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6, 2010

怨氣

近來經常聽到經濟已經復甦的報導,股市向好,樓價又回到九七年水平云云,不過身邊就有幾位年輕朋友正在失業,甚至有正值盛年、經驗豐富的中年朋友,早前金融危機期間被裁後,現在仍然找不到工作。經濟大好,自己似乎感受不到,反而看到社會上類似「仇富」的情緒,越來越升溫。

深受市民喜愛的西貢大浪西灣,月前發生了天然美景被富豪私有化的事件,大興土木建立自己的渡假樂園之餘,懶管對毗連郊野公園造成的破壞。Facebook上成立的譴責群組,三天便聚集了近四萬的支持者,最近已迫近八萬。加入群組的網民,很多都是因為痛心這片屬於公眾的自然美景受到破壞,但也有不少是對富豪們的「有錢大晒」(富人可以為所欲為) 現象的憤怒。「平日工作,精力已經被那些富商大老闆榨乾榨淨,現在就連我們公餘放鬆一下的地方,他們也要奪去,叫我們如何生活下去。」一位在電視接受訪問的市民的說法,正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

最近發生的一宗輕微交通事故中,類似「仇富」的情緒更為明顯。駕車的富家青年因切線問題,停車與巴士司機理論,引起交通擠塞,被途人拍下影片,放到網上。青年的態度惡劣、粗言穢語,雖然令人側目,但整件事其實只是小事一宗,不過他對因行程受阻而不滿的巴士乘客的一番說話,才是引起網上一片聲討的關鍵:「哎呀,乜你要搭巴士呀,真陰功咯!」(大意是:你沒錢,只能乘巴士嗎,真是太可憐了),語帶輕蔑的冷嘲熱諷,觸動了多少人的怒氣, Facebook上的譴責群組增長的速度,比大浪西灣事件更為驚人,兩天便超過了八萬。

香港一直都是金錢掛帥、崇拜有財富的社會,城中首富,仍是多少人的偶像,與其說是「仇富」,其實是對「為富不仁」、「財大氣粗」者的厭惡。近年對有錢人看不過眼的現象,有學者指出,主要是社會貧富懸殊情況惡化的後果。衡量收入分配與貧富差距的堅尼指數(1) (Gini Index),在香港一直高企,去年已達到43.4,在全球先進經濟體中居首位。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2006年在《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的危機與商機》一書中,分析日本及全球普遍的發展趨勢,指出代表社會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快速消失、貧富差距拉大的M型社會已經到來。社會日益貧富不均,不是香港獨有的,上層階級累積快速,中產階級則失去競爭性,漸漸落入下層社會,也許是現時經濟體系下無可避免的後果。香港人是善於適應的一群,自有調整自己的方法,不過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經濟發展的成果,低收入市民受惠不到,反而因為物價上升而生活更加艱難,怨氣積聚是難免的,如果為富者只顧自己快樂,卻對身邊其他人的苦惱麻木不仁,怨氣肯定會被引爆,「仇富」的情緒,最終成為社會上的「深層次矛盾」。

面對經濟環境和趨勢的改變,剛剛起步的年青人,受到的衝擊也許更大。常聽到香港的年青人被批評為抗逆能力不高、不夠努力、不肯吃虧,而且批評很多時候是來自家中長輩,批評的人可能只是出於關心,希望年青人能加把勁,不過很多時候亦忽略了時代已經轉變,不再是從前那般只要肯拚便可以有機會,一些應有的基本權益,也是應該堅持的。認識的年青朋友中,有幾位正處於尋找工作中的狀態,心情也不大好,他們坦言,沒有收入的經濟壓力還可以忍受,最不開心的,是家人的不體諒,不但沒有好言安慰,還在不斷給壓力,怪責自己不夠努力,「你諗住咁樣就過一世呀? (你的下半輩子就打算這樣過嗎)」,大概是最常聽到的說話,所以總不喜歡回家。有時候心情不佳,一時忍不住氣,便跟家人大吵一場,彼此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惡劣。

社會和經濟環境的轉變,引發各個層次的矛盾,家庭中、社會上,是難以避免的。如果大家都可以回歸為人處世的一些基本態度,能將心比心,切身處地為別人想,體諒別人的苦況,很多的矛盾,很多的怨氣,都是可以消除的。


─────────────────────────
(1) 堅尼指數(Gini index):來自堅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或譯基尼係數、吉尼係數,是20世紀初義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堅尼(Corrado Gini,1884.5.23-1965.3.13)在1922年提出關於收入分配不平均的一種衡量辦法,堅尼指數是指堅尼係數乘100倍作百分比表示。堅尼指數以家庭收入為單位,是國際社會衡量收入分配與貧富差距的一個指數,0為絕對公平,100則為絕對貧富懸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