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28, 2008

行雲流水 - 哈迪的建築藝術


香港的建築,一直被批評為沒有創意,缺乏建築風格與特色,因為大部的份建築物,都像樣一個模子倒出來的,單調乏味。我對自己在野外認路的能力頗感自豪,但卻偏偏經常在市區內迷失,恐怕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香港沒有好的建築師嗎?我覺得倒也不是,只是在地產火紅的年代,大則樓的主要客人是大地產商,短視的地產商視樓盤為商品,對建築設計的要求,只限於用盡地積比率,能夠賣錢,本地建築師,也只能按各大發展商的意思設計,沒有發揮的空間,久而久之,建築行業發展保守,缺乏創意,於是建築物都像樣一個模子倒出來的。當然,不同時間有不同風格的「模子」,那一陣子流行什麼形狀的設計,各大發展商就一窩蜂地去建同一形狀的樓。創意?也不是沒有的,不過不是在空間美感和建築技巧,而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少的成本內,建最大的面積。也不全是地產商的錯,這也跟市民對建築的認知有關。一提到建築,大部份人立即聯想到的,會是什麼?...「面積」、「樓價」、「升值能力」、「雲石大堂」...。

不過,香港人也崇尚名牌,偶爾也有大機構聘請國際知名建築師為他們設計大廈。國際名建築師,當然有自己的風格和堅持,不會受別人的左右,那怕你是大老板。於是,我們總算有幸能有一些「不失禮人」、甚至可以引以為傲的世界級地標建築物:Sir Norman Foster的匯豐總行、Paul Rudolph的力寶中心(前稱Bond Centre)、貝聿銘的中銀大廈...。不過貴為世界級建築物,也未必一定受港人青睬,香港人一向自認為開放,但是前衛一點的建築風格,一般人仍是接受不了,就像中銀大廈被罵了多了年,才慢慢地被接受(又或者只是習慣了?)。然而,大家很快就會接受另一個測試: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哈迪(Zaha Hadid)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的Innovation Tower,將會以充滿流動感的空間,打破理大校園那庭園方正、四平八穩的格局,屹立於車水馬龍的漆咸道旁,是名副其實的「創新」。

主菜在2011年才上檯,前菜卻已經端出來了:今年的2月,在大會堂停車場上蓋架起的那座純白色流線型、有如飛碟的流動藝術展館 - CHANEL Mobile Art Container,已讓市民淺嚐到這位炙手可熱的世界級建築大師的風格。畢業於數學系的哈迪,是當代最具實驗性的建築師之一,擅於結合建築與藝術,也許因為出生伊拉克的巴格達,她的設計往往擁有如「101夜」那天方夜譚般的想象空間,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建築思維,而且一直是前衛流動的,不斷挑戰既有的框框,製造嶄新的空間關係,同時亦不斷探索建築材料的可行性。不過哈迪其實也有其可以捉摸的風格,就是追求建築上的流質型態,亦即是建築物的有機型態(organic form)和建築空間的流動感(fluidity),為理大設計的Innovation Tower如是,為CHANEL建造的Mobile Art Container也如是。

這個被戲稱為「哈迪移動城堡」的建築,由300件不同形狀的纖維塑膠(Fibre Reinforced Plastic)組件和750組鋼樑拼合而成,以方便運送、裝嵌和拆卸。它的設計靈感,據說來自螺旋型的貝殼(也有說是取材自CHANEL菱格紋手袋,不過我就覺得只是對贊助者CHANEL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的恭維)。Mobile Art展館既不規則又不對稱,但極富動感,構成一個極富尋幽探秘感、迷幻而流動的空間,把12個國家的20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融入其中,在世界六大城市巡迴展出,香港是首站,之後是東京、紐約、倫敦和莫斯科,2010年初到終點巴黎。那奇幻的室內空間,主要是來自沒有明顯的分界的牆壁、天花和地板,也沒有平面和直角,只有傾斜、弧形和彎曲面;一切都是純白色,卻充滿強烈的明暗對比;所有傢俱、擺設,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雕塑,卻又天衣無縫地與牆壁地板融為一體。

哈迪的流動展館,已經飛往東京,20位藝術家的作品,老實說,四個月之後的今天,大部份已經印象模糊,反正就是由CHANEL招募、以其標誌性的菱格紋手袋為靈感的創作,說穿了,其實就是CHANEL付錢為自己洗招牌(其中一個作品,就是一個超大的CHANEL菱格紋手袋)。我印象深刻的,只是哈迪的展館。據說卡爾拉格斐在Mobile Art的新聞發佈會上讚嘆:「我太愛這個設計了,即使它裡頭還是全空的,已是一件很棒的作品。」這個我完全同意。

流動展館飛走了,市民的觀後感似乎不錯,但要看到哈迪在香港的永久作品,便要等到2011年,那可容納1800師生的理大設計學系教學大樓Innovation Tower。國際殿堂級的哈迪,在2004年獲頒「普列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既是首位獲獎的女性,也是最年輕的獲獎者,她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了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羅森塔爾當代藝術中心(1998)、奧地利因斯布魯克Bergisel跳高滑雪場(2002)、德國萊比錫的BMW中央大樓(2005)、西班牙馬德里的Hotel Puerta America(2006)及廣州歌劇院等。原來早在1983年,三十二歲的哈迪已在香港山頂The Peak Club的國際建築設計比賽中獲得了冠軍,可惜她天馬行空的作品,沒有被興建,也許是構思太過脫俗,想法「不切實際」,嚇怕了發展商,但就讓哈迪一舉成名,令國際建築界驚嘆。這個香港情意結,終於在25年後的今天打開,先是Mobile Art展館,接著是Innovation Tower。流動展館的第一站,湊巧地選了當日令她一舉成名的香港,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從網絡上的設計圖看,理工大學的Innovation Tower是兩座一高一低(14層和10層)的流線型大樓組成,秉承哈迪那流質型態的建築風格,把平台、外牆、天台融合,成為一件美麗的流線型雕塑,令我想起東京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但卻是更加的自由奔放、更加如「行雲流水」。

<除第1及2張外,其他圖片轉貼自網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