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8, 2010

浮生半日閒 之 回憶備份



自從愛爾蘭大學畢業回港工作後,多年來一直再沒有踏足過歐洲。留學年代因利成便,曾經只拿著廉價的學生火車證,連續幾個暑假在歐洲大陸浪蕩。雖然都是走馬看花,現在看起來,也實在是不夠深度,畢竟也是自己第一次獨自闖天下,有很多不一定美好、但卻難忘的回憶。第一次歐遊,第一站就是巴黎,那時候看過書上介紹巴黎那些橫街窄巷中極富歐陸情調的小咖啡館,很想見識一下,在蒙特馬山下一間殘舊的旅館落腳後,便走進附近一間小咖啡館。第一次知道法國餐廳的麵包是無限量供應的,也第一次見識到法國人對不懂法語的外國人的傲慢態度,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當時是窮學生的我,為省錢而只點了很便宜的食物,卻開懷大嚼無限量供應的法國麵包。因為這次不快的經驗,之後幾次在歐洲大陸浪蕩時,只會光顧自助或外賣的食店,不過在潛意識中,始終沒有忘記那些歐陸情調的小咖啡館。

香港是個國際都會,歐陸風味的餐廳有很多,中環的荷南(SOHO)區就聚集了不少,不過大部份都是高級食肆的格局,總是欠缺了那種路邊小咖啡館的味道。自動行人電梯經過的些利街,曾經有一間很合意的地中海菜小餐館,可惜光顧了兩次,便關門大吉了。有位熱愛法國文化的朋友,在太子台開了一間法國情調的小咖啡館,光顧的多是住在附近的外國人,不過因為相熟,知道是地道香港人開的店,歐陸的感覺也大打了折扣。

上個周未的下午,因事要到中央圖書館,到達前先在天后地下鐵路站附近找點吃的,不經意的,又走到Café Eos來了。這間細小的咖啡館,幾乎被兩旁雲集的地產代理店淹沒了,不過那歐陸風格的外觀,尤其是那臨街仿如玻璃凸窗(Bay Window)般的設計,其實一早已經吸引了我的眼球,可惜小店座位有限,每次經過時,總是客滿。這次來到,其實也只是碰碰運氣,居然看見有空位,於是推門便進。

咖啡館的確很細小,只能放六、七張雙人餐桌。很多歐洲的咖啡館,室內面積也不大,但是室外有寬闊的行人道或廣場,在風和日麗的時節,多會擺滿了桌椅,露天的茶座,是歐洲人的那杯茶,不過香港人多街道窄,城市中的露天茶座,是買少見少了。坐下來之後,可以細緻地看清楚室內的環境了:條子圖案的牆,燭台型的壁燈,古典風格金漆畫框的油畫,白色大理石的餐桌面,還有那籐編的座椅,一律套上了花布的椅套 - 一派典型歐陸小咖啡館風格。有一點點意大利,也有一點點的法國,但就說不出到底是那一種多一點,菜單牌上的食物,也是南歐諸國的混合菜。不過也無所謂了,對於我這個有歐陸咖啡館情意結的人來說,能滿足了第一眼的感覺,已經很好了。這間小店曾在銅鑼灣等地方開過兩間分店,地方大很多,裝飾風格也比較明亮和現代感,不過生意始終不及老店,在金融海嘯前後,都相繼關了門,只剩下擠迫而有點舊的天后老店,仍然屹立不倒。

掛在牆上的菜單牌,只有英文,在廚房裡忙的,雖然看不見面,卻聽得到都是操英語的女廚師。我點了煙三文魚西班牙飯,餐湯配蒜泥法國麵包,還有餐後一杯拿鐵咖啡。餐湯比較普通,咖啡卻不錯。主菜西班牙飯的外觀悅目,配菜顏色的配搭,看得出是花了心思。西班牙飯的味道、口感也很好,不過總是有點說不出的不對勁。後來廚師從廚房探出頭來,看來是位東南亞裔的女士,這就解釋了食物的味道:歐陸風格的裝飾和菜單,但帶有一點點東南亞的味道。不過無論如何,在這個能引起我一些往昔記憶的地方,我享受了一個愉快的午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