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借來的春天

高廈林立的香港,一向被稱為「石屎(1)森林」,其實在近幾十年間,政府在綠化都市方面,確實做得不錯。郊野地區的劣地禿坡,很多已被綠林取代;繁榮鬧市的石屎森林之中,也搞得一片綠意盎然。天橋(2)底下、安全島上、馬路分隔位、街角一隅,有空間的,都填上了泥土,種滿花草,甚至開闢成小小的休憩花園。

港島西區山道天橋之下、南里的盡頭處,每到春天,都會一片春意盎然,因為政府把這一塊小小的三角形空地,建造成一個小花園,並種植了多株紅苞木和玉蘭樹 ,兩種都是春天開花的喬木。我在港島西區上班,每到開花時節,午飯之後,如果有空,都會走到花園來,看望一下這幾株花枝招展的紅苞木。

紅苞木 (Rhodoleia championi)是本地原生品種,但野外的野生株植已經不多,屬於受保護的野生植物,郊野公園中偶爾會見到有栽培的株植,但在鬧市中種植的,比較少見。紅苞木鵝卵形的葉子,加上聚生在一起的紫紅色花朵,形態頗為漂亮。紅苞木是喬木,可長至9公尺高,花朵開放時,花冠垂直向下,讓樹底下的人,有機會仰頭正面欣賞它們,不似大部份高大的開花喬木,花朵高高在上地開在樹梢頂之餘,也只會朝天盛放,教人難睹芳容。

本以為已經落地生根,也開始開枝散葉,怎料到卻被一朝連根拔起,幾個月前,這一片綠意盎然的小天地,轉眼間成了沙塵滾滾的工地,已經長得頗為高大的樹木,全被掘起,倒放在路邊,這裡將會變身成為港鐵港島西行線的其中一個抽風口 。 三十年前香港開始興建地下鐵路的時候,原本計劃中的路線,是一直伸延到西區的,這區一些建築物的地下舖位,都預留了作為地下鐵路的出口,一直空置了多年,只是按照西區人口統計,估計乘客量會不足,因為成本效益的關係,一直沒有實行。小花園的位置,在當年的規劃中,大概也是預留了用來建造抽風口的,這些年來,街坊們能享用這個原本不會存在的小花園,原來是賺了。地下鐵路的西區線,現在終於動工了,小花園消失了,但我要享受乘鐵路上班的便利,還得再等四年。

小花園的消失,使我想起灣仔的「囍帖街」,幾十年的經營,幾十年的街坊情,政府「舊區重建」一聲令下,幾經抗爭,最終還是不得不「一朝散」。保育,還是停留在保留一間沒有生命力的樣板房子、一個外牆空殼的思維。

「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原是對香港人在殖民地年代漂泊無根的身份的寫照,不願生根,只是害怕不知道何時又要連根拔起。回歸已經十二年了,對一些人、一些事來說,卻是沒有絲毫的改變。

------------------------------------
(1) 石屎:港式粵語,即混凝土。

(2) 天橋:即立交橋,以橋墩架空於另一道路之上的道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