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1, 2012

咖啡文化雜談


Turkish Coffee-house at Constantinople, Amadeo Preziosi, 1854. via V&A Museum

一直打算光顧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旁邊一家咖啡店,但每次經過,總是座無虛席,近日終於得嘗所願,享受了一段悠閒的咖啡時光。一家以興趣開始的小店,座位不多,卻維持經營了十年多,在香港,絕對是個異數,很大程度上是店主的堅持吧。

本地咖啡館文化


華人城市中,咖啡店(「咖啡店」是香港人習慣的叫法,其他地區多以「咖啡館」稱呼)又多又好的,首推台北。香港的咖啡館文化,一向落後於台灣,不過近年來似乎有急起直追的趨勢。不是嗎?君不見,從前喝一杯像樣的咖啡也要到高級酒店的咖啡廳,現在咖啡店越開越多,遍地開花的形勢,幾乎可以媲美「一定有一家在附近」的連鎖便利店了。 香港咖啡館文化的復興,其實只是一種錯覺。不少香港人也有經營自家咖啡店的夢想,只不過成功開業的,似乎也難以維持,原因有很多,大集團的壟斷是其一,租金昂貴是其二,所以遍佈港九的,只是付得起購物中心內高昂租金的連鎖咖啡店。可是真正的咖啡館文化是看其質,而非其量,咖啡館文化的起源,與藝術有莫大關係,到咖啡店的人,希望感受的不單只是那咖啡豆烘焙的香味,而是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底蘊,以及每家咖啡店獨特的個性色彩。香港的咖啡店,對不起,大都是連鎖式的經營,沒有文化內涵,感覺上跟一般的快餐店沒兩樣。

Coffee House at Arusha -Tanzania
很多人都認為,早期香港咖啡館文化的源頭在歐洲,不過更大的影響,是來自曾是外國租界的舊上海。雖然早在一六五二年,英國的第一家咖啡館已經開張,英國人似乎對紅茶比較著迷,也喜歡跟親朋好友在家中享用,沒有真正的在這個殖民地上把咖啡館文化推廣。中國大陸的咖啡文化,起始於舊上海的英法日租界,但當時租界內昏暗吵鬧的咖啡館,卻非什麼值得光彩的事物,皆因此乃強顏賣笑的各種膚色的職業婦女們出沒的場所。舊上海紙醉金迷式的咖啡館文化,也許隨上海商家的南下而被帶到香港,但似乎只能在大酒店的咖啡廳紮根。

由北非和阿拉伯流入歐州


咖啡文化的發源地,是古代的北非和阿拉伯,據說埃塞俄比亞人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就已經在咖法省的熱帶高原上採摘和種植咖啡。阿拉伯僧侶發明了用咖啡豆調制肉湯,因為其提神功效,很受歡迎。後來埃及人把咖啡豆烘熟粉碎、加水和食糖煮沸,成為醇香撲鼻的飲料。咖啡與文化藝術扯上關係,是始於十六世紀誕生的全球第一家咖啡館,至於是那裡,眾說紛紜,有說是在一五五四年鄂圖曼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也有說是一五三零年的大馬士革 (Damascus),不過嚴格來說,應該是在一四五零到一五零零年間的麥加 (Mecca)。麥加是伊斯蘭世界的朝聖地,咖啡館最初的功能,主要與宗教有關,但很快便成了公眾議事、辯論、跳舞和享受音樂的場所,這種風氣亦很快傳遍整個中東,甚至埃及的開羅及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第一家咖啡館在一五五四年開張時,因為裝修華麗,成了城中富商和政要的熱門聚腳地,咖啡館文化雖 然有點變了質,但仍是主要的公眾議事和辯論場所。

近代人推崇的咖啡館文化,是傳入歐洲後的變種。位處歐亞交接地的君士坦丁堡與歐洲大陸通商頻繁,威尼斯商人把咖啡販運到地中海北岸的南歐,一六一五年,歐洲第一家咖啡館在威尼斯港口建立,從此主導了近現代咖啡文化的潮流。咖啡亦隨著土耳其人西征奧地利被帶往西歐,更被發揚光大,西歐第一家咖啡館,於一六八三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開設。適逢歐洲文藝復興,文學、藝術、哲學等領域的知識份子與文人雅士的聚會、研討、尋找靈感的場所,主要就是當時漸漸盛行的咖啡館。在文藝復興的推波助瀾下,咖啡風氣亦伴隨著藝術文藝在歐洲各地散佈開來,更成為十八世紀歐洲社會「公共論域」的雛型,在其後的思想啟蒙運動中,歐洲各地的學者與哲學家,在咖啡的伴隨之下,成為現代思想潮流發展的先驅。熱愛電 影藝術的 朋友,大概也記得,十九世紀末法國盧米埃兄弟 (Lumière Brothers) 第一次公開放映電影,地點就在巴黎的「大咖啡館」(Salon Indien du Grand Café)。

稀有的香港小店景觀


現時香港不是沒有富個性色彩的咖啡店,要享受具類似歐陸那悠閒感覺的咖啡時光,也能找到一些小本經營的獨立咖啡店,曾經到過的,例如南丫島榕樹灣的「南島書蟲」、西貢舊村的 "Colour Brown"、天后的「黑麥」、中環荷南太子台的 "Cafe Lavande"、上環太平山街的 "Homei"、葵芳工廠區的 "Soulmate" 等等,各有風格,都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富文化藝術氣息的獨立咖啡店,在香港仍未成為氣候,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內的「琉金穗月」,經常有駐場藝術工作者聚集,屬稀有品種。那麼餘下大多數的咖啡店,又是否只發揮著「快餐店」的功能?
Soulmate Coffee
Coffee House at SOHO - Central

港式異變:Coffice


近日在報紙看到了一個 "Coffice" 的新詞,據說是出自南韓。Coffice 由 Coffee 和 Office 兩字合成,也就是「咖啡辦公室」,形容當地成為了集工作、學習、社交場所於一身的咖啡店,特別是針對這種形式的連鎖店。香港近年冒起的所謂咖啡館文化,大部份其實就是Coffice。談生意的、賣保險的、推銷投資服務的、讀報的、甚至批改作業的老師,從前都會好好利用麥當奴這一類任隨顧客流連的連鎖快餐店,只是現在大家升了級,都轉移到消費稍高 (當然,看起來品味也高) 的咖啡店而已。咖啡店內充斥的都是衝鋒陷陣、商業計算、分秒必爭的氣氛,一點也不悠閒,正如本地文化人潘國靈曾說過,從香港流行的這種辦公室化、缺少人文氣質的連鎖咖啡店中看到,咖啡館文化不是不可以在香港落地生根,但只能是變種,可以跟講究的生活時尚掛鉤,卻是要放棄人文景觀的連繫。

 

TIPS: To Insure Prompt Service


最近跟熱愛咖啡的英國網友談起一些英國咖啡館文化的有趣歷史。英國第一家咖啡館在一六五二開張,據說英文中 TIPS 一詞,就是源自當時的咖啡館:服務櫃台上放著一個闊口瓶,瓶身寫著 "To Insure Prompt Service",簡寫是 TIPS,意思就是「如想得到快捷殷勤的服務,請先放下打賞」,一副豪不掩飾的市儈嘴臉。另一段歷史,就是當年的咖啡文化,是經由英國與土耳其的貿易直接傳入,因此跟歐洲大陸大異逕庭,英國咖啡館聚集的,是上流社會的生意人,而非藝術家和文化人。英國最著名的咖啡館,要數愛德華・勞埃德 (Edward Lloyd) 一六五二年在倫敦塔街 (Tower Street) 開設的那一家。這基本上是一家商業機構多於是一家咖啡館,規模雖小,卻兼向顧客提供一種與眾不同的服務:為顧客安排船舶保險事宜。這家小小的咖啡館,便是現時世界最大規模的單一保險機構勞合社 ( Lloyd's of London) 的前身。Coffice,看來英國人才是始祖呢。


原先還說英國人對香港的咖啡館文化沒有太大的貢獻,看來要修正了,至少在功能上,幾乎完全承接了當年英國咖啡館那「奉商棄文」的精髓。

(文章另見於2012-12-30 <主場新聞>)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