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遠足界名宿李君毅先生倡議賞遊境內四處最突出的自然風光勝景,並命名為「四大野外奇觀」。四大奇觀中的「東海崖洞」,除了甕缸群島中相鄰的諸島,也包括了五公里外的果洲群島,皆因它們「賴以成名」的自然奇觀,都是島上滿佈擎天的六角形岩柱。
果洲群島,一直是本地自然愛好者的熱門目的地,就連一般的市民也一樣趨之若騖,前往果洲群島的假日旅遊團,一般都很快爆滿。六角形岩柱的奇觀,自然吸引,但萬宜水庫一帶的海岸,也有壯觀的岩柱,為何大家都捨易取難?
上一次登遊果洲,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要到達孤懸於東海中心的果洲群島,唯一的途徑,是乘船。由於果洲群島缺乏屏障,而且距陸地頗遠,作為常規旅遊線路,經常受到海上風向及水流的限制,稍有風浪,便無法接近,在經常吹強烈東北季候風的冬天,更是想也不用想。就算勉強駛近,也難以登岸,莫說乘小艇穿越海洞。香港的夏日雖長,但也常有颱風,要碰上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更是難上加難。過去幾年來多次計劃果洲群島的行程,最終都因為天氣的問題而失敗。因為風浪,所以難以成功訪遊,也正因為難,所以特別為吸引。經常的風高浪急,卻是增加果洲群島的魅力的其中一個原因:柱岩的垂直節理,易受海浪侵蝕,這裡的海蝕洞特別多。
颱風「啟德」掠過香港,沒有帶來太強的風雨,隨後是一個陽光普照的星期天。雖然日麗,但不算風和,海上仍吹著二級的南風。我們再次出海,從西貢向果洲群島進發,航程還算順利,避開風浪較大的南岸,在果洲灣靠岸,終於再次登上了南果洲。
島上最觸目的地標,肯定是貫穿南北的「虎口大洞」,不過南岸三龍口的三叉洞、迴流洞及天梯洞等貫穿東西的海蝕洞,才是我等喜愛尋幽探勝者的樂園。天梯洞有天然秘道上通崖頂,迴流洞內有龍頭石,有三個出口的三叉洞最為奇特,洞道成「Y」字形。從前曾試過在風平浪靜的日子,乘小艇穿遊三叉洞、從天梯洞攀上崖頂、涉水穿越迴流洞,可惜這次風浪頗大,只能在洞外張望。
雖然無法穿洞,南果洲上仍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風光。我們在「虎口大洞」往北進發,攀上吹風坳,直向島北的遮流角進發。沿途俯瞰兩旁的崩崖亂墜與大小礁排。大大小小的礁排,多呈三角椎形,也許有人也許會問,為什麼看不到岩柱?表面看似是雜亂無章的凹凸嶙峋,細看之下,其實是規則的六角形 - 我們看到的,是岩柱群的橫切面呢。看見這如荔枝殼般的岩面,便容易會明白,為什麼從前福建的漁民會稱果洲做「荔枝嶼」。
要看典型的岩柱群,北果洲是比較適合的地方。下午從南果洲轉戰北果洲,在島西北岸的小碼頭登陸。這是為方便維修島上燈塔而建的簡陋碼頭,有水泥小路通向燈塔,下面便是從岩柱群中侵蝕出來的「大灶口洞」。「大灶口洞」頂只由一狹窄石樑相連,從高處俯瞰,很像葫蘆的頸,所以也稱「葫蘆岩」。要看北果洲自然風景的精華,便要回頭走向「銀瓶頸」。「銀瓶頸」其實把北果洲一分為二的一條海溝,兩邊輪廓分明的六角形岩柱群:直立者如巍峨宮殿,又如士兵列陣;橫亙者如加侖大炮,或似西式棺木,亂石崩崖之險與雄,比起南果洲的遮流角,是過之而無不及。「大炮石」、「棺材石」、「月球崖」、「銀瓶神殿」、「地嶽岩」等等的名字,所指何處,不需要太多想像力,都可以輕易找到。
台灣的朋友看到如此風光,都會想起澎湖群島;愛爾蘭和英國的朋友,則會想到北愛爾蘭的「巨人堤道」(Giant’s Causeway)。雖然看來相似,其實屬於不同的岩質:澎湖與北愛爾蘭的岩柱群,是深灰色的基性玄武岩;而果洲群島的壯觀六角形岩柱群,卻與萬宜東壩相同,同屬「糧船灣組」的酸性流紋質凝灰岩,由一億四千多萬年前西貢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碎屑及熔岩在火山口冷卻而成。「糧船灣組」的凝灰岩,比「巨人堤道」更為古老,跟一般都是基性玄武岩的六角岩柱相比,也更為罕見。
香港人喜歡到外地旅遊,對外國的壯麗風景讚不絕口,往往卻對身邊同樣精彩的自然奇觀視而不見。是時候改變了。
(文章另見2012年8月23日<主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