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3, 2011

音樂與影像的詩篇 - 《生命樹》.




挾著康城影展金棕櫚大獎的名氣,泰倫斯馬力克的《生命樹》(The Tree of Life)終於在本埠上映。如果不是因為金棕櫚大獎的威名,這部風格獨特電影,大概不會在主流影線上映,皆因影片在外地放映時,普遍的評論是,意境深遠,但截然不同的敘述方法,令一般觀眾難以適應,且太多象徵性、哲理性、私人性的內容,殊不容易明白。不少觀眾未能完全忍耐看到電影中心內容的開始,在初段便離場,或倒頭入睡。

有不少慕名希望一看《生命樹》的朋友,問我這電影是否坊間所說般「難頂」。我只可以這樣說,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但如果你喜歡藝術的話(不一家是電影藝術),尤其是喜愛攝影和音樂的話,你會喜歡《生命樹》,因為就算撇開了故事和導演想要表達的哲理,這也完全是一是闕音樂與影像的詩篇。那行雲流水的影像,配以令人心靈震動的音樂,教人嘆為觀止。

天地初開,生命起源、進化的部份,壯麗的宇宙和天象大觀,很有《2001:太空漫遊》的味道;其後不斷出現的海洋、天空、瀑布、火山、峽谷、鹽沼等壯觀的自然風景,也十分賞心悅目。



電影初看很有宗教味道,《生​命樹》的創作靈感,本來就來自聖經中的那棵生命之樹,但就算對非基督信仰的朋友來說,也不應該是很難明,因為電影所表達的,就是生命中對善的追尋和反醒,也是對家人之間的愛的深切感受,只要曾有經歷,就不難明白。主角在少年時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歡樂、疑惑、嫉妒、反叛、欺凌、憤怒、焦慮、迷失、使壞的慾望、懊悔等等,是任何人都會有的經驗,雖然可能不會是全部,但起碼總會有一兩樣。母親的角色,絕對是善良、仁慈、愛心、寬恕、容忍與體諒的典範;而父親的角色,則是典型的中國封建式家長,專制、嚴苛、要求絕對服從,但又不能完全以身作則、也不懂得表達愛。父親角色經常向子女灌輸「不能讓人家佔便宜」、「有財有勢有關係,就不用被人欺」的處世態度,自己因生活而放棄理想的無奈、但希望子女代為完夢的期望,其實都是現實的寫照。

也許電影讓一般人難以明白的原因,是導演採用了由片中角色各人的意識出發、而非劇情出發來描述的手法,這部作品也對欣賞者的宗教、哲學、美學、音樂認知有一定要求。現代人生活緊張,看電影只為放鬆與娛樂,一般已習慣了不需用腦、「畫公仔畫出腸」的直接、「即食」電影文化,對泰倫斯馬力克的確一時難以接受。電影中很多被視為隱晦的表現和象徵手法,其實都是從前的作品中常用的電影語言。

決定是否到電影院看《生​命樹》時,起初還有點猶豫,猶豫的不是怕沉悶,因為雖然藝術修養很一般,但自問忍耐能力卻是挺不錯,猶豫的是,不少看過的朋友都說,你會掉眼淚的,而自又偏偏是很感性的人,不希望被人看見淚流滿面的尷尬相。不過一部教人看不懂的電視,竟然也能賺人熱淚?那導演的功力肯定極高,一定不能錯過了。結果是,《生​命樹》成了我近年最喜愛的電影作品之一,欣賞的過程中,頭腦、眼睛、耳朵,一刻也沒有懶惰過,接近三小時的放映時間,接近三小時的觀感享受,很快便過去了。


正因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的相處經驗,很多人都會有,但各人都會不同,所以電影中的「落淚點」,因人而異。片末主角在自己的童年分身帶領下,找到那一片純淨的沙灘,看見逝去的二弟與父母重聚,相信是很多人的「落淚點」,但這是正常的「催淚彈」,與觀眾自身的人生經歷,大概無關。有位熱愛音樂中年的朋友,有子剛成長,就在電影中父子合奏一曲的時候「失守」了。主角的父親熱愛古典音樂,鋼琴、管風琴樣樣皆精,欲因生活迫人而放棄,但主角的二弟愛上古典結他,還能跟父親合奏,子承父業,大有希望了。明顯地正是這一點,觸動了我這位朋友心裡的某根弦吧。

我的「落淚點」?就在主角童年時兄弟們在斜陽下追逐嬉戲,捷克作曲家史密塔納( 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 )的音詩《慕德河》(Vltava / Moldau)配樂奏起的時候。


<圗片轉貼自網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