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09, 2016

記憶中的雨崩

2003年前的雨崩上村

在臉書上看到一張梅里雪山腳下雨崩村的近照:民宿窗外、星空下的雪峰。這張照片,帶回不少回憶,多年前曾到訪梅里雪山,住在上雨崩村的藏民家,房間晚上的窗外,也是這個美得像仙境的景色。

雲南北部德欽縣境內的梅里雪山,是藏傳佛教朝聖地,海拔6740公尺的主峰卡格博,為藏區八大神山之首。每年秋未冬初,藏、川、青、甘、滇等地的藏民,千里迢迢前來頂禮膜拜,徒步轉山,被稱為「內轉山」的七天路線,雨崩村與附近的神瀑,是必經之路。藏民們相信,路上走得越辛苦,福氣越大,他們都在牛棚或帳篷過夜,自然地,這條偏遠的藏族山村裡,沒有所謂旅館,只有村民輪流當值打理、為轉山者免費提供熱茶和烤火的簡陋茶寮。後來,這條原來只有藏民走的轉山之路,因為沿途雪峰橫亙的壯麗風景,加上幾乎垂直的海拔變化,開始成為徒步旅行熱愛者嚮往的聖地,沿途需要住宿,便到村裡拍門,住進藏民家。這是十三年前的情況,也就是我到訪雨崩村的那一年。

聽說現在的村裡,已有頗為現代化的旅館,電毯,Wifi,一應俱全。人間天堂的景色,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個完美的渡假勝地。回帖的臉友,反應不一,沒有去過的,讚嘆連連;曾經去過的,尤其是在那個沒有旅館的年代到訪的臉友,苦樂參半的回憶,紛紛湧上心頭。

雨崩下村的村舍

十三年前的雨崩,雖然車路已經修到二十公里外的熱水塘(也就是現在的西當溫泉),但是要到村裡去,還得徒步或騎馬,穿越滿佈參天巨木和野山杜鵑的原始森林,翻過3970公尺的椏口。隨著到訪的徒步客漸多,接待旅人住宿,可以是一種不錯的收入,為了共享這種最原始的「旅遊收益」,也為了免除爭端,那時候的村民已有一種默契:村民輪流接待外來客,由村長統籌,無論住進哪家,都是二十元一晚。這種接待旅客的形式,還稱不上是民宿,因為村民並沒有刻意在經營,沒有為接待客人而作出任何改善措施,村裡只有一台共用的小型水力發電機,連電話也不通,晚上還得靠油燈照明。但是自己始終懷念當年那段在純樸的民家留宿的時光,簡陋,但乾淨,跟村民一家圍在火爐邊吃晚飯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一些曾在那個純樸年代到訪雨崩村的朋友,也很有同感。

其實大家都明白,村裡有電有通訊網路,生活質素得到改善,對村民來說,是好事。貼照片的樓主也留言回覆,他很喜歡現時的旅館能有電有Wifi,也好意提醒,我們是外來人,懷念甚麼,是一回事,但對住在那裡的人來說,這是生活,不應該為了服務遊客而營造一些他們想要的氣氛。我想,大家懷念的,並不是雨崩的沒電沒Wifi。有感而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日的電視新聞報導中,剛好是重建後的「囍帖街」重新開放的消息。

從前的婚嫁用品和服務集中地、被市民昵稱為「囍帖街」的灣仔利東街、政府眼中破落殘缺的舊社區,終於完成了華麗變身。只不過,亳不相干的歐陸風情街,固然硬生生地割斷了社區歷史;而再華麗的建築,再完善的設施,也不屬於大部份原來住在那裡的老街坊、在那裡經營了好多年的民生用品小店 - 他們早已被連根拔起,被迫搬離生活了一輩子的社區。當年市建局信誓旦旦的說會重現「囍帖街」,承諾優先讓舊商舖回歸,都只是漂亮謊言,當局堅持要收市值租金,能夠付得起的舊租戶,又有幾多?結果是,有能力「回歸」的舊商舖,只有一家;進駐的,都是為服務來旅遊購物的大豪客而設的名店。


雨崩村的變化,早在十年前,其實已經開始。雨崩村多年來一直接待轉山的藏民同胞,生活卻沒有很大的改變,直到被我們這些外來的遊客看中後,才有了急速轉變。十三年前的那次轉山旅程,入山前在中甸晚飯,認識了健談的藏族餐廳店主紮西多吉,並替他帶一個緊急的口信給雨崩的村長。後來才知道,這位紮西先生是當地民間自然保護協會的會長,一直以餐廳的營運收入,從修路到接自來水管,支援改善山區村落的生活條件。當時省政府為了發展梅里雪山風景區旅遊,打算修建更多的公路,一兩年間,公路己經伸展到西當溫泉,盤山公路要開入雨崩,已經如箭在弦。如此浩大工程,對原始森林的破壞,可以預見,但紮西先生更擔心的,是社區的破壞:湧入的遊客、雨後春筍般的旅館和旅遊設施、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污染,還有因商業化而逐漸消減的純樸民風。紮西先生急於要跟村長商討的,正是如何在保護雨崩這片聖地、避免公路長驅直入的同時,又能讓村民分享到有限度開發的旅遊帶來的收入。

雨崩神瀑
那次的商討,似乎頗有成效,開入雨崩的盤山公路,最終沒有出現;但是對設施有所要求的遊客們,對村裡投宿運作方式的種種不滿,還是讓這種村民定下的默契完全瓦解,旅館的出現,村莊的商業化,已是勢不可擋。一位熱愛藏族文化的香港朋友,多次到中甸隨藏民轉山,也見證了雨崩村的變化。一些原來由村民開的民宿客棧,做了幾年,名氣大了,有好價錢,都承包出去給外來人經營;也有不少新建成的客棧,都是特意建造,然後讓外來的人承包,但是只做兩三年,便又再轉手給別人經營,幾乎所有旅館,情況都是一樣。

當村莊已經完全商業化,原來的村民幾乎全搬走,村舍都是外地人來開的店,我們看到的,只能是一條美麗而空洞的「藏族風情村」。朋友去年再訪雨崩,看到幾家當地村民經營的民宿,仍然在堅持;貼照片的樓主也介紹,也有在城裡唸完大學、頗有理念的年青村民,回到村裡來經營。希望這是個好開始,也慶幸記憶中的雨崩,還存在著這一點點光。