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秘徑」,對於一些不是經常在此區山野活動的參加者來說,其實有點不公平。因為地圖上雖然有顯示山徑的位置,但山徑的入口在引水道對岸的陡坡之上,而且早已消失在水泥護土牆之下,根本看不出有路可行。自己數月前曾在附近遠足時,剛好探索過這段小路,當時也曾困惑地在護土牆下來回多次,才發現箇中竅妙。因為知道「秘徑」的存在,我們毫不猶豫地沿此小徑上山,直奔鹿巢坳方向。其他經過的隊伍,也看見我們進入「秘徑」,只不過看見我們先要躍過引水道,再沿去水渠攀上陡峭的護土牆,沒有人跟隨,是正常的事,因為根本沒有人相信,這裡有可行之路。不過老實說,沿濕滑水渠上攀,其實也有點難度,如果當時水渠內水流豐沛,又或者是引水道水位暴漲的話,我們也會乖乖的放棄。
秘徑崎嶇,但直接,很快便追過繞富安花園上來的隊伍。到了鹿巢坳,要覓路下降良友路,大家又各師各法:安全至上的隊伍,繼續上山,再繞信義村的村路回頭下山;也有勇猛的隊伍,殺進茂密草叢中,直線下降陡坡到谷底;而我們就取其中庸,不在與草叢的博鬥中浪費體力,而是沿草叢中左拐右彎的小徑下山。
在向鹿巢山上的下一檢查站進發時,濃霧忽然掩至。大家都知道,參加定向這類活動,如果遇上大霧,難度肯定大大增加,因為雖然手拿著地圖,但可以賴以定位的地標,稍遠一點的,通通都看不見。幸好我對這一帶比較熟悉,路的分岔位也不多,很快便到達近山頂的檢查站。一看下一個檢查站的位置座標,心裡不禁納悶,因為接著的路,是熟悉得不得了的「麥理浩徑」,沒有難度,只是又長又悶,不過在視線範圍不足三公尺的濃霧中,卻又是最安全的路線。
經過鹿巢山石林時,不少人被奇形怪狀的石景吸引,趕路之餘,也稍停下來拍張照。這時雲霧忽然散開,馬鞍山露出雲端,如浮在雲海之上的仙山,美景當前,我們也停下,吃個午餐再上路。好景不常,在攀上馬鞍坳後,我們又重新陷入五里霧中。之後的路,難度不太,都是在熟悉的麥理浩徑和村路上穿梭,從大水井經茅坪登打瀉油坳,基本上摸黑走也不會迷路,走著走著,竟然開始有點睡意。在過去的十多年,一直有參加「樂施毅行者」的慈善遠足活動,每次年都要把一百公里的麥理浩徑一次過的走一遍,加上每年的事前實地訓練,大家可以理解,我對這條遠足徑那既熟悉又厭倦的感覺。不過到了水牛山腳下,昏昏欲睡的感覺便一掃而光了,因為要到達在大腦廢村的檢查站,必須在這裡離開大路,轉入草叢密林中的小路,草叢中的一段路,本來已是若有若無,大霧之中,更是容易迷失,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
大腦廢村之後的一個檢查站,是晚上休息的營地,無驚無險,在下午五時之前,我們已經到達營地。第一天的路線,沒有大驚喜,但因為濃霧的天氣,增加了難度,令平凡的旅程變得有意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