,這是普遍的社會現實,但也並不是絕對的,雖然收入微薄、但因為自己仍有能力工作而拒領綜合援助金的例子,傳媒也時有報導。周星馳出身貧窮,如何苦中作樂,貧窮也要活得有尊嚴,也許一直就是他的願望。故事中的老爸賣命掙錢送兒子入讀名校,希望他將來有出色,明顯地不是安於貧窮,而是鼓勵上進,鼓勵用正當的方法脫貧。勵志的喜劇,卻被看成了勸窮人要安份守已的精神鴉片,我看這位評論人,也太上綱上線,為批評而批評了。

有人覺得,「長江七號」是抄襲了史匹堡的經典「E.T.」和日本漫畫「多啦A夢」的意念,不過從「逃學威龍」到「功夫」,周星馳從來都是擅長於旁徵博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挪揄嘲諷,或發揚光大,也是他的風格。若說他的演出會令人想起什麼經典,我倒想起黑白粵語片年代的吳楚帆,不停地苦口婆心地教導子女:「我們雖然窮,但也不去偷不去搶…」,正直的慈父角色,經周星馳一臉正經的演繹,竟也起了喜劇的效果。

也許周星馳拍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高尚的意圖,我也無意深入探討他作為編與導的刻意計算,是否成功。以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長江七號」笑中有淚,有點偏離大家所熟悉的「周星馳電影」,但仍是一部讓我頗為滿意的誠意之作。

-------------------------------------------------------
(1)俗,粵語中有市井、次文化的意思。


<電影劇照轉貼自網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