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5, 2009

孤獨的手風琴


作曲:(俄)莫克羅烏索夫
原詞:(俄)伊薩柯夫斯基
譯詞:薜范
 
黎明來臨前大地入夢鄉,沒有聲響也沒有燈光,
唯有從街上還可以聽到,孤獨的手風琴來回遊蕩,
唯有從街上還可以聽到,孤獨的手風琴來回遊蕩。
琴聲飄忽向郊外的麥田,一忽兒又回到大門旁邊,
彷彿整夜它把誰在尋找,但它始終也沒能找見,
彷彿整夜它把誰在尋找,但它始終也沒能找見。
深夜涼風從田野上吹過,蘋果花兒也紛紛飄落,
講出來吧你尋找的是誰?年輕的手風琴手你快說,
講出來吧你尋找的是誰?年輕的手風琴手你快說。
也許心上人就在你旁邊,但她不知道你在找誰,
為何整夜你孤獨地徘徊,擾得姑娘們不能安睡?
為何整夜你孤獨地徘徊,擾得姑娘們不能安睡?

畫面是蒼翠的樹林深處,一位軍人正在彈奏著手風琴,為他身邊年輕美麗的妻子彈奏,也為一對正在林中追逐嬉戲中、天真活潑的女兒彈奏。如此溫馨的畫面,與那細膩但惆悵的曲調,似乎有點不合襯。

這是電影《淚王子》的主題曲,一首很美的樂曲,不過也有人不喜歡,甚至刻薄地評為老土、矯揉造作得「讓人起雞皮疙瘩」,又或者質疑拍的是台灣的故事,為何不用台灣的音樂。電影是台灣旅港導演楊凡的作品,他的作品風格一向惹人爭議,評價亦各走極端:喜歡的人欣賞其作品的唯美風格、考究細緻,不喜歡的則認為是內容蒼白、敘事雜亂無章。影片尚未正式公演,已被自己人批評為劇情牽強、離不開俗套的三角戀和同性癖好,卻在威尼斯首映會讓外國觀眾感動落淚、完場後鼓掌逾五分鐘。也許是外國觀眾的包容和對藝術觀賞的多元性角度,還是自己人的視野狹隘或一貫的要求嚴格?暫且不評論電影的內容,先來看看這首細膩惆悵的樂曲。

樂曲的確不是原創,也不是台灣的音樂。《孤獨的手風琴》(Одинокая гармонь)是蘇聯作曲家莫克羅烏索夫(1)在1947年的作品,並在翌年獲得蘇聯斯大林文藝獎金二等獎。歌詞作者是蘇聯著名詩人伊薩柯夫斯基,原詩在1946年初發表於《十月》雜誌上,引起了莫克羅烏索夫注意,很快便譜上了曲。這是一首圓舞曲的曲式,圓舞曲本應是輕快歡樂的,但用來表達憂傷與惆悵,也一樣有效,蕭邦的圓舞曲,就是最經典的示範。樂曲配有俄文原詞,是一首唱出來的歌曲,但因為內容講的是一位年輕手風琴手的故事,伴奏的樂器也多是用手風琴,也經常以手風琴音樂的形式演出。


香港人,甚至是台灣人,對於手風琴這種冷門樂器,可能真的不太熟悉,才會有歌曲配搭牽強、不合電影時代背景的評論。手風琴在歐洲是十分流行的民族樂器,如果說鋼琴是「百搭」的樂器,音色多變、攜帶方便的手風琴,便是百搭中的百搭,無論是歌唱時的伴奏,還是與民族舞蹈的配合,都可以獨擔大旗。意大利的手風琴音樂充滿熱鬧的氣氛,法國的手風琴音樂則是浪漫不羈,讓你想起巴黎的露天茶座和古堡河谷區的葡萄園。東歐的手風琴音樂,是典型的斯拉夫式的粗獷與憂傷,社會主義蘇聯的音樂,都強調要為國家和革命服務,似乎都是雄糾糾、戰鬥格的豪邁進行曲式,但骨子裡仍包含著斯拉夫式的風格。當年莫克羅烏索夫在《孤獨的手風琴》所表現的憂傷與惆悵,可以說是例外,也可以說只是風格重歸原位。

《孤獨的手風琴》帶憂傷惆悵的風格,在手風琴演繹下,細膩淒美的音色,與影片中空軍眷村以至當年台灣整個社會白色恐怖下那種憂傷和淒迷,其實十分配合,效果可以說是頗為出色,主題音樂從開首到散場,全片帶動著觀眾,可以說是電影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影片結束時,由林子祥以歌曲的中文譯詞唱出,林子祥本身以唱英文歌起家,也擅唱改編自外國傳統民歌的歌曲,早年的改編歌曲如《美麗小姑娘》、《成吉思汗》等,已是經典,以帶滄桑的聲音來演繹《孤獨的手風琴》,一樣十分有味道,細看歌詞,與影片表達的內容,竟也十分貼切。

《淚王子》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台灣,1954年的戒嚴時期,以當年因政治問題而產生的悲劇為主線,是個沉重的題材,看得讓人胸口鬱結。1949年大陸政權更迭之後,國共之間太多的恩怨、台海兩岸的緊張對峙,讓白色恐怖一直籠罩著台灣國軍的眷村,軍人無聲無息地被拉走、然後以「匪諜」罪被處決,都是在眷村長大的導演年幼時親身目睹的經歷。其實不單止是眷村,民間瀰漫著的白色恐怖,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共產主義的思想與恐怖主義畫上等號,台灣的共產黨組織、以至一切被懷疑是共產黨支持者的,一概被逮捕處決。在 上個世紀的五十 年代,囚禁政治犯的火燒島集中營中,被槍斃的政治犯就有 1067 人,囚禁人數不知其數。民國政府在抗戰時代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為了先趕盡殺絕已構成威脅的共產黨,寧願對日本的侵略節節退讓,激起不少民憤,很多愛國的血性青年加入了積極抗日的組織,然而,因為這些組織被認為是共產黨的外圍組織,這個「前科」在1949年退守台灣後,成為了很多人的致命原因,類似這種因為響應或認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活動而在50年代被秋後算帳的例子,在白色恐怖時代非常之多。

《淚王子》是電影的名字,也是穿插著整部電影的一本童話故事書的書名,書中故事的王子,因為看不慣世間的不平事,所以不斷地流淚,淚王子代表的,是品格崇高、希望為大眾爭取幸福的人,甚至甘於犧牲自己,為的只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台灣在那個年代,的確也有這樣一批充滿理想的青年人,他們不一定是共產主義的信奉者,只是想改變當時腐敗、不公的社會。電影女主角之一的將軍夫人歐陽千君,就是代表著當時這樣的一批充滿理想的青年人,在表面安逸的生活之下,內心卻隱埋著竄動的革命思想,也帶領了另一位女主角、因思想左傾罪名被捕入獄的金皖平,加入當時被視為叛亂組織的青年讀書會。《孤獨的手風琴》的歌詞中,重複提到那在不斷在尋找心中所愛的年青手風琴手,觀眾可以理解為男女主角間那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其實換個角度,導演也可能是在借喻當年那些在追尋著心中理想的台灣年輕人。

如果大家有留意劇情的話,當主角空軍少尉孫漢生表示準備在軍方的晚會中演奏《孤獨的手風琴》時,妻子皖平就曾經勸阻他,因為害怕樂曲的蘇俄風格,會惹來猜疑。手風琴當年在蘇聯和東歐多個共產國家中,是十分流行的樂器,因為受蘇聯影響,中國在1949年建國前後,手風琴也一度十分流行,《淚王子》全片以手風琴音樂穿插其中,除了是因為它適合營造那憂傷惆悵的氣氛,手風琴音樂,也許還隱喻著台灣當年那些藏於一些年輕人心中追尋的「左傾」理想,而1947年的《孤獨的手風琴》,也正正是那個年代的蘇聯作品。


也許,以上的一大套理論,都不是導演的用意,而只我個人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偏見。的確是個人的偏愛,因為,我也曾是一個手風琴手。

---------------------------------------------------------------------
(1) 莫克羅烏索夫:博利斯.安德烈维奇.莫克羅烏索夫(Борис Андреевич Мокроусов / Boris Andreyevich Mokrousov 1909-1968),蘇聯著名作曲家,1909年生於尼日尼-諾夫哥羅德市(Nizhny Novgorod),1936年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曲家碩士班,一生創作了如「莫斯科保衛者之歌」、「孤獨的手風琴」、「春天的花園裡鮮花怒放」等蘇聯歌曲,在蘇聯家傳戶曉。除了歌曲創作,莫克羅烏索夫的作品還包括歌劇、交響樂、室樂、電影及戲劇配樂。莫克羅烏索夫在1962年獲楚瓦什自治共和國Chuvashian Republic頒授功勛藝術家稱號,1968年於莫斯科逝世。

 
Youtube片斷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uEwXZedi6A&feature=player_embedded#

 
<劇照轉貼自電影官方網站www.princeoftears.co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